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91|回复: 0

碧翰烽:习近平决战贫困能否推动官员四大转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 0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为五中全会之后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民生工程,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大决战的关头。这是一场消除贫困的大决战。决心坚定,信心坚定,目标坚定。责任书,军令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在这场大决战的重要阶段,“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精准的答案。而在这当中,“谁来扶”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个“谁”的工作能不能有力度、有思路、有意志,完全可以在这场大决战中得到充分检验。

  这个“谁来扶”的“谁”,其实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那么,对于一些领导干部来说,有四个方面能不能得到转变,值得关注:

  第一,能不能从傍大款向傍平民转变,真正走群众路线。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傍大款,和一些有钱的商人、老板打得火热,美其名曰是招商引资,实际上就是一门心思围着有钱人转,有利所图。而对于贫穷人、老百姓,却不愿俯下身子,扎下根子,总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蜻蜓点水,没有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此番扶贫开发,想要全面脱贫,就需要与广大贫困户打成一片,真正扎根在贫困山区,这样的过程,也许能够让一些官员真正体会到群众的艰辛、疾苦,从而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的观念。

  第二,能不能从重形象到重实绩转变,真正干事创业。过来有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就是喜欢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不愿意“雪中送炭”却不易。所以宁肯举大债,上一些大项目、大工程,却不肯为贫困户花一点小钱。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形势相当严峻。想要真正完成这个扶贫任务,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花哨,需要下真功夫,啃硬骨头,出实招的。所以,那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千万不能移植到扶贫开发中来,不搞形式主义的扶贫,不建形象工程的样板。

  第三,能不能从重蛮干到重科学转变,真正提升治理能力。习近平在强调“怎么扶”时,提出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是从根本上、制度上来脱贫的,不是权宜之计。这里面有短期的举措,更有长远的考虑,尤其是在生态、教育等方面着眼长远,注重解决贫困的根源所在。实际上,这就给我们各级干部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如何在这场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智慧与才能,如何在人才、技术、资金、治理等各个方面来改善,切实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显然,过来那种蛮干、拍脑袋干的做法都是不行的,必须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效益。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第四,能不能从重管理到重服务转变,真正转变理念。习总书记强调,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向群众问计,要让群众参与,要让群众监督,要让群众评判。要做到这些,就是要真正树立起服务的理念,不要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只是在那里发号施令、高高在上,甚至有的干部还可能存在特权思想,拿着扶贫的权力搞腐败。这在过去,是有教训的,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窝案”,令人触目惊心。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因此,在扶贫的决战中,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树立服务理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真正把扶贫的每一个项目、每一笔钱、每一项举措,都要落到实处,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

  能不能有这样的一些官风转变,能不能有一批优秀的、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值得观察与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5:58 , Processed in 0.1565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