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67|回复: 0

树神彧:荒唐到极致的小皇帝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1 20: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今天的文章主题实在很有意思。但因为内容比较冷门,可能需要给大家做比较长的铺垫。

  这篇讲的既是历史,又是权力运行的逻辑,如果感兴趣,请给长铺垫一点点耐心哦。

  先让小树为大家讲讲极简南朝史。

  图是小树随手做的,年代差不多能对上就行

  公元420年,东晋覆灭。宋武帝刘裕经晋恭帝禅位,建立南朝第一朝刘宋,在位三年后驾崩。

  刘裕17岁长子宋少帝刘义符继位。刘义符荒唐怠政,两年后被废杀。

  权臣拥立17岁的刘裕第三子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被长子刘劭弑杀。

  刘劭在位72天,23岁的三弟宋孝武帝刘骏夺位。刘骏在位十二年后驾崩。

  刘骏16岁的长子宋前废帝刘子业继位。刘子业荒唐残暴,两年后被废杀。

  刘骏弟、刘子业十一叔,26岁的宋明帝刘彧夺位,在位八年后驾崩。

  刘彧9岁的长子宋后废帝刘昱继位。刘昱荒唐残暴,五年后被废杀。

  权臣萧道成拥立刘昱10岁的三弟宋顺帝刘准继位,三年后迫刘准禅位于己并废杀刘准。

  公元479年,刘宋灭亡,享国59年。52岁的齐高帝萧道成建立南朝第二朝南齐,在位三年后驾崩。

  萧道成43岁长子齐武帝萧赜继位,在位十一年后驾崩。

  萧赜20岁的长孙郁林王萧昭业继位。萧昭业荒唐挥霍,一年后被废杀。

  萧道成侄子、萧昭业堂叔公萧鸾拥立萧昭业之弟海陵王萧昭文继位,74天后将其废杀。萧鸾42岁夺位,在位五年后驾崩。

  萧鸾次子,15岁的东昏侯萧宝卷继位。萧宝卷荒唐残暴,三年后被废杀。

  萧道成族侄、萧宝卷族叔萧衍拥立萧宝卷13岁的八弟齐和帝萧宝融继位,一年后将其废杀。

  公元502年,南齐灭亡,享国24年。38岁的梁武帝萧衍建立南朝第三朝南梁,在位四十八年后被弑杀。

  权臣拥立萧衍46岁的第三子梁简文帝萧纲继位,在位三年后被弑杀。

  萧衍44岁的第七子梁元帝萧绎夺位,在位三年后被弑杀。

  权臣陈霸先拥立萧绎12岁的第九子梁敬帝萧方智继位,两年后将其废杀。

  公元557年,南梁灭亡,享国55年。54岁的陈武帝陈霸先建立南朝第四朝南陈,在位三年后驾崩。

  陈霸先39岁的侄子陈文帝陈蒨夺位,在位九年后驾崩。

  陈蒨14岁长子陈废帝陈伯宗继位,两年后被废杀。

  陈蒨38岁弟弟、陈伯宗叔叔陈宣帝陈顼夺位,在位十四年后驾崩。

  陈顼29岁长子陈叔宝继位,陈叔宝荒唐怠政,在位七年后南陈为隋所灭,后在隋终老。

  2

  小树加粗加紫的段落里,一共提到了刘义符、刘子业、刘昱、萧赜、萧昭业、萧宝卷、陈伯宗、陈叔宝八人。

  他们都是最最正常的父死子继的皇太子(皇太孙),且非夺位或以傀儡身份继位。但其中竟然只有萧赜一人坐稳了皇位,没遭遇弑杀、亡国流亡的结局。

  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八人中,竟然六人是荒唐人设。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这几位荒唐小皇帝们的事迹,会让你大开眼界。

  其中描述固然有夺位者在史书上对他们的抹黑,但事出总有因,他们一定是做错了些什么。

  别急,故事还没完。北朝史小树也该梳理一下,不过要比南朝要简略很多。

  公元371年,也就是刘宋建国前50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彼时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还是分裂状态,此后北魏慢慢统一北方,并主要历经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宏、孝文帝元宏(汉化改姓了)、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孝武帝元修。

  此后,北魏在534-535年,也就是梁武帝三十二年,分裂为被北周奠基者宇文泰掌控的西魏和被北齐奠基者高欢掌握的东魏。此时东魏西魏皇帝虽还姓元,可已都是纯傀儡。

  550年,也就是南梁灭亡前7年,在高欢去世三年后,高欢次子文宣帝高洋接受东魏禅位,建立北齐。此后历经齐废帝高殷、齐孝昭帝高演、齐武成帝高湛、齐后主高纬、齐末帝高恒。

  556年,也就是南梁灭亡前1年,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泰侄宇文护相继拥立宇文泰之子周孝闵帝宇文觉接受西魏禅位,建立北周。此后历经周明帝宇文毓、周武帝宇文邕、周宣帝宇文赟、周静帝宇文阐。

  北魏+傀儡政权东魏、西魏没出现刚才提到的情节,可北朝历史演变至北齐、北周后,南朝的神奇情节也同样在北方上演了。

  正常父死子继的高殷(15岁继位),在位1年被废杀。宇文赟(19岁继位),两年后病死,荒唐残暴。高纬(9岁继位),三年后掌权,八年后亡国被杀,荒唐残暴。

  刘义符、刘子业、刘昱、萧赜、萧昭业、萧宝卷、陈伯宗、陈叔宝、高殷、高纬、宇文赟,可能还得加上过于年幼但也在亡国后死于非命的宇文赟之子宇文阐、高纬之子高恒,可以说——

  正常父死子继中,除了46岁继位的萧赜一人,其他年轻皇帝中,如果不是早早被废杀,那一定就和荒唐沾上边,有时还得加上残暴、奢靡、怠政。

  这个比例实在是太高了,高得实在离谱。南北朝的皇位为何如此“有毒”?

  3

  这就得回到上一篇《皇族们人头滚滚的时代》了。

  这一篇提到,由于纸张发明了但印刷术未发明,以至于书本和知识非常昂贵,只有士族门阀可以负担得起,这就导致了皇帝们在东汉-唐中期,不得不倚仗士族门阀提供的高级行政人才治理国家。

  而士族门阀内部因血缘而团结着,使得他们能拧成一股股绳子和皇权对抗,乃至制造更迭,导致华夏皇权进入最为式微、动荡的时节。

  直到活字印刷发明的北宋初,人人都能买得起书本,知识分子/官僚集团才开始原子化,皇权才自此变得至高无上,被权臣和宗亲(率领士族门阀)颠覆的概率才大幅降低。

  也因此,在士族门阀时代做皇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Hard模式,必须要有高超的手腕。比如,拉拢士族的同时限制他们,团结宗室的同时警惕他们,利用外戚的同时压制他们等等,这种限制、警惕和压制甚至是交叉进行的,对平衡能力要求极高。

  可以说,皇帝此时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的唯一交叉点,利用着信息不对称+上位者的威慑+个人魅力等等,制造出一种“我感觉大家都不会反对强悍的他,因此我也不敢反对他”的幻觉,实现对帝国各种复杂势力的控制。

  皇权的运作向来如此,其难易的本质取决于皇权之外的其他力量。此消彼长。

  也因此,这种幻觉复杂又独特,非常难直接传导到他们的接班人手上。复杂刚才说了,独特在于幻觉和老皇帝的个人符号是深度绑定的,因此当人死灯灭,坏事就发生了。

  比如,过去老皇帝们凭借幻觉的积累成功实现对一些士族集团利益的夺取。如今幻觉没了,过去蠢蠢欲动的不满与欲求就会爆发出来,依靠门阀地位抢先一步对新皇帝示威,以更新过去的利益划分界限。

  另一方面,老皇帝作为复杂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的唯一共同交叉点,这个位置是极度排他的,即便是接班人也不例外。

  不像后世的原子化的官僚们,士族门阀时代中,只要得到一些士族头儿的支持,在二选一选边中不再倒向皇帝,别说老皇帝的权威会大幅受损,别说老皇帝对接班人的绝对优势会顷刻逆转,就连朝代都可能更替。因此,老皇帝在死之前,总是对接班人保留很多。

  综上所述,无论老皇帝怎么苦心安排,那些正常父死子继的年轻皇帝们总不会得到一个简单开局。

  4

  登基后,小皇帝们会立刻体会到落差。

  比如,为何自己明明跟先皇动作一样,却无法实现先皇过去轻易达到的目的?为何所有朝臣从来恭恭敬敬、无可挑剔,自己却总是碰到软钉子?

  小皇帝们总是有自己新主张、有自己的小班底的,而门阀们正趁着新帝上任划线更多利益。一方进,另一方也是进,小皇帝和士族门阀们的矛盾是会必然爆发的。

  小皇帝们还惊奇地发现,自己一旦吃了第一次软钉子,权威就会开始螺旋式下滑。

  如《权力的秘密》里说的,聪明的掌权者们永远只会下达别人无法拒绝的命令,而这个无法拒绝的氛围必须提前通过借势、威慑、利用矛盾等等进行铺垫。因为谨慎的他们知道,命令一旦失效,权力一旦失灵,就会被窥破虚实,引来越来越多的试探,权威的崩塌是迟早的事。

  而这个软钉子往往来得出其不意。

  比如仅仅是晋封一个宠妃,如拔擢一个旧臣,小皇帝自觉和神态动作流程和老皇帝无异,突然就被喂了。而面对接下来接踵而至的权威下滑,小皇帝又没经验应对和止损,很容易手忙脚乱,导致崩塌加速。

  而士族门阀们真的会如此步步紧逼么?

  当然。之前写过:

  南北朝中门阀士族对于地方的剥削远比后世的中央收权更加残酷(懂地方,不换人,监管少,供养人口多,阶层极固化,平民无上升期望),小范围的“历史周期律”的条件很容易达成,这倒逼大族们频繁参与政治赌博谋求洗牌,以博取更多资源减轻压力。

  才登基几天啊,位子就坐不稳了。

  小皇帝们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中的一些人正使劲浑身解数来试图改变现实。

  有的人强行制造一个新的掌权集团以扩张皇权,拉拢和赋能最方便拉拢的帮手——近侍、外戚、佞幸。如在侍卫中搞串联的刘义符,如一次封了五个皇后的宇文赟,如奸佞塞朝的高纬。

  赵丽颖饰演的陆贞,原型就是高纬乳母、北齐太姬陆令萱

  有的人则肆意挥霍,试图收买人心,如“极意赏赐,动百数十万,世祖斋库储钱数亿垂尽”的萧昭业。

  当然,最好用的还是恐惧威慑。

  因为在生死二选一之前,士族们权臣们的打太极软钉子就失效了。上位之尊保底的优势在前期能轻易制造杀戮、形成威慑,当然这也导致了政变的酝酿急剧加速,身死人手。选择这条路的,有刘子业、刘昱、萧昭业、萧宝卷、高纬、宇文赟。

  其实不止他们。北齐所出产的非父死子继的皇帝们如高洋、高湛,也正因上文提到类似因素,过度使用了恐惧威慑,以至于成就“南北朝第一疯魔朝代”的美称。

  也有的人干脆佛系躺平,总觉得不和门阀争利,总能轻松纸醉金迷得下去,如陈叔宝。有的人甚至啥都没准备也没法准备,如陈伯宗、高殷,噢还有太过幼小的亡国之君高恒、宇文阐。

  可躺平是一回事,皇权本身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诱惑又是一回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弱小反而是激发了更多的野心家及贪欲。

  总之,他们结局都是一样的。在南北朝的特殊时节,父死子继的小皇帝面对的,堪称一个死局。

  5

  南北朝近两百年来,无数帝王和他们的顾问智囊试图解决这个父死子继的小皇帝所面对的死局,无一人得解。

  这样的“普适性”,荒唐短命皇帝这样的高频出产,已经无法用个人素质、制度安排等解答了。

  纠缠死局无意义。咱们不如研究一下,那唯一一个在正常父死子继中顺利继位且坐稳帝位的齐武帝萧赜,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以及,同样是17岁继位的宋文帝,为何能转手干死扶持上位他的权臣,摆脱傀儡的命运,稳坐30年江山。

  还有,为何夺位的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齐明帝萧鸾、陈文帝陈蒨、陈宣帝陈顼等能坐稳帝位至寿终正寝。

  当然还有为何享国148年,寿命远超南北朝中所有其他政权的北魏,就几乎没发生过类似案例?

  本文已经过长了,下次为大家进行展开和填补。欢迎继续关注小树的南北朝系列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2:41 , Processed in 0.2656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