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186|回复: 0

祁连狼:临时工成执法主力,如何改变鸠占鹊巢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5 22: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临时工”执法真正到了应当治理的地步,一方面要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执法有据,依法执法;二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力量,进一步实现和完善群众自治,发挥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减少对政府力量的需求。

  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在全国不少城市屡屡上演,而调查发现常有“临时工”的身影,为什么出事的多是临时工?一项来自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专项调研显示,北京的各类临时执法人员高达20万以上,是正式工的3倍,而缺乏执法权限的临时工参与一线执法的比例也远高出正式工,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均十分普遍。

  这种现象绝非北京特例,在全国各地均十分普遍。执法“临时工”竟然3倍于正式执法人员,“临时工”这绝不是法治社会的正常现象。

  执法“临时工”痼疾难除,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执法体制不顺、执法人员分类不科学、编制与承担的任务不匹配等深层次问题,也有执法力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执法能力欠缺等情况。

  比如,在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北京市城管执法按照市、区县、街道和乡镇三级设置,正式执法人员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三点五配备,总数是6594人,履行12个方面371项行政执法权,承担2114.8万人口的管辖任务,平均1名城管人员要管3000多人,执法人员人口比严重失衡。这种情况下,“不得已”只能聘用执法辅助人员。

  还有,执法力量、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基层一线执法力量薄弱,也是执法辅助人员大量增加不可忽视的原因。调研发现,全市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7.9万人,市级执法人员1万人,占全市执法人员总数的13%,但他们的执法案件数量只占全市的2%。16个区县执法人员6.9万人,占比87%,执法案件数量却占到全市的98%,在目前执法向基层倾斜,各类任务和专项行动向基层聚集的背景下,人员与工作量形成了严重倒置的局面。

  “临时工”参与执法,带来一系列问题,现实中,各类暴力执法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中,往往都涉及执法“临时工”的身影,既侵害了民众的合法权益,很多时候也成为政府机关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那么,如何改变“临时工”执法现状呢,虽然逐步清退“执法临时工”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也要谨防在编制扩充时的徇私“转正”。因为,在这些临时工中,不少也可能是通过关系混上这碗饭的。如果凭关系“转正”,无异于“萝卜招聘”,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对某些素质底下的人,好比如虎添翼。而更重要的是,按照高效政府的要求,借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对于庞杂的执法部门、交叉重叠的执法权限进行进一步精简与科学整合。一方面通过素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正好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机构臃肿、人员冗杂的问题。再适当从国考中吸收合适人才,就能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11:20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