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46|回复: 0

陶然纪:美国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1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10月31日,南美国家玻利维亚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并谴责其在加沙地带进行的侵略。

  谁也没想到,是这个拉美国家打响了断交以色列的第一枪,随后,智利、哥伦比亚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在外交领域,召回大使属于降低双方外交关系等级,距离断交只有一步之遥了。

  所有人都会好奇,打响第一枪的,为什么是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这些个平日里不起眼、与以色列八杆子打不着的拉美国家?

  01

  一直以来,拉丁美洲都有一个称呼:美国后院。

  美国在当地控制了太多资源,比如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联合果品公司,甚至控制了中美洲多个国家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许多拉美国家的领导人,都得美国发证书才能上台,美国不喜欢的,像智利的阿连德,就会被CIA策动政变推翻,甚至杀害。

  经济学上有一个热门概念“拉美陷阱”,也即“中等收入陷阱”,用来形容拉美国家产业升级失败,经济无法向上,发展停滞的状况。

  但实际上,“中等收入陷阱”也好,“拉美陷阱”也罢,都是赤裸裸的谎言,不是拉美国家不想升级,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阻挡他们,每次努力爬上来,就会被老美,这只无形的大手推下去。

  极限的压榨,自然带来极大的不满,所以拉美一边亲美的同时,也是最反美的地区,而玻利维亚更为特殊一点。

  这个国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主体民族是印第安人,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由于历史上西方殖民的影响,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已经变成了吉祥物的存在。

  不过玻利维亚是个例外,它的原住民比例高达60%,历史的伤痛,让它是最反对帝国主义的,当然,原住民人口虽多,却长期被白人把持政权,直到2006年莫拉莱斯上台,玻利维亚才迎来了第一位原住民总统。

  (莫拉莱斯,很标准的美洲原住民样貌)

  莫拉莱斯的立场一直很坚定,很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和犹太资本,2009年,趁着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对加沙展开屠杀,莫拉莱斯宣布对以色列断交。

  直到2019年,在美国策动下,玻利维亚发生政变,时任第二副参议长的甄妮娜·阿涅斯(白人)自封为总统,并得到了美国承认,美国还策动了玻利维亚最高法院,要逮捕莫拉莱斯。

  莫拉莱斯被迫流亡海外,在阿涅斯独裁期间,为了讨好特朗普和犹太资本,强行宣布与以色列重新建交。

  但很显然,政变行为无法得到民众支持,一年后,玻利维亚重新选举,莫拉莱斯的下属阿尔塞成功当选,上台后就逮捕了阿涅斯。

  阿涅斯向拜登求救,不过她是个白人民粹分子,意识形态上是特朗普的人,拜登因此不待见她,目前她正在踩缝纫机。

  原住民重新掌权的玻利维亚,肯定会与以色列断交,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这次巴以冲突,以色列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行为就是绝好的断交理由,能够堵住美国的嘴。

  除了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智利都召回了大使,这三个国家目前都是左翼执政,其中哥伦比亚的勇气尤其值得敬佩。

  和其他拉美国家有深厚的左翼传统不同,因为哥伦比亚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临近巴拿马运河),国家体量又不小,所以美国非常“重视”,从上世纪初开始,一直扶持独裁者执政,导致了长久以来,哥伦比亚都没有左翼领导人。

  直到2022年,美国深陷乌克兰泥潭,无暇顾及拉美,该国才选出了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

  佩特罗曾经是左翼游击队队员,被捕后改为议会斗争路线,他主张加入“一带一路”,本轮巴以冲突发生后,佩特罗盯着巨大的压力,谴责以色列正在实行种族灭绝,并威胁断交。

  以色列压根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美国影响力深厚的国家,佩特罗竟然敢于谴责自己,双方打了半个月的口水战,气不过的以色列叫来了美国。

  看得出来,哥伦比亚只是召回了大使,还没有正式断交,说明美国给的压力很大,不过纵然如此,我们也应该为佩特罗总统献上掌声,他是勇敢的。

  某种程度上,哥伦比亚甚至比玻利维亚更有代表性,作为历史上一直是被美国控制的国家,连它都要与以色列断交,那冰山下还潜藏着多少对以色列的怒火,就可想而知了。

  拉美国家和以色列没有多少利益关系,贸易上的联系更是少之又少,更多是借着这个机会表达对美国的不满。

  美国应对起来,其实比较尴尬。

  因为拉美左翼普遍是反美的,大部分主张能减少与美国的合作,就一定要减少。

  拉美右翼倒是亲美,不过他们又大部分信教,意识形态上更接近特朗普,和民主党严重不对付。

  民主党比较能接受的,就是务实的拉美左翼,比如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这种,他们反美的同时,也主张务实合作,不会全盘排斥。

  但这样一来,在遇到以色列侵略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得承受他们的怒火,而且拉美左翼欢迎“一带一路”,也是拜登比较头疼的事情。

  如果拜登摁不住拉美,连哥伦比亚这种传统亲美都摁不住,这股断交风潮就会蔓延到更多地方。

  最新消息时,约旦已经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并拒绝以色列驻约旦大使返回;

  还有巴林,议会已经决定召回大使,要求以色列大使离开,并终止两国经济关系。

  约旦是阿拉伯世界中,最早和以色列建交的国家之一,几代国王都是西方的盟友,也是阿拉伯世界中,对以色列最友好的国家。

  约旦上层亲西方,不过国民组成中,却有一半是巴勒斯坦难民,另一半中,同情巴勒斯坦者也不在少数,所以官方的态度,往往会保持中立。

  无奈这次以色列搞得实在太大,约旦民意沸腾,王室不得不强硬表态,一个亲西方政权,都被逼得强硬了,可见以色列有多么不做人。

  至于巴林,是川普上台后,硬逼着和以色列建交的,它和约旦一样,上层亲西方,但国民有七成是什叶派,以色列做得太过分的时候,政府就不能不强硬。

  以色列的外交关系里,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合计只有五个,现在一下子有两个处于准断交状态,损失不可谓不大。

  剩下的那些建交国也不一定保得住,比如摩洛哥。

  须知,摩洛哥虽然世俗化程度比较高,但终究是个阿拉伯人为主体的伊斯兰国家,2020年与以色列建交也是被川普摁着头的,国内反对声浪很大。

  这次巴以冲突后,摩洛哥国内游行此起彼伏,其民间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度极高,去年世界杯,摩洛哥队在战胜西班牙后,没有举摩洛哥国旗庆祝,而是举起了巴勒斯坦旗。

  (世界杯上,摩洛哥队举巴勒斯坦旗)

  和约旦、巴林一样,摩洛哥上层亲西方,不愿意断交,但只要以色列继续作死,让民间的愤怒积累到了足够的程度,政府就不得不表态。

  而在埃及这个最早与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的大街上,高喊“以色列去死”的抗议者同样成千上万,逼得总统塞西采取了对以色列越来越强硬的态度。

  不过,对以色列的断交潮只是饭前开胃菜,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02

  自懂王上台以来,美国就试图通过向世界各国极限施压的方式,组成“反华联盟”,把全世界绑上战车。

  拜登时代,这一态势更加明显,只是操作手法更隐蔽,将过于粗暴的极限施压,改为打造反华政治正确。

  具体办法是,以美国的媒体霸权为核心,疯狂输出各种有关中国的假新闻,这些新闻无一例外都是负面,如果没有负面,那就创造负面,纳粹头子戈培尔有一句被传播学奉为真理的名言:“谎言说过一千遍就是真理”。

  即使是认知正确的人,在接触到铺天盖地的抹黑信息后,也很难保持清醒,这样就可以让更多国家的民众反感中国,再通过民意,倒逼政治人物站队。

  而众多抹黑信息,就组成了一张“舆论包围网”。

  (戈培尔)

  俄乌战争的爆发,更是让美国捡到了枪。于是,“谁不谴责俄罗斯,谁就是支持侵略”成为了新的政治正确,并以此捆绑中国,中国不谴责俄罗斯,就是支持侵略,谴责俄罗斯,则中俄背靠背瓦解。

  这对中国来说,极其难做,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大家都被美国按着头反俄。整个2022年,是中国、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在舆论上最为被动、最为憋屈的一年。

  全世界被压迫的国家都憋着一口气,一口必须出的恶气,同时亟待打破这种被美国舆论霸权压迫的环境。

  现在,随着以色列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机会来了,还是美国亲自送上来的。

  你让我们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那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你怎么不谴责?还给内塔尼亚胡辩护?

  俄罗斯至少没有屠杀平民,以色列可是明晃晃地屠杀平民、轰炸医院,它自己都不掩饰,你美国谴责还是不谴责?

  不谴责是吧?那你有什么脸要求我们谴责俄罗斯?别说普京,跟以色列一比,希特勒都显得如此温和。

  1942年的希特勒驱赶犹太人还给了他们一年时间,2023年的以色列驱赶加沙居民,却只给24小时,我估计希特勒如果还活着,都会觉得以色列太极端了。

  一个比纳粹都极端的国家,美国却还要维护它,那还好意思要求别国谴责俄罗斯?还好意思搞道德绑架?

  当然,拜登可以强行双标,但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傻子,后果就是,没人会再怕美国拿着俄罗斯问题和中国问题来施压。

  比如,最近俄罗斯就变得理直气壮了,其在联合国的代表瓦西里·内本齐亚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以色列是占领方,从来不拥有所谓的自卫权。

  当政治正确的霸权被打破,“舆论包围网”也随之破裂,接下来,我们不仅舆论压力大为减少,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前美国通过舆论霸权抹黑中国,来激起各国民意对中国的反感,进而塑造“反华”这个政治正确。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学着这一手,通过Tiktok等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以色列种族灭绝、美国强行包庇以色列的种种画面,当然,和美国无中生有的抹黑不同,我们是绝对基于事实进行传播的。

  因为以色列搞种族灭绝是事实,美国对以色列的包庇也是事实,我们传播相关信息没有任何不妥,是为正义发声。

  那就好办了。

  当这些信息的传播积累到一定程度,各国公众对以色列及背后的美国,就会产生足够的厌恶感,从而形成新的政治正确----反对美国、反对犹太资本。

  这样一来,美国对我们的围堵就彻底没有作用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发展的,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碍于美国的施压和反华政治正确,不得不缩手缩脚。

  常常是前脚和中国签了合同,后脚看到反对的声音大,尤其是美国嘴里念念叨叨着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又取消了。

  现在,形势具备了反转的可能,你说对华合作危害国家安全?那有以色列和美国的危害大?

  他们已经不是危害国家安全了,是危害人类安全,你购买的每一个美国商品,都可能转化为种族灭绝的助力。

  对于那些“知华派”来说,有了这个理由,对华合作就有了一个强大的护盾,“一带一路”的开展将顺利得多。

  “舆论包围网”非但没有包围中国,还反过来包围自己,这是美国真的害怕的。

  然而,美国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面临舆论反转,而是失去了推动发展的能力。各国欢迎“一带一路”,说到底是看中“一带一路”能够带动发展。

  客观地说,类似的计划美国并不是没有,为了抗衡“一带一路”,拜登上台以来,至少推出了三个类似的计划,无一例外,这些计划都停留于PPT层面,看不到落实的可能。

  这才是促使各国转向“一带一路”的原因,无可奈何的美国只能采取舆论抹黑手段,试图斩断,这样做等于站在了人类发展的对立面,强行要求别的国家为了配合美国而不发展。

  这种违背人类利益、单纯为了满足美国私欲的事,终究是要失败的,本次巴以冲突不过是提供了导火索,根源还是美国自身丧失了推动发展的能力。

  对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嘲笑,而是警醒,吸取教训,拒绝重蹈覆辙,并永远牢记一句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6 15:10 , Processed in 0.1719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