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8|回复: 2

碧翰烽:时下不能合法生二孩的是哪些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2 0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十年以来,中国媒体从未像今天一样,大胆地讨论超越“只生一个好”以外的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放开单独二胎”新政,将这个敏感话题,完成了一次“脱敏”。“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没有形成人口冲击波,但全面放开二胎还没有时间表……所以现在是要见好就收,给国家一点时间,还是乘胜追击,完全终结这项基本国策?

  昨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邀请柳斌杰等5名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人集体“亮相”梅地亚中心,接受中外记者提问。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涉及城市,农村其实不存在放开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提上日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说。

  为什么还没有提上日程?柳斌杰是如此解释原因的:一是刚放开单独“二孩”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二是刚刚调整过单独“二孩”的政策,要再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政策制定方面显得不够稳定、不够连续,所以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三是当前人口普查对人口结构、分布情况、生存状态、人口质量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评估。在这些工作都做了之后,我们才会决定是不是再进一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

  政府、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就单独“二孩”放开政策的落实情况正在评估。在一些地区确实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调整的时候,那么会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

  时下,关于全面放开二孩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比较大,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看法。这里面涉及到了人口压力、人口素质、老龄化、家庭伦理等问题。

  更引人忧虑的是,自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有关部门所预想的人口高峰并没有到来,相反遇到了单独二孩遇冷的尴尬现状,以致于上海卫计委官员还呼吁生二孩。因此,一方面是有不少人强烈呼吁全面放开二孩,甚至建议终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另一方面是有不少符合条件的人,又不愿意生孩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关于计划生育工作,只有“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没有提到“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这恐怕也是一种信号。未来计划生育将如何改革与完善,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过在眼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在当前,究竟还有哪些人是不能合法生二孩的?这批人群有多大?究竟以谁为主?

  从目前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九类人可以有条件合法生二胎:即单独、农民、男方入赘并赡养老人家庭、矿工渔民等特殊职业、少数民族、归国华侨港澳台同胞夫妻一方是外国公民、夫妻一方是残疾人、第一个子女身体有残疾、再婚夫妻。

  分析这九类人,目前还不能合法生二孩的主要集中在城市市民。而在城市市民,又恐怕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人群为主。受年龄的影响,时下不符合条件的60、70后人群,再也没有了生二孩的机会。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有关方面是不是该有个权威的报告和说法。

  二是一个有很多人违反的法律,还有什么公信力和权威性,还有什么严肃性。在当前,《计划生育法》恐怕是公民违反最多的法律。据有关专家统计,每年计生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在200多亿元,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其背后所处罚的人群必然是一个庞大的人群。

  可以说,除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人群之外,一般公民只要想生二孩,基本都不会把计划生育法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交点罚款而已,所以想生就会生。

  三是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下一代人的生二孩又面临难题。即使是现在,一批80后、90后也可能不是独生子女,但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这群人的生育观念也可能有影响,他们在生二孩的问题上,可能还是有想法的,但由于受制于社会成本、法律方面的压力,恐怕还是有所畏惧。

  四是随着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实施,关于人的信用体系建立问题。对于那些违反计划生育的人,是不是可能纳入信用污点,恐怕也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不可不重视。毕竟在信用体系里面,遵纪守法应该是一个大的内容。果真如此,一个国家,是不是有可能把太多的人置于“违法”的境地,并且列为失信的名单;如果不纳入信用体系,又如何体现法律的严肃呢?这样的尴尬有谁真正考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胎政策说实在很不人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1:57 , Processed in 0.1563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