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85|回复: 5

刘律师评天下:影响和改变国际秩序的“习特会”之核心举措(第149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07: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时段,本律师离京外出十数天,且多在山区转悠,未能系统阅读、分析新闻,只是零星、断续看到一些轰动性新闻报道——“习特会”、朝鲜试射导弹、美国轰炸叙利亚。。。

  当本律师坐回电脑前回顾梳理本时段新闻时,赫然发现:本次看似“礼节性”拜访的“习特会”中,中美双方竟做出了一个对现有国际秩序有着巨大影响且必将逐渐改变未来国际格局之核心举措;因该举措意义重大深远,故而在当前阶段尤显敏感,所以被中美双方官方媒体刻意淡化乃至隐藏,而相关国家(主要是俄罗斯)虽然对此采取了实质性应对措施,却也表面上刻意避而不提;至于所有的所谓“解读”、“评论”、“分析”之类,至今对此则几乎全都茫然无知——就像此前本律师确定2015年12月19日“首轮中德外交安全战略对话”为中德轴心之标志,而至今未见任何言论意识到一样。历史的发展,全由现实积累堆砌而成;提前捕捉、锁定、揭示并定性历史性事件,这就是“明见天下”。

  那么,这个重大核心举措是什么呢?它因何而来?又将如何改变世界?相关国家对此采取了哪些回应措施?。。。下面尽可能全面而又简洁地予以解析。

  一,“习特会”中核心举措

  先再次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几方面:

  1)本次“习特会”,并非正式“国事访问”,依然具有传统“拜码头”性质,所以,按常规,似乎不会有任何重大实质性之举措;

  2)本次“习特会”,本律师此前已反复将其与4年前之“习奥庄园会”相比较——性质相同;都事先经过了双方激斗;不同之处在于:“习奥会”前,双方僵持较量了半年之久;而本次“习特会”,双方在围绕“川普拟出席一带一路北京峰会以换取王毅缺席德国外长会”而连番激斗3个月左右之后,立即达成“习特会”之共识并得以实施。

  3)很显然,这是中美双方吸取了4年前“习奥会”之经验教训;也是具“超级大总统”潜质的川普之与众不同见识和能力的体现;而更关键之处在于:是一个实质性核心内容、举措(也可视为美国之“让步”),吸引习近平4年之后再度“折节”前往。——也就是说,本次“习特会”,中国做出了表面上的“礼节性”让步,美国则以巨大实质让步相回报(诚如美国商业部长罗斯会后回答记者“人们很期待习主席会给川普总统备一些礼物。。。这类礼物有什么”时所说:“最好的礼物便是他的来访。。。”)。

  4)会后,中美双方高度评价本次“习特会”——会谈前,3月19日蒂勒森访华时及3月21日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前瞻时都说:本次“习特会”将“定调”未来50年中美关系,意义之大,直追当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4月2日,杨洁篪与蒂勒森通话,强调此会“对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决非虚词,而是实有所指;事后,美国方面:白宫罕见在其官网上发布长达5千字的“会晤简报”,其内容则是参与会晤的三“巨头”国务卿蒂勒森、财长努钦和商务部长罗斯就本次“习特会”共同会见记者,回答提问并对本次会晤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川普本人也公开对媒体盛赞会晤取得“巨大进展”,甚至进而说“我相信许多非常恶劣的问题将消失”(请大家牢记这句意有所指的话!);中国方面:4月9日,王毅在事后的总结中说——“习特会为国际形势增添了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既是泛指,也是实指!

  事先期待至巨,事后评价至高,堪称“划时代”的会晤,不可能仅仅是一次“礼节性”拜访会晤,它一定具有足以与之相称的实质性核心内容。确实如此。它就是:

  被精心、刻意隐藏在“中美元首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中的——“外交安全对话机制”!

  这个“外交安全对话机制”,具有划时代全球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是本次会晤的精髓所在。

  大家要明白的是:全球化之和平时期,国与国关系的最高层次,便是“外交与安全”!而不是其它。

  迄今,中国只与德国达成了“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机制(本律师将其确定为中德轴心正式成立的标志);

  而美国,除了上世纪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期,不得不将苏联当做“平等之对手”,而签署相关核武协定之外,自视为“自由世界”之领袖,苏联解体之后更以全球霸主自命,并不将全球其他任何一国作为“平等之对手”,而进行平等之外交与安全协商。

  现在,中美在略显仓促、看似“礼节性”的首次“习特会”上,达成了“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使之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主轴。G2隐然成型。

  大家都很清楚:最近几年来,为了所谓G2、C2或“新型大国关系”等“概念”,中美之间一直没有达成一致。为何现在在不经意间突然达成了“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这一实质性G2模式呢?要从以下背景看待:

  1,宏观背景:这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将苏俄权力移交至中国的正式标志。几年前美国无限期“搁置”中东四方会谈机制,是美国“废黜”俄罗斯国际权力的重大标志(详见往期评论),至此,这个“权力的移交”进一步确定。大家一定要明白:美欧全球制裁、削弱及肢解俄罗斯,正是美英帝国在阻止中国崛起无望的情况下,转而将俄罗斯权利“让渡”给中国,以延缓其霸主统治的必然选择。(有关美欧制裁俄罗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详见往期多处评论)。

  2,“中观”背景:是中德轴心成立,对美英帝国形成冲击后的必然结果。如前所述:中国赋予中德轴心的两大“使命”之一,便是妥善解决台湾问题;此前,我们也看到了美英帝国对中德轴心的成立,竭尽阻扰之事(多由英国明面上“硬”阻,美国暗阻);本次“习特会”前,美国也不得不表态——“鼓励良好、日益增强的两岸关系”,这也是迫于中德轴心这一“厚势”威慑,美英帝国不得不采取的退却姿态。

  现在,美国以中美设立“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试图从源头上抵消、废除中德轴心之功效,堪称“釜底抽薪”。由此,我们也更能明白中德轴心之巨大价值。

  3,微观背景。这是2月21日澳洲“撞机”事件的直接、具体结果。有关这次事件的历史性意义,此前已有详尽分析(参见往期);作为“善后”处理,李克强也前往澳新两国,进行了史上罕见的历时8天的访问(这个“代价”,也不可谓不沉重!);而澳大利亚又是拉法国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安全”,又是“全球召回大使”,其主题依然是“安全”!(以上详见往期。)

  在中国不得不“以暴制暴”,愤而反击美国邪恶势力无休止的“伤及无辜”行动之后,美国国内及其家族成员(加、澳、新等),对美国邪恶势力种种伤天害理的行为(包括马航370失踪)及其后果(即必将遭受中国报复),产生了厌恶及害怕,这直接导致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之设立。而川普总统前述所谓“我相信许多非常恶劣的问题将消失”,正是意在于此!

  总之,明白了作为“习特会”核心举措的“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的历史性重大意义,及其出台的多重背景,我们就应该清楚:中美关系及整个人类未来,(至少在未来50年之内)会更安全、更健康,而不必再无谓地担忧所谓“半岛正在失控或走向战争”之类的虚假炒作。

  当然,也正是因其针对俄罗斯及中德关系的敏感性,中美双方对此“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刻意低调,甚而将其裹挟在“四个机制”之中面世。之所以这样做(以及相关系列动作),正是为了避免权利遭受剥夺的俄罗斯的“反弹”。

  相关系列动作包括:

  1,“习特会”期间,美国对叙利亚发射59枚导弹

  这当然是美国精心策划的动作。与此相配套,美国在会前、会中和会后,分别实施了紧密相连的系列组合动作。

  会前:

  1)“习特会”前的4月4日,叙利亚得利卜省汗谢侯地区再次发生疑似使用化学武器事件;

  2)4月5日,应英国和法国的“请求”,“安理会就叙利亚新的使用化学武器事件举行紧急公开会议”。会上,英国代表再次指责中俄(此前多次投出反对票),而刘结一愤而反击——“英国代表在安理会这个庄严的场所公然歪曲别国的严正立场,是不能容忍的。。。”;

  会中:

  3)4月6日,“特朗普晚宴上告知习近平对叙动武”——“蒂勒森出面证实,在6日的欢迎晚宴结束之际,特朗普直接告知习近平主席美国对叙利亚空军基地实施导弹袭击的情况,包括导弹发射数量及采取此举的理由。。。”;

  会后:

  4)4月12日,“安理会表决叙利亚化武问题决议草案中国弃权”。。。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轻易得出如此下结论:

  1)所谓叙利亚化武问题,纯属“无中生有”——即使“有”,也不可能出于叙利亚政府军(它无此能力和胆量以及必要)。它是美英为达政治目的而“定时”、“定点”炮制出来的。

  2)美英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趁“习特会”之机,“胁迫”中国与美英帝国(及它所谓的“国际社会”)站在一边,以“孤立”俄罗斯(而“独立”俄罗斯,正是美欧制裁、削弱和肢解俄罗斯的组成部分);

  3)大家不可不察的是:中国此次很乐意被“胁迫”——有关俄罗斯被制裁、削弱乃至肢解,最大的客观受益者是中国,以及中国不得不在此过程中保持表面“中立”的分析,本律师此前曾反复论及。(详见往期评论)。这次,美英故意趁“习特会”之机“发难”,中国也正好以习近平“做客”美国,不便给“主人”川普难堪为由,顺水推舟,保持了“中立”,并投出弃权票。

  在此,本律师特别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关系:在叙利亚问题上,中俄之间有合作(明面上、整体上),也有分歧(暗处、偶尔);中美之间有冲突和分歧,也有合作或配合(服从于美欧制裁俄罗斯这一“大局”);美俄之间既有冲突分歧,也有合作(针对中国)。美俄针对中国的共同性在于两点:其一,都想将中国拉向自己阵营;其二,都想将中国推入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这一泥淖大坑,让中国也沾上阿拉伯穆斯林国家民族的“鲜血”,为美俄为主的西方列强的历史罪行买单。当然,中国至今应对得很好,一次次机警避开了美俄阴险设下的陷阱。

  这次中国保持“中立”,投出弃权票,也可视为对中美刚刚设立的历史性“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所投入的第一笔“投资”,以体现中国的诚意及这一对话机制的价值。

  2,“习特会”后,美国“无敌舰队”掉头驶向朝鲜海域

  4月8日新闻:“美航母紧急掉头驶向朝鲜半岛美国对朝发出实质性威胁”。。。

  与此同时,“朝鲜准备第六次核试验”、“朝鲜外相向东盟秘书处写信称半岛局势正在失控”。。。

  4月14日,在与到访的法国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王毅:谁在半岛生战生乱虽就要付出代价”。。。

  同日晚,“王毅与俄罗斯外长通话:防止半岛生战生乱符合中俄共同利益”。。。

  直到4月17日,彭斯到访韩国——“美副总统视察三八线重申对朝战略容忍已结束”、“彭斯:朝鲜最好不要考验特朗普总统的决心”。。。

  看起来,半岛局势真的“失控”到了战争边缘、金正恩或被“斩首”、朝鲜政权即将“崩溃”。。。当然这都是假象。半岛局势,在中美双方牢牢掌控之中——尤其在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确立之后!

  既然如此,那美国为何又要摆出气势汹汹之来势呢?而中国也有意无意在配合“造势”呢?原因有如下“虚”“实”两面:

  1)“虚”的一面:是美国维系其全球霸权的“平衡”所需——在西边叙利亚乃至乌克兰“开片”、流血之际,美国需要在半岛保持紧张气氛,对“邪恶”朝鲜实施“高压”态势,以维持其全球霸权统治之平衡及其虚假“公正性”。实质上,这主要是出于预防“交权”过程中的俄罗斯心理“失衡”或“反弹”之需要。(这个“虚”,其实也是“实”)。

  2)“实”的一面:应是中美合作,尝试拆除朝核“引信”,让朝鲜“弃核”之开始。本律师此前也多次指出:中国主导下拆除朝核“引信”,是迟早必然之事——拆不拆、何时拆,完全取决于中国实力增长及对美斗争之需要。现在,基于中美乃天然终极战略盟友这一基础,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已经确立,拆除朝核引信的时机,或许已经成熟——当然,因事关重大,还需观察!

  也正因如此,朝鲜表现得异常激烈——作为数十年来,乃至数百上千年来的传统战略盟友(或“藩国”),中朝的战略利益一直是一致的,甚至是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尤其朝鲜战争以后至今,中国冲破荡决美帝罗网的艰难征途中),但中朝双方也有国与国间的分歧——这主要在于朝鲜能否“拥核”及其是否该“弃核”上。中国一直以来没有说出口的的原则立场是:朝鲜可以“核试验”(藉此作为中朝抗击美帝的“杀手锏”!),但朝鲜却不能最终真正拥有核武器;而朝鲜想真拥有。

  朝鲜最终必须也必然“弃核”。它现在激烈反应,除了真心舍不得“核武”外,也是希望藉此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未来它理应也一定会得到中国的丰厚回报(经济、安全等各方面),这是中国的道义责任所在。

  最新消息是——“美国亮出半岛问题底线中方:大方向是正确的”:4月17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如下问答:

  问:据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16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方的底线是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和实现半岛无核化。目前局势不能再继续,是时候采取除军事选项外的所有可能举措尝试和平解决该问题了。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竭尽各种和平的选项寻求半岛无核化,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所有有关各方利益。。。

  中美联手迫朝“弃核”的态势,日益明显。。。本律师密切观察中。

  总之,不论半岛事态如何曲折诡异,有一点是明确的: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朝鲜战争。这是中国实力所保证的;也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美共同利益和全球人类利益所决定的。

  (刚刚又看到两条新闻:

  其一——“美高官:用除武力外一切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其二——“俄罗斯17日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希望美国不会对朝采取类似轰炸叙利亚的行动”。。。呵呵呵,毛熊大哥真是憨态可掬,也超级幽默呐。不管咋样,这个“态度”就很“赞”!)

  美国以轰炸叙利亚和阿富汗来“惊”朝鲜;中国则以“退回”朝鲜运煤船相“制裁”(且扬言可能会有“额外制裁措施”),而俄罗斯也热心“敲边鼓”。。。一齐施压朝鲜“弃核”。会不会有结果呢?关键并不在朝鲜,而是在于中国的判断——中国的实力,以及中美关系的成熟度与含金量,到底到没到朝鲜“弃核”之时。因为一旦“弃”之,要再“捡”回来可就难了。委实难以决断——而“习特会”后,中国决策者似乎决心已定。

  3,“习特会”后不久,两人又来了个“习特通话”

  新闻:4月12日,“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谈朝核、叙利亚问题”。。。

  在4月7日结束“习特会”之后,不超过一个星期,两人又“通话”,确实显得有点“不正常”。所以,在记者会上,华春莹遭到反复追问——为何刚见面又通话?谁“发起”的?通话了多长时间?。。。

  表面看,这是中美元首针对朝核和叙利亚,尤其是朝鲜半岛的严峻局面而进行“应对”。其实不然。这个电话,是打给普京看的。何以如此说呢?请看以下数条新闻所涉两事:

  其事一:

  新闻1:3月23日,“美国务卿蒂勒森访俄?俄罗斯称‘并不知情’”——“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21日说,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定于下月出访俄罗斯,但俄方迄今并不知情。。。”

  新闻2:4月5日(注意:“习特会”前夕),“俄罗斯官员:蒂勒森将于12日访问莫斯科”。。。

  新闻3:4月11日,“美国国务卿访问俄罗斯普京拒绝会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日表示,普京的日程目前并没有安排与蒂勒森的会晤”。。。

  新闻4:4月12日,“蒂勒森首次到访俄罗斯俄媒:或向俄发出最后通牒”。。。

  大家应该看清楚了:蒂勒森此访,从头到尾几乎又是美国单方面安排的——在美国看来,遭受制裁和“孤立”的普京俄罗斯,只有期盼和无条件接受美国访客的义务,尤其在中美刚刚达成“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之后!(实际上,蒂勒森此访,正是以表面上打破对俄制裁“孤立”之形式,达成安抚、胁迫俄罗斯接受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也即接受俄罗斯权利被“让渡”之实质目的!大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而普京正是出于对上述两点之不满(乃至愤怒),所以,传出话来——“拒不接见”蒂勒森!

  这样,川普就与习近平“通话”!——具体有无“通话”的事实不重要,通话长短不重要,谈没谈具体事情也不重要(也许双方电话铃响了几下,就构成了本次“通话”,呵呵)。主要的是:传达出中美元首“通话”的讯息,而由普京接收到!

  其事二:

  新闻5:4月6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如下问答:

  问:有俄罗斯媒体称,张高丽副总理将在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会见,中国外交部是否掌握相关情况?

  答:我刚才介绍了,张高丽副总理此次赴俄期间,将与舒瓦洛夫第一副总理举行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与德沃尔科维奇副总理举行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我们也注意到俄方有消息称,普京总统将会见张高丽副总理。我目前尚无法向你确认。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果有这样的安排,我们当然非常高兴。双方正在就此访具体安排保持密切沟通。

  这个问答,是不是十分反常而有趣?

  其背景是:这一天晚些时候,“习特会”将正式登场;而安倍在这一天,与川普“通话”。

  其“反常”之处在于:普京会见到访的“正国级”张高丽,不是正常不过的事吗?为何还要费心在一次记者会上,分两次提及?并说“如果有这样的安排,我们当然非常高兴”?且还要祭出“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这面大旗,并“就此保持密切沟通”?

  该新闻隐藏的直白内容是——在“有俄罗斯媒体称,普京会会见张高丽”之同时,也有“俄罗斯媒体”(当然是克里姆林宫放风)称“普京可能因日程紧张等原因而不会见张高丽”。。。

  所以,除了用“期待”、“高兴”本不该有的词,以及“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这面大旗,来敦促普京接见张高丽之外,“习特通话”也是“必须的”!

  普京俄罗斯希望保持住既有权利,不想在“中美俄大三角”中“出局”——拉夫罗夫早在1月26日所称“中美俄三角关系不应封闭,应公开而诚实”等等之类,就是指此。(详见当期评论)

  而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正是标志着中美g2形成,中美俄大三角解体,俄罗斯“出局”。普京以“拒不接见”蒂勒森,以及“可能”不接见张高丽,来宣泄不满和愤怒。

  而“习特通话”,就是含蓄而又直白地要求普京“接受现实”!

  普京当然也只是摆出一副“不接见”的架势。在“习特通话”的“劝说”下,我们看到:

  新闻6:4月13日,“普京正在会见蒂勒森”、“畅谈两小时”。。。

  新闻7:4月13日,“张高丽会见普京”、“将出席一带一路北京峰会”。。。

  俄罗斯已没有“不接见”中美领导人的实力了,普京不得不忍耐。而中美藉此“习特通话”,向世界彰显“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的全球性“维稳”价值与意义。

  二,“习特会”前后俄罗斯等国的举措

  1,俄罗斯

  如前所述,本次“习特会”,尤其是在此期间达成的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是在国际秩序中,中美“双峰并出”、客观上将俄罗斯“降为次等”的“头等大事”,所以,俄罗斯的反应,最为激烈。其举措主要有:

  ——4月6日,“俄军舰40年来首穿大隅海峡绕行日本半圈”。。。(这与其是警告日本,不如说是警告美中两国)。

  ——4月6日,“俄官员:朝鲜发射导弹威胁俄安全俄空天军已提升战备状态”。。。

  ——4月7日,“俄称美国对叙动武违反国际法暂停俄美在叙安全飞行备忘录”。。。

  4月7日,“俄军舰驶往地中海参加在叙作战”。。。

  ——4月9日,“俄伊称美国空袭已越红线”。。。

  ——4月9日,“俄罗斯欲与中国共同开发黑瞎子岛:轮到中方做决定了”。。。

  ——4月9日,“俄国防部召见美武官向美递交关闭国防热线照会”。。。

  ——4月10日,“俄中正研究投资额达30亿美元的远东新项目”。。。

  ——4月10日,“克宫对在叙‘指挥中心’发表的美越红线声明并不知情”。。。

  ——4月11日,“俄海军陆战队已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4月12日,“普京:特朗普执政以来俄美间信任水平有所下降”。。。

  围绕“习特会”,俄罗斯的动作十分频密。有威胁,也有“服软”和拉拢。。。威胁很多,却流于空洞。这是实力不逮所致。

  事实上,美欧对俄的制裁与削弱,就是要控制在使用武力之外——这也符合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人类利益。因此,美英帝国主导下的对俄制裁,会在逐步加大力道的同时,尽可能顾及普京俄罗斯的“体面”,对此普京俄罗斯也是心知肚明的。

  2,德国

  跟踪本帖的朋友们知道:本律师确定的未来30年世界发展主线,是围绕中德轴心VS美英帝国而展开。而现在,通过本次“习特会”,中美G2隐然成形。这如何解释呢?是否本律师的世界观有所“跑偏”呢?这中美G2,会不会将运行不久甚至还在“调试期”的中德轴心,扼杀于摇篮中呢?

  并未“跑偏”(也永远不会“跑偏”,呵呵呵)。但这次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确实来得比本律师预想的要快一些——这多少要拜川普当选总统这一偶然的、个人的因素所赐。(但偶然中有必然。民主机制,能够集全民之智,使国家民族在任何历史关头历史时期,做出最正确、最符合国家民族的选择。而不公开、反民主的暗箱“宫廷政治”,常常使国家民族走上不归路!能不警惕!能不叹息!)

  如前所述,美国通过设立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正是“釜底抽薪”之计,试图从源头“废除”中德轴心之“武功”。它能否达到目的呢?德国的反应,当然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因为在美国“设计师”的构想中,本次“习特会”(核心是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明射过气毛熊,实则暗中瞄准汉斯和中德轴心,所以,本次“习特会”前后,德国表现远较俄罗斯低调,且甚有看头。

  它主要有以下表现:

  1)4月4日,“法德俄三国领导人通话表示将加强合作”。。。为此,法国总统府特意发表了“公报”。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是在习近平已动身抵达芬兰,即将赴美“习特会”之际,法德俄三国的“联动”——表面上,是缘起于4月3日的俄罗斯地铁爆炸(这个时间点爆炸,本身也是疑问),实则暗含欧洲大陆“警告”中美不要因“搞基”而过份损害欧洲利益之意。(这个“公报”中的关键角色,无疑是德国——大家可换个角度思考下:假如英国也作为通话一方参加进来呢?那“警示”中美“搞基”的意味就荡然无存了)

  2)4月7日,“法德联合声明:阿萨德要对叙利亚局势承担全部责任”。。。

  大家看,这正是在“习特会”杯酒言欢之际。法德以“联合声明”之形式,遥为助阵;

  3)4月7日,“叙利亚再现‘化武疑云’英德指责叙政府为袭击事件‘主使’”。。。(令人奇怪的是:这则新闻,只要标题,没有内容。是典型的“标题党”呵呵);

  4)4月11日,“英德领导人与特朗普通话支持美国对叙打击”——“白宫新闻处日前发布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11日与英国首相梅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电话交谈。。。”

  大家看到了吗?1)德国几乎没有“单独”行动,而是被裹挟在其它一国或两国之中“集体行动”;2)德国自己也没有发声,而是其他国为其“代言”3)德国“参与”的这几次“集体行动”,表面上都与中国毫无瓜葛,但却都与“习特会”密切相关!

  结论显而易见:与“习特会”设立中美“外交与安全对话机制”,是为着废除中德轴心之“武功”的意图一样,美英同时在拉拢、安抚德国(除上述第一项之外)。美英分化中德的动作很迂回:它们根本不想公开谈及中德轴心——因为不敢!——一旦公开化,也就意味着双方“摊牌”。

  而德国也以上述被裹挟、被代言之奇特方式,对“习特会”保持警觉与观望,以及有限度的“支持”。——正如本律师此前反复指出的:中德轴心与美英帝国之间的对决,属于“对抗而非致命性”矛盾,所以,作为天然终极战略盟友的中美G2与中德轴心,两者可以和平共存,良性竞争互动(需要中国表现出高超智慧与技巧)。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美英霸权不死,中德轴心就不会消亡。两者的对决(相爱相杀),正未有穷期呢。新的大戏,一定已在酝酿之中,等着上演呢,呵呵呵。

  除上述俄罗斯德国之外,围绕“习特会”日本、印度等都有所动作(连西班牙都不甘寂寞呵呵)。本律师难以一一顾及,懒得点评了。

  3,补充——关于台湾的“名号”问题

  新闻:4月16日,“重大新闻:央视悄悄改了对台北代表队的称呼”——在4月10之前,还是称呼“中华台北队”,11日之后,一概改称“中国台北队”。。。

  看似意外,实乃必然。上一期中,我们看到——美国务院发言人称“鼓励良好、日益增强的两岸关系”,本律师将其视为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突破”。而现在的“改名”,正是这一“突破”性表态之最新后续事态。——难道将“中华台北”改称为“中国台北”,不是坚持“一个中国”的有助于“良好、日益增强的两岸关系”之举措吗?它当然是!

  在前几期,本律师也指出:中国正有意将此前数十年来捆绑在一起的台海问题和半岛问题及整个西太东亚问题,逐步“隔离”开来,以允许和承认美国在半岛及东亚西太其它区域的存在(甚或某种程度的“主导权”),来换取台湾问题的优先解决。(详见往期)。

  这个趋势日益明显。在“承诺”或“配合”美国解除朝核武装的同时,中国加紧着力台海问题的推进——很快,会由“名”到“实”,台海格局,将有整体改观。

  东亚西太,变化迅猛、激烈而深刻。至于大陆本身的体制转型,也应是呼之欲出了。

  (本期完。2017年4月18日星期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厮原来一厢情愿的认为希拉里必然上台,中国必然...,特朗普上台以后,他以家人性命赌咒发誓的说不再写这些狗屁文章了,呵呵!
对了,那个臭不要脸的老头也曾发誓不写了...
现在大家发现这些家伙的真面目,“狗改不了吃屎”故人诚不欺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无非就是想拉拢中国去对抗打击美国 但这过程中国能得到什么?德国对亚太的影响力基本没有 中美发生对抗战争德国也使不上劲的 中国只会变成2战的日本给德国当炮灰的节奏哈 虽然中国可能把美国也打垮 但自己也会完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18:2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师满嘴跑火车,真服了你的敬业精神,就不能消停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6 18: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得高看得远,不是人人都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5 14: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伙计,最近怎么不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2:40 , Processed in 0.1253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