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2|回复: 1

蔡慎坤:民众对反腐的满意度究竟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1 0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天,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网上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调查聚焦民众对反腐的满意度究竟如何?据媒体报道,中纪委反腐倡廉民意调查已进行17年,但此次推出的网上民调,则是17年来的首次。以往的调查主要是线下模式,且多是委托第三方进行,推动网上民调显然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一方面基于网络的技术条件,另一方面,网络反腐一度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官方引入网民的看法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反腐工作。

  十八大之后大批官员先后落马,除了中央的反腐决心,也有民众积极参与特别是网络反腐的功劳,网民在“表哥”、“房叔”等反腐案例中热议围观,媒体记者纷纷实名举报,使中国的反腐出现上下联动官民同心的态势。自今年4月份国内主要网站推出网络监督专区以来,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大量网民参与举报。9月,中纪委开通官网,外界从一开始便聚焦网站的互动功能,是否有助于公众参与反腐?

  每一次网络反腐旗开得胜,舆论都以为是“庶民的胜利”,殊不知,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利用网络反腐的一种策略,从而以此来威慑久经沙场的贪官污吏,一旦目的达到,就会调整战略,把无序的网络反腐纳入或引导到官方可控的反腐轨道上,不至于让反腐全面失控。

  随着有关部门强行关闭一大批反腐网站,联手抓捕大V、记者以及网络写手,喧嚣一时的网络反腐很快就归回沉寂,官方并不会容忍甚至无法接受所谓的网络反腐民间反腐,反腐只能按照官方所定的路线去走官方所定的调子去唱,而在贪腐泛滥的今天,屌丝们和亿万无权无势、又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的网民来说,网络反腐才是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关闭这条通道,反腐就会成为官员的自娱自乐。

  十八大前后,由于各方较力,对网络反腐民间反腐是网开一面,因而接连撂倒了多名党政高官。先“上网”再“落网”,已经成为一些贪腐官员的经典毁灭之路。没有网络,恐怕没人知道书记主任开房的秘密,更没人知道官大人写给情人们荒诞的保证书,更没人知道“表叔”的名表,“房爷”的房产……多少荒唐龌龊离奇之事,都在网上精彩呈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反腐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越来越严重的腐败问题,在后周久耕时代,如果贪腐者没有特点,又不能提炼亮点,别说网民不会买账,就连举报者也羞于出手。正如网络鉴表专家“花总”也感慨:“其实我挺同情杨达才的。我做网上鉴表多年,建了一个数据库,里面收集了几百位官员所戴的名表,无论从官职还是表的价值来说,杨达才连个蚂蚁都不是。”

  杨达才落马不是反腐制度化常态化的必然结果,而是网民歪打正着的一次意外收获。如果杨达才没有咧嘴一笑,如果那张照片没在网络传播,如果戴名表的照片没被搜罗出来,杨达才至今仍会很安全的“潜伏”在官场。网民在杨达才事件中的胜利,恰恰反衬了当前制度反腐的缺陷。如何让制席反腐、常规反腐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让更多的“杨达才”现出原形,答案不在于网络反腐民间反腐,而在于扎扎实实出台对所有官员的监督约束机制。

  网络反腐民间反腐虽然代表某种民意,但不足以挑战制度性的腐败,只要纵容庇护产生贪腐的土壤和制度依然存在,贪官敛财掠夺的本性不会轻易改变。中央要做的,除了敞开大门谦卑地听取网民的意见,更要尽快制定出有利于保护举报人保护网民的相关法规,支持网民合法监督官员,只有这样,网络反腐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持续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2 12: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发动群众,不相信群众的反复,都是作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4:18 , Processed in 0.0937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