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3|回复: 0

悦秋堂时事点:湖南大学转学事件警示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0: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大学转学事件警示了什么

  近日,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被公众质疑或存在“转学腐败”。23日,湖南大学通报,决定撤销同意17名研究生转学的决定,并启动调查和追责程序。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派出专项督查组,对湖南大学违规办理研究生转学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经查,湖南大学相关责任人在为17名研究生办理转学手续过程中,违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存在失职渎职问题。1月30日,为严肃纪律,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公平,根据有关规定,教育部决定对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进行诫勉谈话,给予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行政记过处分,对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伟进行诫勉谈话,责成湖南大学对校内相关工作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同时,建议湖南省对教育厅有关干部进行追责。

  一场转学风波,就这样敷衍了事,草草收场,不免令人生疑。在反腐败呈高压状态下,顶风违纪,竟然如此不收手,一下办理17名研究生转学手续,胆从何来?在很多情况尚未搞清楚就向社会交出了处理结果教育部门是否有护短之嫌?如这些学生或家长如何与学校疏通关系答应转学的?难道就平白无故地办理了转学手续,不存在利益输送?如果没有利益输送肯定是学校巴结某有用的领导,这个领导又是谁?

  诸多疑问重重,就已经有了处理结果,难免让人感觉有点草率。湖南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转校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这反映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高招录取、转学领域的乱象,转学仅仅是高校腐败众多手段之一,这里面的猫腻不少,“黑幕”重重,很多有背景的学生由于分数差强人意,就先录取一个较差学校或专业,进校以后再活动运作,就能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并能跨校际、跨省际运作,一马平川、如履平地,游刃有余,成为公众长期以来诟病高校腐败的症结之一。人们不尽要问: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如此运作?后台究竟是些什么人?

  教育部门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杀一儆百,重拳治理教育乱象,而不是这般草草了事。莫非教育部的个别官员也有趟这趟浑水的?生怕事情闹大了,把自己也搭进去?如果这个推断不能成立,那教育部门就忌病患医、养痈为患。因此,教育部处理应急这次事件给人敲响了警钟,自己揭自己的疮疤只能掩盖事件的真相。但如果是这样疮口也不会得到根治,只能是溃疡面越来越严重。

  由此联想到其他的一些公众事件,如果想使事件尽快了结,出事后第一时间作出处理意见,有了处理意见,公众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对,在多数情况下,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表明了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也是对公众的负责态度。但是这些事件是有所区分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恐事件、群体事件、火灾、官员自杀、涉腐事件等等,处理的办法是不一样的,公众的诉求也是不一样的。像湖南大学转学事件的处理结果:对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校长行政警告处分,副校长行政记过处分、副书记诫勉谈话,ok,不痛不痒,敷衍了事,一场浮出水面的高校腐败就此结束。这种处理结果能不能捂住公众的嘴的,还要看公众买不买账。如果举一反三,以此为契机,深刻挖掘教育腐败,肯定还能深挖出什么东西,这才是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堵住高校的诸多不正之风,防止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因此也提醒人们,在处理公共事件中,一定要防止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单位为了捂住公众的嘴,对一些事件草率的处理而掩盖问题的实质,并且把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成为一种潜规则,把一些本来应该处理好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公众一个交代,而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敷衍了事,测试公众的智商。

  2015-0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22:20 , Processed in 0.0781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