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9|回复: 0

玉名:历史数据分析节后冲击3400点的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4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400点有何意义?本轮行情只有拿下3478点才能够确定真正的大牛市,所谓牛市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空间的,指数至少应该实现100%,即翻倍行情;另一个是时间的,至少应该持续1年以上。今儿就通过历史行情条件来分析如今的行情,玉名认为满足这样条件的有两波大牛市,一次是1996年4月到2001年6月历时五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556点上涨至2245点,涨幅303%。期间,该轮牛市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96年4月到1997年5月,上证指数从556点上涨至1510点,涨幅171%;经过两年时间修正,1999年5月上证指数从1047点重新走牛,至2001年6月到达历史高点2245点,涨幅114%。另一次是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的大牛市,历时近两年半,上证指数从998点上涨至6124点,涨幅514%。

  什么能够形成牛市?显然是资金,下跌是不需要资金,一个利空就可以做到,这是重力作用;而向上必须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才行,没有成交量配合的指数上涨,很容易走向终结并反转。而这种成交量的急剧放大,通常都要超过上一轮牛市成交量峰值50%乃至100%的水平,新的牛市才能形成、确认并发展。“日历买股法”书中对此有过总结,

  1、1996年4月大牛市启动之前,市场月成交量一直维持在500亿及以下的水平。1996年6月,市场月成交量突然创历史新高放大至929亿,超过之前峰值528亿的76%,上证指数当月大涨25%至804点!此后9个月时间,上证指数继续走高至1510点,市场月成交量也放大到2500亿左右的水平。1510点之后,指数进入两年时间的调整,期间多次反弹,也曾接近过前期高点,但月成交量一直在2000亿以下的水平,没有超过之前峰值,多次反弹夭折。

  2、1999年6月,市场月成交量再次创历史新高放大至5147亿,超过之前峰值2534亿的103%,上证指数当月大涨32%至1689点。此后,上证指数虽有调整,但最终上涨至2245点,月成交量维持在2500亿~4500亿的水平。2245点以后,上证指数进入长达四年的大熊市,期间有多次反弹,但月成交量一直没有超过之前的峰值水平,最高也只有4525亿,最终所有反弹全部夭折。

  3、2006年5月,市场月成交量突然创历史新高放大到6785亿,超过上轮牛市峰值5147亿的20%,上证指数当月大涨14%,牛市似乎要启动;2006年12月,市场月成交量继续创历史新高放大到1.04万亿,超过上轮牛市峰值5147亿的102%,上证指数当月上涨27%至2675点,大牛市得到确认;此后,上证指数继续上涨至6124点,涨幅128%,月成交量也放大到3.97万亿的历史高位。530后,指数虽然继续上涨,但月成交量明显萎缩,再也没有达到过3.97万亿的水平,四个月后,指数见6124点大顶!

  4、6124点以后,市场进入一轮深跌,2009年走了一波反弹性质的小牛市,但月成交量最大值是4.8万亿,超过之前的峰值但尚未超过50%乃至100%以上,不足以支持新一轮大牛市的产生,最终小牛市夭折。在此之后的所有反弹,月成交量再也没有上过4万亿,导致反弹全部夭折,市场进入一轮长达7年的大熊市。

  5、2014年11月,市场月成交量突然创历史新高达到4.88亿,超过2007年峰值水平的32%,略超2009年的峰值,牛市初现;2014年12月,市场月成交量继续创历史新高达到11.5万亿,是2007年峰值的2.89倍,是2009年峰值的2.39倍,本轮牛市得到有效确认。后期上证指数将上涨到什么点位,无法预测。唯一可以预测的是,上证指数中长期肯定会继续上涨,如果市场月成交量保持或超过当前水平,牛市将向上纵深发展,高度可观。而市场月成交量无法继续创新高乃至持续萎缩,牛市向上发展动力不足,空间恐怕有限。

  经过2015年1月股市反复折腾、三次冲3400点无果,人们应该能清醒地认识到:管理层乐于看到的是,像去年1月-11月21日那样的“慢牛”,指数仅涨20%,而结构性个股热点此起彼伏,沪市活跃却不疯狂,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当12月份指数仅1个月就上涨20%后,管理层开始监管调控。所以,投资者今后必须对高比例融资、恶炒大盘股、指数暴涨必然会引发管理层的调控,要有高度的政策敏感,对风险预警的蛛丝马迹予以充分的重视,坚持理性投资,便能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玉名认为目前股民应该明确的是3400点是高杠杆融资的“资金牛”、“疯牛”行情的“天花板”;只有往下调整,打出下影线,才能拓展全年的上涨空间;大盘调整后,再冲3400点,并创出2009年3478点新高,不能再靠“资金牛”,再炒大盘股(不可能有更大的资金去瓦解巨量头部),而必须靠“改革牛”,即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制度变革力量,以及上市公司面貌更新、业绩提升的力量,才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3 06:56 , Processed in 0.1094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