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47|回复: 1

刘格非:我们应从佩洛西事件中吸取的教训与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4 1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中美博弈角度而言,毫无疑问,佩洛西8月2日“窜访”台湾,顺利“闯线”,是美国在近期与中国的一系列博弈中遭遇或大或小的失败之后,十分显赫地成功扳回一局。

  检讨总结此轮博弈,有两大教训或启示:

  一,台湾问题,最终只能以和平民主方式统一,而这要求中国大陆体制转型升级。在经济、科技、军事诸方面以几何级数超越台湾之后,如果大陆的政*治*生态系统这一当前之短板也渐次赶上,台湾即可不战而归。

  二,此次中国之重大失利,从反面凸显中德轴心之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国崛起过程中,事半功倍地成功破袭美英同盟的决定性因素。

  自2015年始,虽无公开之名,但中德轴心在事实上正式确立并成功运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

  ——亚投行成立,是中德轴心事实上成立的标志及其最重大成果。它将美国金融霸权撕开一道口子,是美元全球霸权终结之开端。

  ——2019年,美国悍然发动对华疫情战,并在2020年2、3月份,裹挟全球对华发难,造成“天下围攻中国”之局面。翻然惊觉的德国,及时力挺中国,扭转了美英以细菌战“硬吃”中国的势头。

  亚投行成立后,2015年10月,金立群在华盛顿智库演讲“安抚”美国时表示:即使“单枪匹马”,中国也会干!之所以有如此硬气的表示,是因为那时那事,中国并非“单枪匹马”,而是有德国助阵。

  然而 ,今次佩洛西事件,我们再次悲哀地陷入了“单枪匹马”之境地。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忍受,而难以作出有效反击,并以胜利者姿态对事件加以点评总结。

  为何会造成这一局面呢?此前我们看到:作为全球疫情战(实则主要在中美之间展开)阶段性休止之标志事件,是德国驻华大使令人震惊的“猝逝”!和默克尔全球谢幕,遍访四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却独缺中国!以及德国军舰无缘“停靠”上海!——上述事件,均在2021年9月份。

  作为上述事件之美国对华“交换”条件或“补偿”,是孟晚舟结束拘押回国。(详见往期评论)

  也许,当时的中国,迫于大局大势,只能选择如此这般与美妥协。但是,在德国看来,是否会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呢?是不是会怀疑中国的对德“诚意”及对美“战意”呢?在遭到美国的凶狠“镇压”及中国的对美妥协退让之后,德国无疑会反思其国策或全球战略。新组建的德国政府,在很长时间内,采取了观望态度甚至从中德轴心战略位置略微后撤之立场。

  于是,我们看到,佩洛西“窜”台之后,德国外长在第一时间发声,附和美国——不管德国是主动发声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而为,它对中国在此番博弈中落入下风,具有千钧之力。在一旁“观阵”的所有国家即“国际社会”,自动地对中国“爱莫能助”。

  当然,在摆脱和终结美英同盟的全球霸权下结成战略伙伴,是中国与德国(及日本、印度等)各自的国家根本利益所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虽然其过程中会有波折甚至反复(如上),但总体态势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又看到:

  8月11日新闻:“台当局喊话德议长访台,德方紧急灭火:涉及主权,这7个人都不会去!”……

  德国以此拉开与美国的距离。即此,足以助中国站稳脚跟,再战美国。

  可以预料,经此佩洛西窜台引发的台海海啸事件,中国会更加深切地体认到中德轴心之价值,而在对德关系上尽快采取重大举措,再度联手冲击美英同盟。

  (2022年8月14日星期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05: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这篇文章分析十分入理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2:47 , Processed in 0.0937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