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2|回复: 1

杨建文:陕西猝死副市长的剩余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8 1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官场,存在着“以死为大”的潜规则——

  在纪委准备对贪官动手的时候,如果贪官选择自行了断,比如跳楼死了,那么纪委对于贪官的追究行为自动终止,这就是为什么在反腐败风声最紧的时候,出现大量官员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所在。

  再比如,一名官员,如果在工作期间猝死,那么无论这名官员官声、政绩如何,基本上他都会被当作一名好官来宣传——读者如您,当然知道官员并非一无是处,总是能找到他身上所谓的“事迹”。

  对于后一种情形,本质上是对猝死官员剩余价值的再利用。这种再利用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近就有一起—— 

  5月28日,安康副市长李建民在出差途中突发疾病去世,引发社会关注。很多人关心他的身后事,在他的老家志丹县意外发现了这座“豪宅”:院子里有四个窑洞,他和哥哥一人两个。贴瓷片的房子六间是两年前移民搬迁时盖的,国家补贴一半,自己掏一半。

  首先对副市长剩余价值进行再利用的是一干商人、宣传口人士和“道德模范”:

  辉煌地产老总焦晓锋,彬县电视台原国家一级播音员史爱群等人看到房子后放声大哭。

  焦晓峰大哭着说:“人说李书记不贪是因为不差钱。这算个啥吗!这叫有钱?”

  全国道德模范卢效平说:“咱成天扶贫呢,看看书记这家当,跟书记共事多少年了,不知道书记住这样的房子,不知道书记家还未脱贫。”

  房地产老总为猝死的副市长大哭,总是令人感到诧异,至少说明这名老总和这位猝死的副市长关系应该不差,否则房地产老总怎么会跑到副市长老家去看“豪宅”?可以说,房地产老总的“大哭”更加接近于某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演,甚至可以说,这种表演既是做给志丹县乃至安康市的官场看的,也是做给安康市的房地产商看的,前者是对官场的变相效忠,后者则是用另一种曲折的方式显摆了自己和官场的关系和渊源,一举两得。

  而彬县电视台播音员的“放声大哭”,则是出于宣传口人士的职业本能,这位大概念惯了“典型”和“先进”稿件的喉舌,或许敏锐地察觉到了新的新闻点。一个新的“典型”的诞生,对喉舌来说绝对是好事。因此,电视台的播音员的“大哭”,大致是基于职业本能,也在无意识当中刷新了自身在“典型”事件和任务塑造过程中的存在感和权威地位。

  那么,全国道德模范声情并茂,极为动情和到位的陈述,则显示了其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道德直觉。这位全国道德模范有没有做过新闻工作者不得而知,但他对另一位道德模范即将诞生的敏锐直觉,以及对新闻点极为精准的把握和概括,比职业记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对这位全国道德模范而言,这显然也是一场道德秀,有着良好的既视感。

  上述片段引用至新闻稿《我们见到了李建民的“豪宅”》,从内容来看,罗列的全是猝死副市长的先进事迹,说明当地媒体和官场开始了树立“典型”的运作。只是,这种运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败笔——房地产老总、播音员和全国道德模范这种搭配极为别扭,并不协调,而他们围着副市长几乎不住的荒废老宅的拙劣表演,在网络年代很容易沦为一个笑柄,本博主认为,首先发笑的一定是安康的官场人士,以及对副市长知根知底的安康、志丹县本地人。

  本博主并不想秉持怀疑主义者的观点,对官场人士一概加以否定;本博主认为,官场中出现少数清廉官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是,在公务员、尤其是官员的工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试图把一名官员塑造成一个“扶贫”对象,这是十分愚蠢乃至弱智的行为,它可能能蒙住若干智商低下的人士,却难以令大多数人信服,特别是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始终难以推行的今天。

  ——如果猝死副市长的财产(尤其是房产)、配偶、子女等情况尚未公开,就贸然对其进行剩余价值的再利用,那么,这种官场“典型”的包装事件,实际上就是一起官场有预谋的诈骗事件,诈骗的对象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8 15:3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能说明某些地方官僚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思维框架了。不知道在互联网自媒体普及的今天将可能颠覆以往宣传口的优势;无论你如何包装也逃不过群众的雪亮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4 06:33 , Processed in 0.1722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