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7|回复: 0

百忍成金:电商鹬蚌相争,制造商渔翁得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7 12: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商鹬蚌相争,制造商渔翁得利
——谈谈中国股市未来最值得投资的方向      

  一般来说,在商品社会中,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掉,一般要经过三个主体: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并且和我国的省、市、县、乡、村的行政机构类似,制造商在生产出来产品之后,往往采用代理制,有省级市级县级等多级代理,一般来说3级是很普遍的,再加上最后的商店等销售终端,一般商品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4、5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代理商都要赚点钱,层层加码之后,一件产品价格翻番是常有的事情。

  这种扭曲的供销体系,让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受到损害,并且处于弱势。一些大的代理商是很有话语权的,表现的非常强势,一些商品如果不经过他们,在市场上根本就卖不动。

  苏宁的张近东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在全国建立电器专卖连锁店,从制造商手中直接拿货,然后直接卖给消费者,这在当时的环境中其实就是一种“蓝海战略”。因为苏宁拿货便宜,所以一般从代理商手中进货的普通商铺,和苏宁比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因此苏宁才非常有竞争力,并得以快速的扩张。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年房地产的大幅涨价,而商业地产一般都处于黄金地段,租金自然是非常的昂贵。现在各大百货商场,其实都是干的房屋租赁的活,将摊位商铺租给销售商,销售商不得不受商场高昂的租金的剥削,把很高的一部分利润交给商场,当然要在消费者身上找回来。因为中间的利润和费用过高,最终受害的,其实是两头的制造商和消费者。

  就是因为中间环节的费用和利润太高,才促成了电商的崛起。电商因为没有房屋租金等多余的费用,因此商品的中间费用大幅降低。并且作为一种平台,可以让制造商和消费者直接面对,出厂价就是零售价,排除了中间环节,制造商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消费者得到了更便宜的价格——顺便也拉了一把物流公司。

  以格力、美的等制造商为例,在早期,消费者拿到手中的价格,和出厂价已经增加了非常多。在苏宁国美的时代,因为就这两家,所以这两家渠道都有很强的话语权,对制造商是狠狠的剥削,把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因为它们两家销售量非常大,所以家电商没办法,只好接受剥削。然而电商的崛起,则可以让消费者以出厂价买到电器。以格力的一台空调为例,原价1500元,原来经过各级代理之后,到消费者手中,可能是2500元。后来卖给苏宁,到消费者手中是2000元。但是在电商时代,消费者直接从格力手中购买,1800元成交,那么格力和消费者是皆大欢喜。

  当然别的销售商不可能全部停掉,毕竟渠道越多越好,但是在销售商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制造商无疑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更强势。

  1.各大电商

  苏宁、国美的实体店,和各大电商,作为渠道,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电商时代,和以前商铺林立不一样,主要是几大巨头之间展开竞争。这一行业的几个人,都是非常非常聪明的,阿里巴巴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苏宁的张近东、国美的黄光裕、国外的亚马逊……这些人智商、情商、财商、智谋、战略、战术、人脉都非常厉害,至少比我百忍强一百倍还是有的,作为一个平庸的投资者我弄不明白大神们的想法,让我猜哪一个最终会胜出,我还是歇菜吧。作为资质平庸的普通人,见到神一般的存在我一般喜欢绕着走,这几个只有苏宁在A股上市,阿里巴巴可能也在筹划上市,不过我决定还是绕着走。

  我前面写过几篇苏宁的分析,表示不大看好苏宁。正如前面所说,在电器销售有多级代理的年代里,苏宁属于蓝海战略。而现在,京东干脆就是不要钱,干的是给电器商收钱、打款的活,完全是红海厮杀,苏宁是被动应战。苏宁易购属于红海,而苏宁电器则更是拖累,一个持续烧钱的行业,竞争有多么激烈,可想而知。苏宁现在还是非常便宜,但是我还是回避它。

  2.商业百货、连锁

  A股中有很多商业百货的上市公司,例如徐家汇、王府井、大商股份、新华百货……非常多。如果你到一家公司的商场去逛逛,你估计这家公司的房地产价值,已经超过上市公司的市值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了。不过正如我前面所说,它们很多其实也就是商业地产,干的是收房租的活。这些商场,大部分要面对电商的强烈的冲击。虽然很多估值都很便宜,但是之所以便宜,是有道理的,还是不可以买入的。

  当然实体销售是不可代替的,一些大型超市,大型吃喝玩乐放松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比较有竞争力。例如大润发等等,不过大部分商业百货都不值得关注。

  3.物流公司

  物流无疑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一行业谁都能干,进入的门槛很低,没有什么差异化,如果靠管理之类的东西,是无法实现差异化的。这一行业不好琢磨,不投资,放弃。

  4.制造商

  去年的电商大战,各大媒体疯狂报道,想不关注都不行。不过我不喜欢太激烈的竞争,一般而言看到太激烈的竞争,我的思维喜欢沿着产业链往上走或者往下走。电商的崛起和大战,我认为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这些天研究衣服和白酒,是看电商的茅台的销售,服装品牌的销售、以及电器的销售,让我意识到,在电商时代,制造商才是最大的赢家。

  一家制造商,只要产品质量好,品牌培育的好,就可以专心生产,在电商时代销售是无需担心的。近几年来,美的、格力、海尔等业绩大幅增长,我相信和电商的崛起不无关系。茅台的网络销售,被很多人,包括茅黑和茅粉们,都错误的理解成利空,其实长远看来,可以解决渠道和假货的问题,是天大的利好,实质性的利好,市场迟早会明白这一点。

  电商时代,中国将走进制造商时代、走入品牌时代。一些拥有非常优秀的品牌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为消费者带来价值,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制造商、生产商、品牌商,其实我指的是拥有优秀品牌的,直接面向消费大众的品牌拥有商。耐克、阿迪,早就把生产交给别人了,所以称为品牌商或许比较严谨。尤其要说明的,是指的针对大众消费者的制造商,而非三一重工等这种设备制造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从我国从商品短缺,到商品供给过剩之后,大约有20年了吧。这20年,最赚钱的是代理商,而未来,代理商的日子将会相对比较难过,制造商正式崛起。

  那么有哪些公司,会受益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呢?如果你知道或者怀疑,请告诉我,一起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00:43 , Processed in 0.3750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