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2|回复: 0

程骞:公众对“王娜娜”案处理结果为何不买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联合调查组19日公布调查结果,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属实,9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假“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已被河南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假“王娜娜”被河南省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

  这是一则典型的 “冒名上大学”案件,最终的结果实在是两败俱伤,真假“王娜娜”谁也不是赢家。而主演、参演这类悲剧的,往往少不了个别公务人员的“帮忙”。据调查组介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学院等单位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未履职尽责,甚至严重失职,根据相关规定,对9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党纪政纪处理。

  但这样的处理结果,媒体和网友迅速就表达了不满。包括受害人自己也说,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不清楚,比如9个违纪者到底分别担任了什么角色,冒名顶替是如何一环扣一环地步步走向成功的?不仅是当事人有权知道这些内情,一般公众也有权利知道类似舆情极高的事件内幕。

  但很可惜,调查组发布的消息语焉不详,遮遮掩掩,信息模糊,很多内情并未公开,这的确很意外,让人感觉十分遗憾。此案背后及信息的发布,至少存在以下疑惑之处。

  一、冒名顶替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谁是源头,谁在帮忙,谁是获益者,谁在睁一眼闭一只眼?诸如此类疑问可无限追问下去。处理的9人到底分别犯的什么具体错误,也不甚清楚。另外,还有没有漏网的,调查组是否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潜规则?

  二、该案件中是否存在渎职、滥用职权、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知情不报等行为?倘若存在或部分存在,那就不是党纪政纪的问题,而是具备了涉嫌违法犯罪的性质。倘如此,就跟当下的处理意见在问题性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上述的疑问均来自消息发布的不具体、不透明。官方如此发布信息违背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原则,不符合开放、廉政政府有关建设要求。政务公开是国家要求并推行多年的政策,但至今在有些地方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民众特别关注又有知情权的事件,如果回应不及时、不具体、不透明的话,人们产生疑问、联想甚至怀疑其中藏有“猫腻”,自是在所难免。

  鉴于上述三点,公众对目前处理9人的意见不买账,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大家很自然且是容易被理解的反应。看来,周口市有关组织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并需要再次出面说明更为具体详细的事件真相及其细节。(程骞)

  2016-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4:07 , Processed in 0.2032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