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4|回复: 4

辽宁王忠新:对“你办事,我放心”的重大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0 22: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变历史的巨大疑团  还原历史的金色钥匙

  对“你办事,我放心”的重大质疑

  1976年9月9日,人民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那么,谁来接任中共中央主席,这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第一号的大事。而华国锋之所以能登大位,与他将手持毛泽东手书的“你办事,我放心”这张字条,当成了“遗诏”,名正言顺的将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的最高权力,统统揽入手中,一身兼有党政军三大最高权力,这是中共历史上前所未有。然而,就是这张字条,本身就是巨大的阴谋!

  一、这张字条为华国锋“登基”提供了“正统性”

  1976年的10月,华国锋抓捕了“四人帮”,并顺利的一身兼有党中央的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这里有一张字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你办事,我放心”,这给华国锋的“登基”提供了权威性和正统性。

  1、华国锋将“你办事,我放心”神秘成临终嘱托。1976年的10月,华国锋突然拿出由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你办事,我放心”,这张绝对不会是伪造,但又没头没脑的一张纸条,华国锋既不交代毛泽东是在何时所写,也不说明毛泽东为何所写,还不说明有谁见证了毛泽东所写。刻意的、精心的、巧妙的,将这张毛泽东原本随意写下的字条,神秘成毛泽东的“临终嘱托”,神秘成毛泽东的“遗诏”,神秘成华国锋成为中共领袖的重要根据。并在报刊上铺天盖地宣传这一“最高指示”,让不明就里的人们足以相信:抓捕“四人帮”就是完成毛泽东的未竟之志,华国锋就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一身兼有党中央的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绝对具有权威性和正统性,华国锋的地位绝对毋庸置疑!

  2、吴德在天安门向世界宣读这张纸条。1976年10月24日,京城100万人云集在天安门广场开“双庆”大会,华国锋华在下午3点第一次以党中央主席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他逮捕“四人帮”两周后的威望达到顶点之时。

  可对华国锋来说,眼前的场面来得令他猝不及防。一时竟忘记“英明领袖”的风范,只像个跑江湖卖药的郎中,对广场上的群众颔首抱拳连连作揖。摄影记者杜修贤格外着急,只好跑到华的面前轻声道:“华主席,您挥挥手。”华听懂了他的意思,立即微笑着将手高高扬起,杜修贤抓拍了这个瞬间,这张照片日后也成英明领袖华国锋的典型形象,在全国流传。

  也就在这一天,吴德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布”:毛主席给华国锋同志亲笔写了“你办事,我放心”,“毛主席生前的决策是何等英明。毛主席的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领袖华国锋主席”。(此节摘自《寻找华国锋“英明领袖”称号“最权威的起源”》2016年11月8日人民网)

  3、中国画《你办事,我放心》添补了一个缺失。无论华国锋手持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你办事,我放心”,怎么真实,怎么权威,怎么毋庸置疑,可这里总缺一个环节,即,毛泽东给华国锋写那潦草的六个字时,既没有摄影记者在场,也没留下当时的照片,还没有人在场证明,那毛泽东是在什么场合,又如何交给华国锋的这张“遗诏”?

  也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恰好”就有了著名画家刘文西与秦天健、谌北新、黄乃源合作,于1977年1月,凭想象创作了油画《你办事,我放心》。油画的最大特色就是逼真,这幅油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客观上达到了照片记录的效果,也拟补了缺乏现场照片的缺憾。

  可油画的印制毕竟数量有限,传播的面毕竟太窄,就在此时,又“恰好”有著名国画家李延声凭想象,精心创作了一幅中国画《你办事,我放心》的国画,此画在1977年印了4千多万张。这是打倒“四人帮”后,在全国发行量数一数二的一幅画,在北京,几乎家家户户都贴着这幅画。

  这幅画上画着英明领袖华主席,还有毛主席的题字“你办事,我放心”,就作为最新的宣传画铺天盖地,悬挂在全国的大街小巷,悬挂在了各家各户。随后,各种有关“你办事,我放心”的画作、木刻等作品,就滚滚涌来!画家用画填补了照片的“空白”,让人们更加相信毛主席确实给华国锋留下“遗诏”了,华国锋“登基”的正统性确凿无疑。

  二、三个关键的当事人对这张字条提出重大质疑

  如此冠冕堂皇的“遗诏”,如此天衣无缝的编排,有关这张字条的故事应该是历史的定案了。可在岁月中渐渐浮现的历史史实,尤其,几个关键的历史见证人对这张字条提出了重大质疑,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张字条的真实性,也让人不得不怀疑与这张字条相关的那场军事政变的合法性!

  1、章含之著书否认那张纸条是“遗诏”。时隔25年之后,2002年6月,中国著名外交家、原外交部长乔冠华的续弦章含之,在《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率先否认那张纸条是“遗诏”。

  书中明确指出:1976年4月30日,毛主席会见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华国锋陪见。当天,冠华回家,告诉我说……“见完外宾,华国锋总理来到福建厅时,很高兴地给冠华看那三张主席亲笔写的条子:‘照过去方针办’、‘慢慢来,不要招(着)急’以及‘你办事,我放心’。也许是命运注定的劫数,冠华偏偏问华国锋这“你办事,我放心”是讲什么事。当时华说他汇报了四川、贵州的‘批邓’运动搞得不深入,‘造反派’热衷打内战,拟将两派叫到北京,要他们集中‘批邓’。华说,主席累了,就写了这个条,叫我去办了。”

  请读者看清楚,这张字条是毛泽东1976年4月30日所写,绝非是毛泽东临终之前所书,自然就绝非是“临终嘱托”,那只是毛泽东因口齿不清,在就某项具体工作做指示时,为清楚表达一个意思的一个笔谈。

  2、张玉凤也否认那张纸条是“临终嘱咐”。在华国锋准备公布毛泽东的字条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作为华国锋坚决的支持者,当时曾为这张字条专门找过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汪东兴是张玉风的顶头上司,抓捕“四人帮”后更绝对是张玉凤的直接领导),要她证明字条的真实性。并严肃和带威胁性地说:这是政治大问题,是一次政治立场的考验(在1976年,毛泽东的谈话记录者主要是张玉凤、汪东兴和毛远新三人,而其中最重要的记录者就是作为毛泽东机要秘书的张玉凤)。但张玉凤当时就说:“对这张字条,我没听到,我也没有记忆。”

  不过,张玉凤回忆,自1976年初起,由于毛泽东病重,常常在和人谈话时写下一些纸条作为表达重点之意,而当时也有人专爱收集这类纸条。由于毛泽东与华国锋的那次谈话,张玉凤并不在场。从字条上的字迹来看,那确实是毛泽东手迹。但“毛主席的健康情况已很不好,说话已很不清楚,有时需要写下来。在此之前,这种情况已存在一些时候。”

  从张玉凤的所言,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点:她没有出面证明这张字条是毛泽东的“临终嘱托”;她只证明即使有这张字条,那也不过是毛泽东“常常在和人谈话时写下一些纸条作为表达重点之意”的一般笔谈。

  3、江青咆哮公堂说那张纸条是断章取义。江青在受到审判时,也曾谈到毛泽东的这一字条,还一鸣惊人。那是1980年12月3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第一法庭开庭审判江青时,这次审判主要是关于江青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问题。江青在回答问题时,离开主题,居然说起那张字条的事:“主席那天晚上给华国锋写的‘你办事,我放心’,这不是全部,后面至少还有6个字‘有问题,找江青。’”

  照江青所说,毛泽东的字条上写着的是12个字,即“你办事,我放心。有问题,找江青。”这无疑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这张纸条作为“临终嘱咐”的一个否定。至于江青“咆哮公堂”到底有没有说谎,中共的权威刊物和权威人士,从来都没做出否定。在这样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上,华国锋作为绝对胜利者的一方,作为绝对是主宰者的一方,作为牢牢掌握历史天平的一方,竟然不说有,也不说没有,这种不表明态度的不置可否,就令人十分生疑。

  就是到了今天,中共的党史档案为什么不就此解密,为什么不以正视听?从古至今,在中国最有骨气的文人中,史学家就当仁不让!可历史走到了今天,中国的史学家还能当仁不让?中共自己就养了什么党史、地方志等成系统的,专门从事史志研究记载的机构,这里无疑不乏有学识品格的史志专家,可这些专家为什么不就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客观的研究?为什么对虚无歪曲历史的现象一直沉默无语?

  归纳起来看,章含之:这纸条是真的,但当时的意思是就做一件具体工作是而言;张玉凤:即使有这张纸条,也是一般谈话间的辅助笔谈,绝非“临终嘱咐”。江青:这张纸条是真的,但是割掉了后面的话,是断章取义,是另有图谋。

  三、对这张字条三点引申的质疑

  从这三个关键的历史人物,以公开出书,咆哮公堂,公开回忆的方式,公然对“你办事,我放心”的纸条质疑,以及相互的印证,尤其,官方又没有任何辟谣的言论,是否可以基本认定这些质疑成立。如果是这样,这不由让人又引申一些新的质疑。

  引申之一:华国锋藏纸条别有用心。华国锋将毛主席一般性的“笔谈”藏起来,先主动和外交部长乔冠华透露一下,随后,冠华回到家对章含之说:“有件事很奇怪,华总理下午明明给我看三张条子,到了政治局会上,他只让大家传阅了两张。那张‘你办事,我放心’没有拿出来。”章含之随口说:“你不是说过这类没有上下文的条子日后很容易作任何解释吗?”冠华说“国锋同志为人忠厚,我猜他是出于谦虚,不拿出来。此事我们也就淡忘了。”

  乔冠华和章含之可以忘了,可华国锋绝对没忘,绝对处心积虑,绝对老谋深算。假使当时华国锋将这个字条在政治局会议传达了,那这张字条不就“破功”了,它以后还能排上那么大的用场,还能当成“遗诏”来使用吗?就连章含之一眼都能看明白,还随口都点破了,“没有上下文的条子,日后很容易作任何解释”,这三张条子:“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后来果然被华国锋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成为“临终嘱咐”,成了被指定为接班人的“遗诏”。

  从华国锋秘而不宣的将这张字条藏起来,到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又恰到好处的拿出来宣读,应该说,这个貌似忠厚的华国锋,内心所藏的心机绝对的深,后来的下手绝对的狠。相形之下,连叱咤风云的叶剑英都感佩不已:“把江青抓起来,我都没有想到。如果周总理在,周不会这么做。就是邓小平也不一定这么做,不像我们老家伙思想顾虑多(见1976年10月31日,叶剑英将熊向晖找到西山畅谈)。”

  或许,就因自古以来大奸似忠不绝,才成就了白居易的“试玉需烧十日满,辩才许待十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能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当然了,对于“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华国锋,那则属另当别论了。

  引申之二、将纸条当成“遗诏”是巨大阴谋!明明是毛主席就华国锋汇报的关于四川、贵州的“批邓”运动搞得不深入,拟将两派叫到北京,要他们集中“批邓”这件具体工作,毛主席做指示的口语一时怕华国锋听不清楚,亲自用笔写下类似笔谈的三句话,也是三张纸条。可见毛主席写这三张纸条的目的,那是十分清楚的。据张玉凤回忆,类似这样的话,毛泽东对周总理和邓小平都讲过,如,邓小平推荐赵紫阳、万里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长时,主席也说:“很好。你办事,我放心。”

  “你办事,我放心”,这本是毛主席对某项具体工作表示赞同的一种习惯性用语,后来华国锋为了达到个人登上权力顶峰的需要,竟将其作为毛主席的“临终嘱咐”,传达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这种将真纸条,可以改变和造假成另一种目的,这本事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或者说,这是一个巨大阴谋的一个部分。而从汪东兴以“这是政治大问题,是一次政治立场的考验”,要挟张玉凤去伪证这张字条的真实性,说明这张纸条在一个巨大阴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引申之三、有没有断章取义其关系重大。“你办事,我放心”,这张纸条在什么具体情境下写出来的,这很重要;这张纸条要表达的具体含义,也很重要;而这张纸条是否完整,有没有断章取义,同样重要?如果纸条真的是12个字,后半句真的是“有问题,找江青”,那这问题就大了。不仅打破了“遗诏”的谎言,也说明毛泽东对江青的十分信赖,根本就没有要打倒她;还说明华国锋精心制造的所有要抓捕“四人帮”的口实,包括说是落实毛主席的遗愿,那都是一派谎言;更说明打倒、抓捕、审判“四人帮”,这都是非法的。

  编后语: 2011年2月19日《人民日报》5版发表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的长篇文章,高调“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如此高调地评价的华国锋,这又令人生疑了,如此光辉灿烂的华国锋,胡耀邦如何要打破他的“两个凡是”?邓小平又怎么就将他赶下台了?既然“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那邓小平将他赶下台,这不是罪莫大焉?可不管将来对邓小平的功过怎么划分,但将华国锋赶下台,绝对是他的一大历史功绩!

  总之,历史走到今天,该到还原那段历史真实的时候了,而还原这张毛泽东手书的“你办事,我放心”,或许,才是还原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之一把钥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17: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也是被人作为过渡人物来用,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他是最合适的枪,被人当枪使,作为过渡。当某人已经掌控一切之后,他便使命完成,良弓藏,走狗烹,就三年时间。以他作为“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借助他,矮凳才能搬动“四人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1 2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奸似忠!兔既死,走狗烹!活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0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焱伦 发表于 2016-11-11 23:21
大奸似忠!兔既死,走狗烹!活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5 22:16 , Processed in 0.1875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