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0|回复: 0

东江娃:质疑,流量消耗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7 0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央广网财经10月26日消息说,在互联网上搜索“流量不清零”关键字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吐槽10月以来流量用的速度过快,以前月底还有流量,现在到月中流量已经用完。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反倒是有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据了解,通信计量是公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而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如果近期电信计量确实有问题,消费者有权索赔。

  的确,在三大运营商宣布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之后,有用户发现自己的流量消耗速度过快,质疑是运营商故意为之。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市潮阳事务所律师胡钢对央广网记者表示:这其实涉及电信服务的流量计费问题。一般情况下,电信计量有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检定,确保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但有时候出现一些误差也难以避免。如果近期流量使用过快是普遍现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计费系统有误差,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对电信计费进行检定,公开相关数据,消费者也有权进行投诉和索赔。

  原本,这“提速降费”是被认为一项让利于民的措施,但如果消费者的电信资费负担却因流量计费过快而提高,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跟运营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非常弱势,而且运营商设计的产品又很复杂,用户很难精确判断出自己使用服务的情况。这时候运营商站出来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对此,通信流量计算等新型消费,百姓越来越关注,但此前缺乏监管,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护。过快,质疑是运营商故意为之。

  这种貌似有理的“鸡腿论”很快就遭到网友回击:吃不完的鸡腿是不能退,但可以打包回家饿了再吃,那么用不完的手机流量是否也能如此呢?去年,韩国三大通讯公司中的两家已宣布剩余流量可以留到下个月继续使用。而随着WiFi的普及,如果运营商还是不改变现有政策,将很难实现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推进创新创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就得下决心破除一些阻碍和藩篱,既是为了公平起见,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之必须。?营商的态度较之从前有所软化,可在流量不清零的问题上,依然有所保留,以至于有网友尖锐地批评“不过是玩了了个毫无诚意的文字游戏”。

  平心而论,就算是“流量延期一个月”,也总比什么让步都没有强。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推出的“流量新政”也算是一种进步。公众担心的是,运营商通过这种“打折扣的让步”回应总理的要求和公众的期待便万事大吉。原本认为如果任何改革都不能强求一蹴而就,那么在“流量延期一个月”之后,更优惠、更彻底的政策应该陆续有来,直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总理提出的“流量不清零”的要求为止。公众欢迎10月1日推出的“流量新政”,但这应该只是改革的起点,而非终点。

  对此,这其实涉及电信服务的流量计费问题。一般情况下,电信计量有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检定,确保不会出现大的误差。但有时候出现一些误差也难以避免。如果近期流量使用过快是普遍现象,那就可能涉及到流量计费系统有误差,相关部门就有责任对电信计费进行检定,公开相关数据,消费者也有权进行投诉和索赔。从一些消费者的反映情况来看,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地方的流量计费存在问题。通信流量计算等新型消费,百姓越来越关注,但此前缺乏监管,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护。

  居然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流量流失绝对是基于某个手机业务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手机应用下载是流量爆表的罪魁祸首。比如应用自动更新、视频音频下载等。典型场景是消费者同时开启WiFi与4G流量,当WiFi切断时,手机应用自动切换到4G流量。由此造成流量丢失。“因此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同时开启WiFi与4G流量,同时将手机应用设置成“仅在WiFi环境下更新下载”。不管在家还是上班基本都是连Wifi的,但9天就差不多把平时1月的流量用完了,值得怀疑是运营商在偷流量。此事发朋友圈后引起许多朋友共鸣,普遍显示流量使用速度比平时提高许多。

  从另则新闻报道说,?中电信向媒体证实:网传流量不清零,实际为套餐流量包。用户又一次被忽悠了。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像水、电、煤一样,网民生活中已离不开,那么,如何选择运营商以及上网模式,成为重中之中。通过和其他两大基础运营商合作,流量宝赚取的免费流量能够通兑三网,还可以兑换部分海外流量卡;而且使用不完的流量可以储存,永不过期。等等等等。都知道“上网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这是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的,随后在今年7月份工信部承诺,提速降费,实施流量不清零。然而三大运营商对于“流量不清零”的态度比较统一,“没有时间表”。

  新政策是“当月流量不清零”。与“流量不清零”相比,前者虽只多了“当月”二字,但内涵却截然不同,即仅限于当月剩余流量转至下月使用,且下个月优先使用上个月未用完的流量。而且,当月不清零仅限于主套餐流量,不包括叠加的流量包。这样说来,所谓的“当月流量不清零”,不过是“流量延期一个月”。目前用户流量使用频率远超过语音通话和短信,数据流量是运营商重要的盈利点所在,已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也是运营商迟迟不肯推出不清零政策的掣肘因素。流量清零这个全世界通行的原则,怎么到了中国就能搞成众矢之敌?好像因为无论是政府、律师、民众都是不讲道理的。这次明确是流量不清零,感觉让消费者反被忽悠了都。

  东江娃 于2015年10月27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03:34 , Processed in 0.4227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