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0|回复: 0

【乐投创富】新规加剧优胜劣汰 2017是P2P希望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4 16: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1月以来,全国非法集资案件集中爆发,许多人的人生因此改变。经过上海公安经侦部门查实,中晋系未兑付金额超过52亿元,涉及1.2万多名投资者。中晋出事后,投资者自发组建了“相信明天”微信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从中晋系爆雷至今,虽然已有很多人认为“维权无望”而退群,但时不时地还有人转发各类集资诈骗的帖子,希望能够凝聚更多受害人的力量来维权。
  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尤其是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和网信办四部委共同起草、堪称P2P网贷行业“宪法”的重要文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出台,无疑将对中国多年快速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明确提出了网贷行业准入标准。12禁的负面清单变成13禁,包括备案登记、银行存管、信息披露和借款上限等都做了硬性的规定。如何对大额业务进行合规调整;如何消化存量资金;如何找到合适且有意愿的银行存管合作方等都将是未来平台亟须解决的难题。
  P2P 2016:监管下的良性退出 平台合规率上升
  上海一家P2P平台CEO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监管未落实之前P2P跑路现象其实就一直存在,只是在2016年才广为人知。但同时2016年也是监管最严格的一年,大量的不良公司被清退,新增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多,对存量的优质公司形成了比较好的效应,整体而言对合规平台是积极的效果。虽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影响,比如用户、机构、VC仍然处于观望状态,但这并不是监管排查带来的,而是原来的作恶平台所带来的行业恶名,全行业应共同去维护和逐步净化。
  其实,问题平台跑路的只是少数,在2016年监管趋严的背景下,P2P网贷行业退出的平台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主要以停业为主。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统计,2016年良性退出(停业、转型)占停业及问题平台的比例为66.8%,表明良性退出占据主导。即使平台跑路、停业困难等造成投资人资金受损的情况发生,这部分投资人占行业全部投资人的比例及所涉投资金额并不大。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问题平台中涉及投资人数占总投资人数的比例为4.3%,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仅为3.1%。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指出,伪金融创新、伪互联网金融这些平台被排除出去之后,全国的互联网金融将会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据网贷之家及盈灿咨询数据统计,2016年截至11月末,P2P网贷行业成交量为18195.46亿元,是2015年同期累计成交量的2.14倍。虽然行业整体体量仍在增大,但自2016年4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连续下降,新增平台数11月更是跌至个位数,行业给予的新进空间有限。
  2016年截至11月末,停业及问题平台中,跑路有389家,提现困难有150家,经侦介入有5家,停业达1075家,转型有26家。2016年影响较大的问题平台事件主要是e速贷、国诚金融、京金联等。预计未来一年,良性退出(包括停业及转型)将是平台主要退出方式,早期野蛮发展导致的问题平台数量持续减少,良币将逐步驱逐劣币。
  2017会是希望年吗
  预计P2P网贷平台数量降至1800家,成交量约3万亿元。新规加剧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格局。
  据来自网贷之家及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P2P网贷行业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业总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达90%。从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P2P网贷行业离寡头垄断距离尚远,但行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加剧。
  预计2017年全年P2P网贷成交量约为3万亿元;贷款余额或达到1.3万亿元;运营平台数量取决于备案及合规情况,若仅按目前下降速度测算,截至2017年年底或将低于1800家;年末由于资金流动性趋紧,综合收益率会出现小幅的回升,预计2017年全年综合收益率在8.5%~9%区间;借款期限约8个月。
  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课题组成员梁长玉认为,如果说2016年是P2P的规范年,那么2017年就是P2P的希望年。经历了2016年的整治风暴,监管细则落地;整个行业通过创新转型基本实现了激浊扬清,有些平台实现了痛苦的合规转型,也有些平台顺利地实现了良性退出;继续经营的平台显然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梁长玉曾经表示,2016年对行业或许是痛苦的,但2017年一定是美好的,因为市场经过教育后变得理性,而经济新常态无论是财富端还是资产端对P2P的需求仍然是刚性的,更重要的是经过持续一年的整治,以及不规范平台陆续进入“雷区”,市场空间将得到极大的释放。可以预测,P2P的市场规模仍将在稳定增长的区间,而企业和平台将进入竞合,不同平台的分化将趋于明显,细分领域将出现巨头。


文章转载自--乐投创富《新规加剧优胜劣汰 2017是P2P希望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6 21:33 , Processed in 0.1407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