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02|回复: 0

橡谷智库:纪念李光耀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15: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里终于不再是谣言,上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去世。

  上一个世纪,是杰出的政治家风起云涌的时代,罗斯福、丘吉尔、尼克松、毛泽东、肯尼迪、尼克松、蒋经国、邓小平、叶利钦、李光耀等等。

  其中李光耀的确如其名字,光彩夺目。

  原因不仅仅是他把一个贫穷的渔村建设成了媲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而且是他采取了与西方政治体系截然相悖的开明专制体系,同时游弋于大国博弈之中,实践着极其高明的国家战略。

  新加坡诞生于二战之后,马来的一部分,后独立出来。地域贫穷,毫无资源,除了一样:地理位置和海港。

  李光耀敏锐的发现了这个优势,并定义为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马六甲海峡扼守印度洋与太平洋交界处,处于东北亚经济和中东能源的连接点,将东北亚的成品和中东的能源交换转运到世界各地。

  当物流形成,国际贸易和金融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新加坡的经济支柱。

  而要形成这样的支柱,基础必须是融通全球的商业规范,因而李光耀以英文为国语,以英国法为国家法律支柱,并以提升整个国民的教育水准来完成这样的经济架构。

  为保证新加坡的命运得以顺畅实现,他采取了威权体系,表面上的选举体系,以避免欧美政府讨伐,但实质上的专制体系,来强行推行所有的国策,令行通畅。

  而其精英治国的理念贯穿之中,真正实行了其对人类认知:群氓是不能依赖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知道西方媒体的偏见、伪善和无赖习惯,以在英国受到的规则知识储备,来应对西方的挑衅和干涉。

  最终,他赢得了时间,和新加坡的崛起。

  另一方面,他引入美国军队,来获得国家安全保证,同时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中国开放的数十年里,为中国培育了无数官员队伍,这样的亲新加坡派,为新加坡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新加坡领导东盟,协调东南亚国际关系,成为事实上的头脑国家。

  而李光耀的新加坡以实用主义精神,丢弃理想主义的虚幻,公开警告,希望引入美国的力量来制衡中国力量的崛起,以防东南亚成为中国的附庸。这种从不担心得罪中国的坦率精神,或许让中国不快,但至少赢得了中国的尊重,视为亦敌亦友的伙伴。

  中国实际上也需要新加坡在东南亚的帮助。

  另一方面,新加坡为自己的生存,也再三给中国下套,无论是购买巴基斯坦的港口,荒废十年,还是暗地里影响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延缓中国出海口的建设,以免影响新加坡的港口和金融地位。

  中国迟钝的丢失了数次机会,其中对上海的开放过于迟缓,是巨大的失误。是否新加坡的影响力,也不得而知。

  中国如果早十年,或者早二十年开放上海,将洋山港、北仑港等绕开行政的藩篱,纳入上海港,并形成自贸区,今日上海就不是一千多万标箱的地位,也不是死气沉沉的陆家嘴,而是一个亚太地区真正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力量足以排在纽约、伦敦之后,成为第三位金融港,香港和新加坡都会为之失色。

  所以,从李光耀非凡的治国能力和大国游戏策略来看,这数十年成就了新加坡光芒四射的地位。

  中国和上海失去的机会,在欧美日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南亚的未来几十年,孟买和仰光港崛起,东南亚和南亚的制造业转移、基础建设开始,新加坡仍旧可以成为东北亚和东南亚、南亚的转口国际贸易、物流与金融中心。

  上海仍旧是二流的金融中心,香港会因为民粹泛滥、企业家出走而沦落,新加坡维持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都归功于李光耀的合纵连横。

  我们不得不赞叹,这样一个小国,这样一个除了位置一无所有的地方,仅仅因为一个人的杰出,就变得如此富强。

  李光耀的政治传承,在十数年前就已经开始,经过对李显龙的培养,顺利交班。

  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创业、守业、拓展、传承的过程,但我们并不知道富不出三代的古训能否被打破。新加坡的问题,不在于李显龙这一代,而是在于其之后的传承,是走向开明专制的改变,走向开明民主,由二党制来替代目前的一党独大,还是过去日本式的一党独大,但领导人轮换。

  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李光耀先生也曾做了身后的安排,其智慧则可以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相媲美了。

  谨以此文,纪念李光耀,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0 08:26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