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4|回复: 0

张捷:中国增长强劲但再分配堪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0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人因此唱衰中国的崛起,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的数据是6.9%,本人分析各种数据以后,认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强劲的,但中国经济在社会财富和全球财富的分配层面,确实是有很大的压力的,我们要多方位的看待中国的经济数据。

  中国公开的经济增长数据是接近7%,但很多人是以中国的发电量和货运量来说话的,意思是中国的增长数据是有所水分,而今天网络上又流行了一篇FT中文网的文章说中国历年的实际增长率远远低于所公布的数据,大幅度的唱衰中国。对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前景是乐观的,但对担忧的问题也应当高度重视。我们就先从这些不尽人意的数据说起,让大家认识一下数据背后所需要的解读。

  很多人看到2015年,1-5月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3.1%;1-9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下降11.4%;1-10月进出口双跌,尤其是进口竟然同比下跌15.7%。因此指责说三季度经济增长6.9%,谁信啊?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中国对碳排放强度的承诺。2015年6月30日晚上,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法国期间,中国正式宣布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其中核心内容是中国在2020年后直到2030年的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在包括了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的碳排放不晚于2030达到峰值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目标达到20%的既有承诺基础上,中国在今天提交的“自主贡献文件”中的后2020气候目标中加入了新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ii]、森林蓄积量目标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2030年下降60-65%。这个目标按照指数递减的计算,就是年均能源消耗量与GDP的差值要有3.9%,要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水平。中国的发电基本以火电为主,核电现在才不到2%,大发展也是只有5%,水电只有20%多,70%以上的是燃煤的火电。要降低碳排放强度,也就是说中国的发电量就是要与GDP的增长形成剪刀差,这样才能够完成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指标。这里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发电量与GDP增长的差距,正是中国政府降低碳排放工作成效的体现。

  对货运量很多人也有所担忧。发改委网站获悉,10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1.57亿吨,同比下降19.7%。1~10月累计发运煤炭16.6亿吨,下降13.2%。主要煤运通道中,大秦线1~10月完成煤炭运量3.3亿吨,同比下降10.5%。但国际煤价下跌,直接进口海外煤到南方港口比内地采购长途运输更合算;油价下跌而铁路运价未降低,汽车运输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些都会降低煤炭的铁路发运量。更进一步的是发电量增长的下降,也会减少煤炭的消费和运输,所有这些都要分析背后的因素。

  货运量与全国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也是有关的。大量的加工企业内迁到原材料产区,极大的降低了初级产品的货运量,成品的货运数量与初级产品货运量是有数量级差别的。还有就是很多工厂迁移到消费旺盛的地区布局,货运量也可以降低。更进一步的是产业的升级,初级产品减少,货运量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的。富士康将在甘肃建西北电子产品加工基地  (分享自 @新浪财经,2015年11月20日)内地的需求内地生产,产生品运出而不是原材料运出,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层面,其结果必然是中国的货运量下降,但货运量的下降却被一些人说成了中国GDP造假的证据,这是要多方位考量的。

  中国的GDP降低,我们要认识到的就是价格因素的变化对GDP的影响也是很大的,GDP只不过是一个相对数量的统计,我们一定要知道价格变化对于其统计带来的误差因素。现在大宗商品的不断降价,对GDP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可以拿一些主要的参数进行运算。比如:中国产40亿吨煤,煤价跌了几百块少了上万亿GDP,中国产几亿吨铁矿石,铁矿石跌价1000块少了大几千亿GDP,中国产2亿吨石油,油价跌3000块少了5、6千亿GDP,这几项加起来是2万亿GDP,让我们统计中的经济增长速度少了3%。价格因素也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虽然我们说扣除了通货膨胀等因素,但这些价格的变化是难以全部扣除的。如果我们按照PPI下降5%以上计算都是不足的,因为GDP的统计是收入法,背后价格下降这样多企业的收入下降会更大的。

  中国的增长还不错,但真实的压力是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就是来自分配!是财富的再分配问题。各种物价的便宜,是让很多人的货币更值钱的,而中国的劳动者的收入,尤其是农民工的收入在持续的增长,保姆等低端收入者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而让他们提高收入的,不是更多的新创造,而是企业更大的压力。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本世纪的头十多年,工资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是在十八大以后低端劳动力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我当年就发表过文章要受控着陆让人力收入提高上来,现在中国确实是在提高基层收入,这有利于改善社会的基尼指数。我们可以想一下那些矿老板和开发商,矿产和住房的降价,他们收入降低了多少?而房子和矿业的实际产量下降多少?这个是不对等的,而且同时他们的员工工资是在快速增长,他们的好日子没有了。这些分配因素其实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是有正面意义的,为何本人还说中国的分配堪忧呢?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下降了2.2%;进口9.37万亿元,下降14.4%。本人认为中国的进出口表现其实一直都非常好,虽然总值下降,但却持续保持了大幅度的贸易顺差,尤其在人民币正走向世界、中国股市出现波动的时候,这是对人民币和国家信用的坚定支持。另外,进出口数据下降还要考虑到价格和货币因素。我们进口的产品数量其实并没有减少,比如石油、铁矿石等,只不过这些产品的价格降低了,拉低了进口数据。其次,跟美元之外的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指数是升值的,中国的实际增长是非常可观的。现在有很多人在炒印度的增长,但是如果把印度的卢比贬值算一算,以美元来看就不值得一提了。中国现在外汇储备下降,但这未必是坏事,因为中国人民币出海,人民币结算量增加则不需要那么多外汇,更重要的是中国所需要购买海外的必需品价格都大幅度下降,石油、铁矿石等均下降,我们购买原来那么多的资源所需要的外汇也腰斩了,拿那么多外汇储备,是便宜印钞国家,我们多花一些,让他们通胀去吧!这次人民币的贬值的原因之一是钉住美元变成钉住一篮子,篮子里面只有美元高涨,从跟随最高到跟随平均,肯定要贬值。能够钉住欧元日元,应当是他们支持中国加入SDR的条件。中国加入SDR的投票,美国是拖延,美国没有让出份额,而欧日的份额少了,就是一个证据。

  美国让大宗商品暴跌,资源国只有让货币汇率大幅度贬值,就如卢布一样,从本国货币来看,各种产品的价格没有降低,但国际相对GDP排名已经极为难堪。中国现在已经非常优秀了,由于人民币的坚挺和他国货币的贬值,以美元为标准的GDP中国已经是日本、德国和俄罗斯的总和了。

  中国真正堪忧的是外流资本的压力,11月贸易顺差541.03亿美元,而我们的外汇储备则意外下降872亿美元,这意味着是1400亿的资本流出了,中国2015年已经多个月外汇储备在大幅度顺差下下降,就算是10月有所增加,也远不及顺差数额,外资在中国获利大幅度撤退,给中国经济的压力是巨大的。当初外资投入一美元,但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房地产的暴涨,这几年以后到现在可能就是十美元,但当初流入只给了央行1美元,现在要拿走10美元,央行的外汇储备怎么够?

  而我们进一步的看看数据,可以发现我们的外汇储备减少、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的净头寸和外贸顺差是对不上的,我们看到的是2015年12月外储大降1079亿美元,创史上最大降幅。相对2014年12月末的38430.18亿美元,2015年全年外汇储备减少了5126.56亿美元。2015年中国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约为5700亿美元。我们再看外汇管理局网站发布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当中的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的一年中,净头寸从17962亿美元到15399亿美元,变化只有2563亿元,之间有8000亿美元以上的差别去哪里了?这背后就是我们投资日债、欧债、海外矿产等带来的损失!这损失也是分配问题,没有体现在GDP的增减上的,但这确实是要给我买社会巨大压力的。

  中国是外汇占款发行货币的国家,外汇储备的缩水就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的缩水,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对应的负债——储备货币的贬值!我们的货币贬值也是一种国际再分配,如果我们货币贬值下本币的修正GDP增长不增加上去的话,我们的增长就有打问号了!我们经济增长6.9%,而如果以国际汇率美元来看,人民币的贬值下就很难看了!及时是以相对指数的贬值来看,大约贬值4.3%,这个比值算上去我们的增长就只有2.6%了,而美国虽然增长1%,但美元升值后的相对增长率是巨大的!有人说这个汇率要计算三年的平均汇率,但这三年可不是都往前追溯的,是前一年现在后一年这样的三年,如果看我们的贬值趋势,则几年后回来看的三年平均也一定不好看。所以遏制人民币的贬值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以前人民币贬值的时代,人民币计算的GDP增长是两位数的。所以汇率的升贬,背后的国际财富分配,我们也是压力巨大和堪忧的。

  还有国际大宗商品的低价,国内的矿产企业就要完蛋了,尤其是负债巨大的企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低于国内的成本,但如果国内不生产或不能生产,可能价格立即就要暴涨回来,这里的石油就非常典型,当前的油价就是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的开采成本,但这低油价是欧佩克不减产导致的,如果中国大幅度减产,就等于帮助欧佩克达到减产的目的,而你不补贴这些生产企业,他们减产是必然的,这里的政策是需要系统考量的。

  我说中国的分配堪忧,更在实业与银行的收益不等,虽然银行业收入增长放缓,但依然是在实业不振,大面积亏损下银行取得巨额利润,这个不公平导致的问题是实业难以企稳,没有实业高利润的阶段,产业走向高端是不可能的。改变银行和实业的利益机制上的分配不平等,非常关键,但掌握货币权力的央妈不保护银行亲儿子吗?

  中国现在的压力,就是各种分配的压力,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企业的收入降低,老板不行了,企业支付不起那么高的利息了。以前央行利率6%,但CPI是6%,PPI是9%,实际利率是负利率,经济增长10%,企业很好过。现在PPI是负的5%了,我们的利率还是5%,实际利率10%了,而经济降速到6%,全部增长抵不上实际利率,都给利率还不够,等于这些放债货币拿走了全部增长成果还要再抽血,当然是社会受不了的,央行应当尽快将利率再度大幅度下降才对。

  所以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央行背后的银行业利益集团,带来的是中国货币政策给银行夹带私货,导致中国当前巨大的经济和社会的矛盾,我们应当改革货币政策决策机制,要与西方接轨,货币政策委员会不再是银行家的事情,而是要有对等的产经专家、国资委、央企等参与,金融是产业与银行的结合,而不仅仅是银行渔利产业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2:5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