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1|回复: 0

张忆安:里外不是人的计划生育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0 0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五中全会最大的热点恐怕就是全面开放二胎了。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很多人盼望已久,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政策一出,收获的赞扬声寥寥,反倒是骂声一片。

  有人说这个政策象征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彻底失败”;有人趁机大秀自己多么有“先见之明”;有人跳出来高调揽功,说这个政策调整是自己多年战斗的结果;还有的人甚至破口大骂,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亡国灭种”之政,说政府应该出来“谢罪”。

  国家卫计委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在此,笔者先要表明一个立场:我看国家卫计委被骂成猪头三,其实是偷着乐的。作为一个年过四十,想要二胎又面对一大堆实际困难的大叔,我其实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害者。在我看来,甭管计划生育这个国策是不是国家卫计委定的,反正他们是执行者,挨骂活该。

  我实际上并不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不错,地球资源有限,人口不能无限制上涨,否则等到地球承担不起、养不活那么多人的一天,还会爆发更大灾难。从这个角度讲,控制人口上涨是应该的。但凭嘛非得咱中国人控制啊?

  咱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了,别人呢?二十一世纪初,大概十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增长了一亿八千万;巴基斯坦人口数量从世界第六蹿到世界第四;菲律宾一年增加2.5%;埃及为嘛闹“茉莉花”?别扯啥“暴政”,归根儿还是太多了养不起;至于中东阿拉伯国家就更甭提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一群一群的生。

  咱不说哪个种族是“优秀”种族,哪个种族应该多生。但咱总不该把自己男的结扎、女的上环儿,给外国人腾地方省资源吧?于公于私,我对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问题在于,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右转是政府……呃,笔误,笔误,应该是到底咋回事咱要搞清楚。有几件事我得跟大家掰扯掰扯。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彻底失败”了吗?啥叫“彻底失败”?过去农村可以生二胎、单独家庭可以生二胎,现在普遍二胎,这不还是计划生育吗?口子是比过去宽了点儿,可这样就欢庆“全面胜利”太早了吧老几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啊。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毛主席当年是让大家敞开生,使劲儿生。改开之后才有的计划生育。要我说,70、80后说这话有情可原,岁数再大的说这话就是放屁。

  计划生育这个提法,当年就是毛主席最先提出来的。这是1957年初,毛泽东主席在一次国务会议上提出的,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说:“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提议设一个委员会,节育委员会”。

  后来确实放开过生育,有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说法。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还在世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提出“一对夫妻一对孩”等倡议,只不过当时没有强制执行。笔者的弟弟是改革开放出生的,按照我父母的记忆,当时已经政府已经明确倡议全社会不要生老三了。

  照这么算起来,除去中间十来年之外,新中国历任领导人都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在具体执行上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把锅扣在任何一位的身上都是不恰当的。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计划生育呢?

  这地方咱得先有个共识:领导人和计划生育部门也是中国人,他们制定政策是有原因的,绝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为了“阉割”中国人,灭亡中华民族。

  毛主席在1957年提出计划生育,那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咱穷,养不起。60年代放开生育,前提是50年代末中国搞工业化,为补产业工人的缺口,近三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直接体现出来的结果是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换句话说就是从国家层面看,人不够,最好多生一点。

  再次调整人口政策,还是因为穷。解放前战乱频繁,新生儿死亡率高达1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高达30%。新中国成立之后,生活水平多少提高了一点,新生儿死亡率和评价人口寿命就都提高了。建国头十年是中国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中间几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育率大幅度下滑,但时间也没多长,60年代提倡多生,又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第一个高峰的人口在70年代中后期开始生育,第二个高峰的人口到80年代也开始生孩子。1980年中国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世界平均数是382公斤,咱比平均数低了一截。要是当初不计划生育,敞开生。那好办了,不用等世界人口爆炸,咱自己就先爆炸了。现在埃及发生的事,早二三十年就会先在中国上演,而且放大多少倍。

  咱确实不能男的结扎女的上环儿给世界人民腾地方省资源,但咱也得悠着来吧?总不能明知道生下来养不起,还敞开生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理由是什么呢?是只凭计划制定者拍脑门儿吗?

  当然不是。咱大家应该都记得,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1981年开始执行的,当初最早是强制一胎,后来农村有条件的放开二胎,再后来进一步变成双独二胎、单独二胎,直到今年全面放开二胎。

  这个政策变化的过程是根据咱自己的经济、生产情况来的。先开始强制一胎,是因为多生确实养不起。农村放开二胎,那是因为当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人力劳作为主,男性劳动力不足确实影响农村生产。后来咱的经济情况慢慢变好了,人口恶性膨胀的问题也逐步得到控制了,政策自然就慢慢放开了。

  有人说,现在放开已经晚了,中国生育率早多少年已经低到危险的程度了。说是国家统计局修改统计数字,误导了国家政策。对吗?不全错,国家统计局修改生育率数字是真的。

  第五次人口普查生育率是1.22,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率是1.18,国家统计局后来把数字改成1.5到1.6。这是真实存在的。但这种修改的出发点就不是为了“误导国家政策”。实际上当初数字拿出来的时候,国家统计局自己就认为不够准确,因为各地都有超生瞒报现象。改也不是随便改的,而是以几年后小学入学人数等数字为基础反推出来的。

  咱们质疑最终数字的准确性完全没问题,但要是因为统计局根据实际情况对数字进行订正,就给人家扣个“误导国家政策”,甚至“企图灭亡中华文明”的大帽子,是不是有点文革遗风的嫌疑呢?

  是中山水寒之类的“专家”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改变吗?那就更扯他娘的蛋了。您相信成天指着卫计委鼻子骂街,卫计委上上下下恨不得逮住拿鞋底子抽,从来没参与过相关研讨、论证的“专家”,在国外发表几篇“控诉暴政”的文章就能改变中国政策吗?真要有那么简单,毒轮孕恐怕早就登堂入室了好么。

  为嘛有这种说法?我得扣个大帽子,这还得说中国不少部门的领导缺乏三个自信。无论经过多少调研,多少论证,到实际政策要公布的时候,总是害怕挨骂,喜欢先搞一点儿“舆论引导”,找几个人来胡乱汆几篇文章,给即将公布的政策做个“舆论造势”。结果,老百姓看到的就是舆论领域先出来忽悠,然后政策就发生改变。你想不让人说是“舆情倒逼改革”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柴静的《穹顶之下》。周五出视频,周日环保局就出来说话。反应速度已经违背政府部门办事的规律了,典型的舆论引导先行。只不过事儿整岔了,环保局不敢认账而已。

  前边说过,笔者自己其实对计划生育政策有意见。但无论有多大意见,都必须尊重现实。

  现实是什么?您瞅瞅前边列举的几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哪个不是穷得叮当烂响?菲律宾人口增长是2.5%,GDP增长只有2%,眼瞅着越来越穷。埃及人口奔一亿去,穆巴拉克都玩儿完了好吗?新上台的军政府照样解决不了面包问题好吗?阿拉伯人一生一群,您怎么不说阿拉伯还一炸死一片呢?

  反观发达国家,有哪个是人口高速增长的?德国、日本都面临人口负增长压力,美国倒是没这个压力,但美国的人口有多少是移民?减去移民,美国自己的出生率其实也不高。

  说起经济发展来,咱总说人口红利。可人口红利是怎么来的?是人多就行吗?

  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到生育年龄赶上计划生育,结果是兄弟姐妹好几个一起供养一对老人,每个家庭只需要抚养一个孩子。生孩子的时间错开一点儿,父母完全可以帮忙照顾。学术上这叫社会供养率低。是低社会供养率释放了人口红利,让更多青壮年可以后顾无忧的投入生产。

  如果咱不实行计划生育,还是敞开生,结果如何?一家三四个甚至五六个孩子,女性就得少工作好几年,夫妻俩总得有一个放弃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那么社会总劳动人口要减少多少?多生那么多人,光是吃就得多吃掉多少GDP?

  确实,随着当年生育高峰出生的人慢慢变老,社会走向老龄化。这些人的孩子,一对夫妻要供养四个老人,社会供养率迅速提高,人口红利基本释放完了。可一来经济发展不能只靠人口红利,二来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也调整了么?

  有些社会问题也不能一股脑扣给计划生育政策。好比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在自然条件下,男女生育率差不多是1.05比1,这个数字是普遍适用的,世界各个国家、种族都这样,有细微差距,但不大。所以无论一胎也好,二胎也罢,甚至放开随便生,如果不加人为影响,男女比例应该都差不多。

  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是重男轻女,选择性生育造成的。您以为放开生育就不失调了吗?也许有部分人会满足于有一个男孩就行了,但这部分人里有不少本身就不至于不接受女孩。最重男轻女,宁可打掉几个月大的女性胎儿那帮人,难道不会恨不得多生几个男孩?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随着人的预期寿命延长而出现的,即便没有计划生育也照来不误。固然,因为人口结构的问题,咱们的老龄化问题可能出现得比较快、比较猛烈。这点上可以说是计划生育政策有失误的地方,但不能把整个锅都扣给计划生育,不能认为没有计划生育政策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埃及目前确实没有人口老龄化问题,因为他们新增人口多得吓人。但他们要面对的是大批青年人没有工作岗位。眼下就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接下来这帮人要是接着生,那以后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是不生,那好了,等这批年轻人老了,难道埃及不会出现更可怕的老龄化问题?

  归根结底一句话,计划生育政策确实有太多不得已。咱再不喜欢这个政策,换咱们坐在决策者的位置上,最多细节上调整,大体方向是不可能有改变的。

  那么,计生委挨骂挨错了吗?要我说,也没错。就这一个计划生育政策,让整个中华民族为经济发展,为重新崛起,付出了多少代价?别说这个政策执行过程中还有失误,具体操作中还存在大量野蛮执行的问题,就算一点儿毛病没有,老百姓骂两句也是在所难免。

  计划生育部门既然干了这个活儿,就得背这个锅。里外不是人是躲不过去了,就权当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0:32 , Processed in 0.1563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