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1|回复: 2

钮文新:股市邪气何时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13: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政策不作为,有了政策胡作非为”,这就是中国股市的邪气,而这一点,在我们的金融机构身上表现得玲离尽致。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这个观点在中国恐怕没人质疑。但是,如果我们金融机构每天都在借着市场化、商业化、利益最大化的名义,挖空心思投机钻营,那这个国家的金融安全谁来保障?政府吗?政府如果得不到金融机构的配合,每天都要和金融机构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国家金融安全从何谈起?

  我有一种感觉,可我情愿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什么感觉?我认为,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权衡的面前,中国金融机构更加倾斜于自身利益的追求,这方面甚至超过华尔街。为什么?很简单。美国政府背后的经济决策者是谁?从国务卿到财政部再到美联储,他们的主要官员都不是华尔街出身的金融大鳄吗?它们制定的国家经济政策是否允许金融机构胡作非为去搅局?我不信。但我们不一样,表面上看,我们的金融机构主官都是共产党员,甚至是省部级领导职别,但它们的行为,尤其是它们的业务行为有多少是“自觉”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立场去考虑?我看这是个大问题!

  毋庸置疑,国家金融安全需要所有金融从业者维护,而首先就是全体金融机构,因为它们站在第一线,它们的行为不当必然导致重大金融风险。说到这儿,或许有人会指责我计划经济思维。但我告诉你们,你们错了。市场经济就可以无视国家利益地任意妄为吗?的确,法无禁忌即可为,但无度放大国家经济风险到底是“法有禁忌还是法无禁忌”?如果真是法无禁忌,那就应当立即立法;如果法有禁忌,那就该立即停止。而就我个人的看法,所有金融法规,至少是部门法规都有审慎原则,都有防范金融风险的条款,只是没有涉及具体行为而已。但金融机构的行为和法律法规的总体原则是否相符,是否相悖,难道你们不懂?不懂你就不配坐在那个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座位上。

  所以我认为,所有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都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必须让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长久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必须自觉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际上,只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金融行业的长久利益,这才是无可争辩的大道理。这样的大道理连老百姓都明白,金融机构会不懂?那我们老百姓该如何评价你们?不错,市场经济所遵从原则是竞争,但竞争是“无底线野蛮生长”的竞赛吗?如果是,那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是回到了19世纪以前?

  我认为,必须立即强化金融机构从业者教育,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自觉约束他们的基本行为规范,铲除其“只顾眼前而无视未来”的短视行为范式。这才有可能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说到这儿,我们需要特别说一说证券业的邪气。其实,上述“无视未来风险短视行为”在金融业普遍存在,但尤以证券业为甚。国家为证券投资开了个融资的口子,但这个口子居然变成了“老鼠洞”,所有从业者不计成本地大量涌入。我坚信,所有从业者都知道这件事将为中国股市的未来带来无穷的风险,但哪位券商自觉抑制这一风险?为了短期的超额利益,甚至在监管机构多次提示之下依然“拐弯抹角”地自行其是。且不说国家金融安全,这是“商业经营”不是自毁长城吗?不是自毁饭碗吗?

  试想,如果你们早一点意识到问题,早一点自觉控制“非法融资”,何至于今天让中国股市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现在,你们的内心有没有一点点自责?你们有多少人在以傍观者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恶性市况?是不是还在为那可怜的交易手续费的增加而沾沾自喜?可悲呀!

  我诚信希望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但绝不是机构投资者越多越成熟,也绝不是教育股民越发成熟,而是必须教育机构——经营机构、投资机构,只有它们的成熟,市场才会成熟。这恐怕是中国证券业必须尽快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6: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度,制度,还是制度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7: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21:26 , Processed in 0.1250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