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5|回复: 0

黄祖斌:2019年是股市捡钱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30 16: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并不是一个股市的死多头,在2001和2007年的顶部之前我都清仓了,2015年的顶部我也将仓位从150%降到了70%并且以银行股为主要持仓。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对股市长期来说都是乐观的,因此被股市也打过很多次脸,所以首先要提醒读者不要把我的结论当回事,关键是说得有没有道理。

  虽然2018年我亏损27%左右,从3500点算起,把有生以来工作中挣的所有工资和奖金都赔光了。在去年的下跌过程中,几度灰心失望,但展望2019年,个人感觉就是一个捡钱的年份。1月初的2440点就是长期的底部。

  较多的投资人认为中国股市和经济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经济增长恰恰是股市最坚实的基础。A股全回报指数在2005年,2013年,2014年,均在名义GDP增长的位置处得到支撑,开启牛市行情。目前这种支撑又重现:
  中国股市作为一个周期性很强的市场,每当牛市中后期,“中国梦”、“黄金十年”之类的概念满天飞,而熊市末期,则到处流传各类“鬼故事”。似乎唯有市场现象规律性的统计结果才可作为投资的决策。至少有4个现象可以作为市场见底的信号:

  1、成交量降10/11:A 股市场,上涨期的顶部交易量与随后的下跌底部交易量之间有个大约的 11:1 关系(即底部成交约为前期成交顶部的 1/11)。市场本轮下跌前的成交量单日高峰达到约 2.4 万亿元左右,前期 A 股日均成交量也已经下行至 2200 亿元附近,在接近这一历史规律。

  2、下跌幅度中位数达70%左右。历史上的几次深度调整时期,如1993-1994 年、2001-2005 年、2007-2008 年,个股的下跌幅度中位数均在 70%左右(分别为75%、76%、69%,2009-2014 年由于存在结构性行情,跌幅中位数为 12%)。当前市场个股与 2015 年中的高点相比,跌幅中位数已经达到 73%。

  3、估值调整幅度创历史新高。2008 与2014 年低点时动态市盈率较前期高点下滑中位数分别为 72%和51%,动态市净率下滑中位数为 75%和 57%。目前市场动态市盈率和动态市净率较 2015 年高点时期的下滑中位数分别为 78%和 79%。

  以上3点并非我的原创,而是来自于中金公司的报告。

  4、市场估值与历次熊市底部相当。三大指数1月4日的市盈率(TTM),和上证指数前期三次大底部当日的市盈率(TTM)比起来,中证500指数已是历史最低,而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则只高于2013年的那个底部。
  那么是否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这两个主要代表大盘蓝筹股的指数,会继续下跌至2013年那个水平的估值呢?恐怕概率是非常低的。因为这5年以来市场基本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7%,而创业板指数大涨80%以上。当时的市场抛弃有价值的大盘股,乱炒没有业绩的垃圾股。而最近几年垃圾股的泡沫破灭,海外资金完全无视这类股票,因此蓝筹股的估值理应得到提升,而中小创的估值理应大幅下降。这也是中证500指数最近的估值比2013年大跌42%的市场背景。

  其实还有一个乐观的理由,那就是上证指数的季K线,有史以来顶多就是连续5根阴线,并且随后都有不错的表现。

  2014年的开始的这次急涨,长跌,到现在已经有4年半了,上证指数的涨幅被抹去87%。而个人2014和2015年的盈利全部保住,2016年还赚了23%,2017年的43%的收益,被2018年的就算全部吃掉,仍收获颇多,实在是感到幸运。更幸运的是,在目前这么低的位置,我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加杠杆,想想未来的钱景,真是兴奋。等今年二次退休后(这次应该是真退休了),说不定有闲心学个绘画什么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9:07 , Processed in 0.3913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