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8|回复: 0

皮海洲:基金发行应提倡“优生优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1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近日发布实施《关于深化基金审核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措施,全面改革基金产品审核制度。据基金监管部负责人表示,深化基金审核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转变审核观念,取消基金产品通道制;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期限;实施网上审批,强化市场主体责任。

  取消基金产品通道制,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期限,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无论机构准入还是产品创新,都将尽量降低门槛、弱化审批。这些措施的出台,无疑极大地方便了新基金产品的面世与发行。

  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证监会采取上述系列措施来方便新基金产品的面世,显然是有必要的。但从投资者特别是基民的角度来说,证监会取消基金产品通道制、简化审核程序等做法,难免让人进一步担心,在这种市场机制下,只会让基金发行生产出更多的劣币,让基金在低水平下进一步繁殖。

  这种担心显然并非多余。因为虽然之前有基金产品的通道限制,有相对严格一些的审核程序等,但因此面世的基金产品仍然多是一些平庸的产品,尤其是一些股票型基金,千篇一律都是靠天吃饭。而基金公司则是不管投资盈亏,旱涝保收,坐收丰厚的基金管理费。投资基金名义上是为客户理财,实际上却是在蒸发客户的财富。很多投资基金的理财水平令人难以恭维。正是基于投资基金理财水平的现状,进一步放开新基金发行的结果,只能是使投资基金的理财水平进一步降低。

  因此,从保护基民的利益出发,也是为了投资基金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基金发行有必要提倡“优生优育”。虽然同样可以取消基金产品通道制,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期限,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但基金产品发行的门槛却不能降低,甚至还要进一步提高。因为目前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动力并非真的是替客户理财,而是为了更多收取基金管理费,至于客户的利益基本上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因此,这种基金发行越多,基民利益受到的损害就越多。让这样的基金大量发行,这不仅不是对基民负责的态度,也是对基金业自身发展的不负责。

  那么,该如何提高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门槛呢?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优生优育”的原则。

  一是“优生”。优先批准那些投资能力较强、业绩较好的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产品,而对于业绩亏损的公司,则暂停发行新基金产品。业绩落后于大盘整体涨幅的基金公司,其新基金产品的审批应予以限制。当然,考虑到基金公司理财的侧重点不同,对于股票投资能力强的公司,可优先批准其股票型新基金的发行;而债券投资能力较强的公司,则只批准其发行债券类基金。

  二是“优育”。凡是新发行的基金产品都要有专门的基金经理来打理。因此,对于基金公司中存在基金经理“一拖二”、“一拖多”现象的,要控制甚至禁止其发行新的基金产品。比如,存在基金经理“一拖三”甚至更多的基金公司,要严禁其发行新基金。

  当然,为了配合基金发行“优生优育”措施的实行,有必要早日改革基金管理费的提取方法,将基金管理费的提取从目前的旱涝保收,改为按投资基金的效益来提取,减少基金公司为了更多提取管理费而一味追求基金规模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12:33 , Processed in 0.0937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