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19|回复: 0

永新人:社保基金分账制的实质是甩掉低收入人群这个包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8 0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老头还来说养老金的问题。因为兹事体大,直接关系到退休后能不能拿到钱和能拿多少钱的问题。而钱,总是很重要的。

  最近有专家支招,说社保基金陷入危机,皆因为混账的缘故。所以不能混账,应当分账。

  这里的混账不是骂人的话,而是当下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的简称。

  啥意思呢?本老头戴着老花眼镜在百度上觅得了许多条信息,于是现买现卖,把目前的社保财务制度和账务处理情况在这里介绍一下,免得朋友们去翻资料。这些事,本就是秘书要做好的,不能劳各位大驾。

  据说世界上的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种:现收现支制,个人账户制,名义个人账户制。

  现收现支,就是在职的交钱,退休的领钱,都不记个人账,等于在职的养退休的。这种办法早先西方国家玩过,玩不下去。个人账户制,就是强制储蓄,在职时个人和企业缴纳的保险金都在个人账上,退休时领用。这种办法没有保险的功能,不能让全社会成员享用。名义个人账户制,就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办法。一方面是现收现付,在职的供养退休的,另一方面又对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记在个人名下,归个人所有,还可以继承。

  但我们这个办法搞了18年,也快玩不下去了。为啥呢?

  这里面的问题就是“混账”。即个人缴纳的社保金与企业缴纳的统筹金混在一起了,没有专列出来专管起来并努力增值等着你退休的时候再支用,没有这样干。许多地方在社保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尽管个人账户有一个巨大的数字,但银行没有一分钱。这就好比一个水池,有进水有出水,进水有两个龙头,但往一个水池里灌。由于出水量大,尽管有记载说进水多少多少,而且两个水龙头的进水量都有明确的区分,但水池里没水了,这些记载就是一个空数字。

  顺便说一句,许多地方的住房公积金也是这样,账面上有多少个亿,但银行没有这么多钱。要是业主都来取钱,取自己账上的钱,它就要关门。当然,它不会关门,不让你取就是,很简单。而且,理由会很充分,服不服在你,干不干在它!

  专家们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他们提出一个聪明的意见,分账。所谓分账,说白了就是像银行存款一样做实个人账户,你交了多少钱,一一在账上,或者在银行,或者在投资的资产表上,实实在在,没有人动一分一厘。如果还用水池的比方,就是两根进水管分别进入两个水池,不混在一起了。个人水池里的水,进多少就是多少,只等着你退休的时候去饮用。

  朋友们可能会疑惑:这有啥子意义?

  本老头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统筹的部分与个人的部分分开记账,个人的部分只能存起来用于本人退休之后使用,这就保证了这部分资金不会被社保局提前支用。分账的结果等于个人所交的养老金退出了保险的功能,变成了储蓄。当下的体制是在职的职工和企业一起供养早先退休的职工,如果实行分账制,在职职工就不参与供养老同志了,钱不够就由财政补充。

  本老头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分账的意义还有更深远的一层。

  专家们说,目前的社保基金政府兜底,还是有吃大锅饭的嫌疑,应当改变。分账制就有这个意思。

  咋理解专家的思想呢?俺估计是这样设想,国家只管基础养老金,标准不高,统筹部分不够发放,就由财政拨付。个人缴纳的部分记在个人账上,免税,并努力为其增值。退休后支用,用完为止。

  这个改变就大了!目前养老金的水平,虽然有差别,并与个人缴纳多久缴纳多少挂钩,但随着不断调增退休金,慢慢地与个人当初交了多少、如今个人账户上还有多少没什么关系,变成了一种普惠福利。如果分账,国家只给基础养老金,你个人账上没交多少钱,就领国家这点钱,那就很微薄了。

  分账最直接的效应是穷人会更穷。那些高收入行业的员工,在职时收入高,可以高额保险以避税,还可以搞年金,都是免税,退休时就有丰厚的退休金。而那些低收入行业的员工,没有能力多交保险,更遑论年金,退休时只有国家的基础养老金,就会很贫困。

  专家们发现如今养老金缺口很大,皆因为许多退休人员个人所交十分有限,国家调增养老金的时候他们跟着受惠。如果分账,这部分人群个人账上没钱,你退休金低也就怪不得谁了。国家可以调增基础养老金,但这就可以根据统筹的情况,有富余就调增,没有富余就保持现状。如此一来,就实现了社保基金的自求平衡。万一不能平衡,财政再补充。这就比较主动了。

  经过如此艰难的分析,本老头得出一个结论:分账制的实质是想甩掉低收入人群,不让他们在退休后也共享发展成果。

  这个意见,不符合中央提出的共享的精神。所以前几天人社部的发言人谈到社保基金改革问题,就没说分账,估计还是混账。

  依本老头理解,社保基金陷入危机,源于1997年实行社会保障之前38年职工的养老金被财政当期花光了,没留下一分钱。这些职工退休后要在职的企业与职工供养,造成全社会寅吃卯粮。解决的根本办法是财政还账。算一下这38年亏欠了多少,由财政还上。至于怎么做账,只要有钱,混账也好,分账也好,不是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8:30 , Processed in 0.2188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