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1|回复: 0

刘晓博:今天,三件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7 12: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5日,一共有三件大事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件大事:央行没有发出“降息信号”

  每月的20日(工作日顺延),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整的时间窗口。5月20日(下周三)即将到来,市场一直在猜测,央行会不会再次降息。

  今年的5月20日比较特殊。

  一是蔡英文将发表就职演说,开启新一轮任期,这个讲话会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剧,美国拉着台湾操弄WHA问题的时候。

  二是“两会”即将召开,5月21日政协开幕,5月22日人大开幕。一般预测,两会将有重磅经济政策出台。从历史惯例看,在两会期间央行、证监会会有一些利好,稳定会议期间的股市。

  也就是说,从历史经验看:5月20日应该有较大概率降息。虽然4月20日,央行曾降息20个基点,力度已经非常大了。

  对于LPR利率来说,中期借贷便利(MLF)1年期利率,是最重要的参考。5月14日,本来有2000亿的1年期MLF到期,是央行非常好的“引导LPR”的时间窗口。

  但5月14日央行按兵不动,没有续作到期的MLF。而到了今天(5月15日),突然宣布发起1000亿的1年期MLF,利率维持在2.95%,跟4月15日的利率相同。

  也就是说,MLF没有继续降息。这很有可能意味着,5月20日LPR利率不调整。

  一般来说,当MLF降息或者加息之后,LPR一般会跟随调整,概率接近100%(除非有黑天鹅事件)。但MLF利率维持不动的时候,LPR也出现过小幅的利率变动。

  所以,今年5月20日的LPR,仍然有小幅调整的可能,只是维持不动的概率看起来更大一些。

  展望全年,中国利率水平继续下降是大趋势,空间至少还有20个基点。而且还会降低存款利率。但具体降息时间点,要看央行怎么把握。

  其实当前宏观政策最大关注点,已经不是降准降息,因为降准降息是100%的。现在大家关注的是,抗疫特别国债到底发行多少万亿,是否是央行直接向财政部认购,是否是零利率。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历史性的影响。

  让我们翘首以待,看看“两会”会出台哪些更加重磅的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吧。

  第二件大事:房地产税,再次被提及!

  据新京报报道,人大法工委表示: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产税法草案。这意味着房地产税立法还在稳步推进。

  那么问题来了:2020年,房地产税会进入“一读”吗?未来会不会在部分城市先试验?

  每到“两会”的时候,房地产税就会被媒体关注。其中2019年两会期间,甚至传出了“将提速”的说法。当时全国人大领导在讲话里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事项”,还说:房地产税等一系列法律“都要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

  当时媒体就猜测,2019年年底之前,房地产税法会进入“一读”,草案会公布出来。

  但到了下半年,房地产税法就没有了消息。最近只有深圳住建局长曾公开说,深圳有“征收房地产税”的选项。

  所以有很多人猜测:深圳或许会在全国率先试验“房地产税”。而上海、重庆试行的,是老版的“房产税”,跟“房地产税”不是一回事,法理基础不同,依据也不一样。

  我个人的看法是:鉴于2020年经济非常困难,房地产税的立法不可能提速,2020年进入“一读”不太可能。即便是深圳楼市有上涨压力,也不太可能率先试行。

  减税降费,将是2020年乃至今后两年的基调,开征新税会打压居民消费,不是明智的选择。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其实没有开征房地产税的可能性,如果有也是象征性的。

  第三件大事:工业增速转正!楼市比想象的更冷……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一系列4月的经济数据,最大的看点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上图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这大概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工业增长首个转正的,这跟中国疫情控制比较成功有很大关系。

  分地区看,4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5.3%,中部地区增长4.5%,西部地区增长5.1%,东北地区增长2.8%。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股份制企业增长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7.0%。民企增长比较理想,情况远超国企,这是一个好现象。

  上图是1到4月投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反弹还是很快的,但增速仍然是负的10.3%。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是-6.9%,民间投资是-13.3%。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还是要靠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来拉动,民间投资也会跟上。

  上图是房地产销售(金额和面积)的情况,虽然在反弹,但销售额和销售额面积都接近负的20%,成为拖后腿的力量。

  过去两年,房地产销售额、卖地收入,都是超过GDP增速、工业增速和消费增速的,才保持住了基本的经济增长。而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成为拖后腿的因素,跟地方政府救市政策被“叫停”有很大关系。

  调控政策的强势,虽然成功控制住了房价,但却让楼市偏冷。如果这种局面不改观,稳增长、保就业显然难度会非常大。

  上图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情况比销售要好一些。

  另外,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

  16到24岁失业率高达13.8%,这个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

  结论是: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回归常态,这是值得欣慰的。但另一方面,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力度还不够,还要加强。尤其是楼市,仍然需要继续回暖。否则,托不住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4:30 , Processed in 0.2501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