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yanan 于 2014-7-8 17:13 编辑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小鸟团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上面翻了半天,并未找到该方案原文。但是在新闻>要闻一栏有不少解读内容。鸟团不才给大家通俗讲讲这个财税制度的改革方向。 今年6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据官媒透露整理如下: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重点推进3个方面的改革: 1. 加快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2. 建立高效公平税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税收转移支付,筹措资金的职能作用; 3. 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本次会议重要意义在于给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完成时间;内容方面和18届三中全会的方向侧重点都没有变化,鸟团就按着18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重新做一次简单解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上文高亮的24个字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下面会结合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透明预算,提高效率。本次预算管理制度的改进的要求非常明确。主要的着力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这个机制能够有效的杜绝年底突击花钱的冲动,将这种不利于党风廉建的现象及时的杜绝。 2.重点支出与财政支出增幅不挂钩,这个基本是以前唯GDP年代的一个时代需要的产物。但是已经落时了,随着我国的政府业绩导向的转变。防止过富地区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导致一直停留在上半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咱们已经转入了下半场“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由预算平衡转为支出预算。我国政府历史上长期财政预算不足,当年为建设宝钢一期就花完了我国所有的外汇储备,地方县政府三年财政收入建一座小桥就花完了。随着房地产的开启,政府预算全面宽裕,现在基础建设基本进入尾声,公共服务建设还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无论中央还是地方,财政预算平衡自然是不适用了,要将财政收入的每笔支出都清晰透明,并且符合国家产业升级和政策导向,不能将钱引入落后产能,房地产等货币错配领域。权责发生制度则让政府掌金人理好每一笔资金。
(18)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完善立法,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完善立法是说明我国税收制度的合法性,为什么有这么一说呢?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表示:中国现在18个税种中,大部分遵循的都是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只有3个税种是全国人大审议立法的。而本轮的房地产税在7.2到7.8的周报里有讲,应该在16年左右完成。 改革税制是另外一种手段的定向降准,对于国家支持的税负予以支持;对于高耗能高污染,咱们课以重税,来帮助产业升级。当然现行的税收制度繁冗不不堪,采用直接税收,推进增值税改革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 稳定税负这里提到了部分高档消费品处于重税,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进口汽车非常昂贵。其实是我国平衡税负,这里的税负起到了减小贫富差距,部分转移支付的作用。
(1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明确事权 关于中央和地方的事权管理,哪些区域是属于中央主导的,哪些区域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当然历届政府都做过努力,不断的明确和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和管辖范围。本届政府当然也随着改革的推进,各种新情况的出现,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明确这些关系。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减少权利寻租空间的一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