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7|回复: 2

天涯补刀:我为什么要支持温铁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1 1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早该写这篇文章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拖到现在。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前段时间“供销社”和“社区大食堂”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炒作起来,引起了一些私营企业和资本家的“担忧”,舆论上管制比较严格,类似的文章被删比较多,所以就准备等热度下来以后再写。

  第二,由于话题非常大,且内容非常复杂,我反反复复的写,但是始终觉得写的不够通俗易懂,也始终不能让自己满意。

  所以,就拖到了今天。

  前段时间,温铁军教授被一帮“著名经济学家”以各种污言秽语给骂了!

  说实话,我是看不下去的。

  人家温铁军教授根据自己的学识提出自己的观点,那是人家的言论自由;你不认同他的观点,也可以反驳,那是你的言论自由。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你们这些“经济学家”并没有拿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观点就对人家温铁军进行人身攻击,要人家“做个人”,说人家“不学无术”,并给人家扣上大帽子,说什么“引起民营企业家普遍担忧”和“把外资外企都赶出去”……

  看看温铁军教授的履历吧,如果这都叫做“不学无术”,那你们又叫什么?不说别的,你们谁享受到“国务院特殊津贴”了?

  如果说温铁军教授仅仅因为说了一些话就能“引起民营企业家普遍担忧”,就能“把外资外企都赶出去”,那不正说明人家说出了什么让他们害怕的东西吗?否则,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胡说八道”的人,他们有什么必要那么担心呢?难道他们担心国家高层会被忽悠到?

  温铁军教授到底说了什么让那些穿着西装革履的“谦谦君子”们撕下“斯文”的面具,对一位老人爆粗口、露獠牙呢?

  因为温铁军教授提出了一个“人民经济”的概念。

  什么是“人民经济”?

  其实,这个也不是温铁军教授的原创,这个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也就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很明显,人民经济就是和计划经济有关的一个概念。

  从这本书的目录页里我们看到有王学文、千家驹、陶大镛、许涤新等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老一辈的经济学家。

  只不过,这些经济学家大多都是非常有名的马列主义者,他们研究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计划经济已经“过时”了,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温铁军教授为什么要重提那个被认为是“过时”的,甚至说是“错误”的经济理论呢?

  前几天,我们在《特朗普将对共和党领袖下手,美国党争将会更加激烈》这篇文中给大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有时,今天的历史是对昨天的否定,却是对前天历史的肯定。

  这就是哲学的最基本规律之一,叫做“否定之否定”。

  其意思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如此不停的反复,在曲曲折折中向前发展。

  我认为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采取了计划经济,步子有点跨大了,然后进行了改革开放,采取“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经济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是过时的,更不意味着计划经济就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当时的条件不符合而已。

  温铁军教授和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之间的矛盾,无非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

  按理说,我是没有能力参与到他们之间的争论之中的,因为我啥也不是,我既不是什么政治经济学家,也不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家……

  我是一个理科生,只是在大学的时候学过一点政治经济学的皮毛,但是我今天还是要“班门弄斧”的说下自己的理解,因为我也发现当今世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很多难以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是可以用计划经济来解决的,而且我始终坚信计划经济一定是人类未来的终结经济模式——我也始终坚信,任何一个真正马列主义者也都会坚信这点。

  《政治经济学》,看名字就知道了,有“政治”,有“经济”,这就说明这是一种含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通常就是指“自由市场经济学”,是一种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学。

  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府主导经济,最典型的就是:计划经济。

  从那些“经济学家”辱骂温铁军教授的言论中就可以看出:所谓的“人民经济”和“计划经济”有非常大的联系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采取了计划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后我们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发展了部分市场经济体系……

  于是,一些西方经济学的专家,比如上面那些辱骂温铁军教授的经济学家,他们就认为计划经济是错误,现在应该继续加大市场经济的规模,直至采取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即政府不得干预经济发展,一切都要交给市场!

  那么,我为什么说计划经济是未来社会的终结经济模式呢?

  因为市场经济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

  我们先说第一个严重问题:市场经济是不公平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主要是在网上写文“讨”生活。

  我写一篇文章该得多少钱呢?

  我写一篇文章,有人觉得我写得好,给我赞赏了1块钱;有人觉得我写得非常好,给我赞赏了5块钱;有人觉得我写得特别好,给我赞赏了10块钱;还有人也觉得我写的很好,也想给我赞赏,但是他看到已经有100个人给我赞赏了,他再给我赞赏就超出这篇文的价值了,于是就不给我赞赏了……

  假设,最终一篇文章我获得了100个赞赏,总金额是500元。

  那么,这个500元就可以认为是我的劳动收入,因为这个钱是大家看完文章后觉得学到了东西,主动给我赞赏的。

  但是,你以为我的收入只有赞赏吗?

  不!

  我还有广告收入啊。

  比如,我在文章中插入一条广告,大家点击一次广告,腾讯就会给我几毛钱的佣金。

  插入一个广告,几秒钟的事情,等于没有劳动。

  没有劳动,但是却得到了钱。

  这个钱从哪里来的?

  从大家身上来的。

  大家点广告,就会增加商品的知名度,给商家创造了无形的价值(一模一样的东西,品牌知名度越高,卖价就可能越高,这就叫做“无形价值”,也叫“商誉”);大家点广告,有人就会购买广告中的商品,商家获得利益后就会给腾讯广告费,然后腾讯再分点给我……

  我没有劳动,但是却获得钱,这个钱是大家创造的!

  大家创造的财富被没有劳动的我获得了,这就叫做“剩余价值”。

  资本家靠什么发财的?

  就是靠剥削工人获得巨额剩余价值发财的——你工作一天创造了200元的财富,但是资本家只给你150元,剩余的50元被他揣自己口袋里了。

  很明显,无论是我通过接广告获得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靠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都是不合理的——大家创造的财富理应由大家全部获得,而不应该被别人占有。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允许我获得剩余价值?

  很简单:如果不让我获得剩余价值,那么我写作的动力可能就非常小了。

  正常情况下,我每周能写2-3篇文章,一个月能写10篇左右,每篇文章平均赞赏100个,也就是500元左右,月收入就是5000元左右。

  如果仅仅依靠写文赞赏而生存,那么这个收入是比较低的,所以为了鼓励我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就允许我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了——我写一篇好文章,点击量越高,那么我获得的剩余价值(广告费用)就越高,这能激发我的创作热情。

  如果不允许我获得一定的剩余价值,我写的文章数量肯定要少很多,文章的质量肯定要差很多。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允许一些人获得一定的剩余价值,技术创新速度就比较慢,生产力发展也会比较慢,粮食产量会少很多、工业产品的数量也会少很多……

  经济发展缓慢,生产的商品满足不了需求,这就容易产生贪污腐败,就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为了吃饱肚子,各种犯罪就都出来了。

  市场经济体系虽然有剥削,允许一些人获得剩余价值,但是它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创造的财富更多,所以在某段时间内,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比如,在采取计划经济的时候,大家一起种地,每亩只能产500斤。现在采取了市场经济,允许土地私有化,土地被你买走了,大家都给你打工,但是由于采取市场经济以后生产力提高了,每亩产量达到了1000斤,你给我们每人600斤,剩余400斤被你拿走了——虽然我给你打工被你剥削了400斤的剩余价值,但是我得到了600斤,还是比以前计划经济时期要多。

  也就是说:虽然有剥削,但是我获得也比以前多。

  虽然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它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不公平。因为有人获得了本不是由他创造的财富!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缺点之一:不公平!

  市场经济能够促进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生产力,但是技术发展是有可能达到瓶颈的,生产力也不可能无限的提高的——就像我写文章一样,无论你给我多少剩余价值,我的极限就是每天一篇。

  当技术创新达到极致、生产力达到瓶颈以后会发生什么?

  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会造成极大的贫富分化。

  比如,网购。

  在网购刚诞生的时候,商家和客户之间少了很多的中间环节,所以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商品价格下降,购买的人就多了;购买的人多了,对商品的需求就增加了;商品需求增加,就需要扩大生产;扩大生产,就需要招收更多的员工……

  表面上来看,网购的诞生干掉了很多实体店,让很多人失业的,但是由于商品价格下降,最终创造的岗位和财富是要比以前多很多的。

  但是,当所有实体店都倒闭后,都进行网购的时候(相当于技术达到瓶颈了,生产力无法再提高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由于网购平台无法通过增量来获得更多利益,它就开始加大剥削商家和消费者了。

  如果有1000万的利润(“利润”也可以叫做“剩余价值”),这个利润是给1个人赚走好,还是给100的人赚走好?

  毫无疑问,给100个人赚好,因为给1个人赚走后,他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相反,给100个人赚走后,大家都要消费,能够更多地刺激经济的发展。

  现在的世界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人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他却用不了那么多的财富。然而,有些人却没有任何财富,快要饿死了!

  这就是市场经济第二个严重的问题:资源出现严重错配,有的人拥有花不完的钱,有的人却食不果腹,贫富出现严重分化。

  另外,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国家会经常发生经济危机。

  为什么?

  因为这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之一。

  今年种西瓜的人少了,西瓜价格暴涨;西瓜价格暴涨,很多人就去种植西瓜了,结果导致价格暴跌,很多人破产了,产生经济危机……

  产生经济危机后,很多人破产了,种瓜的人又少了,西瓜价格又暴涨;然后又有大量人去种植西瓜了,西瓜又过剩了,又产生经济危机……

  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永远摆脱不了的噩梦——过几年就要发生一场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两个严重问题的?

  只有一个办法:加大税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获得巨额不是由他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政府通过加大税收的方式从资本家那里“拿”来一些剩余价值,然后以福利的形式发给老百姓。比如,发放免费的食品券、建设廉租房、全民医保等。

  这就是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都比较高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相对友好,但是个税是比较高的。

  但是,加大税收只是减缓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不公平依旧存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源错配和贫富差距依旧存在,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危机依旧解决不了……

  市场经济还有第三个严重的问题:富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穷人为了生存下去,国家之间为了争夺财富和资源等,各种犯罪、战争层出不穷。

  坑蒙拐骗、烧杀抢掠……本质上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出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制度了庞大而复杂的法律体系。

  但是,它依旧只是治标不治本——就算你法律体系再严密,你又何曾看到这些现象被彻底消灭的?

  相反,计划经济则可以完美地解决市场经济体系出现的三个严重问题。

  在经济经济体系下,大家一起劳动,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共同分配财富,没有任何的“不公平”;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大家共同劳动,没有谁能获得剩余价值,所以贫富差距是非常小的;在计划经济体系下,需求多少就生产多少,不会出现经济危机,也没有那么争夺和战争……

  所以,我认为:计划经济一定是未来的终结经济模式!

  以前计划经济之所以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它的理论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人的“惰性”压制了科技的进步、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达到瓶颈,这个时候计划经济无与伦比的优势就出来了。

  假设网购技术达到瓶颈了,没有任何进步的空间,所有员工只要按照程序做事就行,不需要创新了,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收归国有了——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做,那么凭什么让他拿着巨额的剩余价值?只有收归国有,才能将那些剩余价值返还给每个创造它的人!

  所以,随着科技和生产力逐渐达到瓶颈,计划经济的规模是可以越来越大的——很多企业是可以收归国有的。

  现在的中国仍有很多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改革,但是绝对不是要完全的走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道路,更不是要把国企给改革没了。相反,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另外,由于很多东西投入异常大、收益比较小,根本是私有资本无力,也不愿承担的,那些行业只有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才能进一步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已经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了。

  计划经济最典型的就是“国企”。

  我们的电力是国企,但是我们的竞争力弱吗?

  我们的特高压技术独步全球!

  我们的航天航空也是国企,但是我们的竞争力弱吗?

  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J20、J31,也是全球领先的!

  ……

  如果你能看懂以上内容,或许你就能理解很多事了!比如,共同富裕、供销社、社区大食堂、国企参股私企等等。

  计划经济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一定是未来的终结经济模式!

  所以,我是支持温铁军的!

  至少我认为,在有些领域,现在是可以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的。

  另外,我希望某些“经济学家”永远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1 14:3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比方是错误的,亩产提高绝不是单干的功劳,计划经济也为中国在被封锁的状态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背景和环境条件都要联系起来思考,而不是它云亦云。wechat:lang_wechat_threadmess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1 14:3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拿什么去改革,保持私有化,中国可能远不如印度。毛是最想开放的,香港就是他老人家力主留下的窗口,还是要学学中国近代史,革命史,党史。wechat:lang_wechat_threadmess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1 19:25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