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77|回复: 1

闹市一博: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说明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0日上午,为儿子呼格吉勒图奔走9年的李三仁、尚爱云夫妇,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书。12月1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建平带队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再审法律文书,经再审,撤销原判,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
呼格吉勒图
11月20日,李三仁、尚爱云夫妇,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书。

  18年前,呼和浩特第一毛纺厂一厕所内一名女子被奸杀,呼格吉勒图因此案而被执行死刑。然而在9年后,在内蒙古境内接连作案21起,身负10条人命的赵志红落网。赵供述称,9年前第一毛纺厂厕所内的奸杀案系他所为。

  事实上,随着今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该案进入复查阶段,与该案相关的三个家庭也再次引起世人关注。被害女孩的父亲,则一直沉浸在丧女之痛中。由于担心老伴承受不了丧女的打击,他把女儿被害的消息已对其隐瞒了18年。对于赵志红父母愿意道歉的表态,他只说了一句:“道歉有什么用,我想要个活着的闺女。”被害女子的姐姐也认为,“道歉也唤不回来妹妹的命,能有什么用?”她实在不愿回忆妹妹遇害的往事,不能听也不能想,“最近媒体报道妹妹被奸杀的案件正在进行复查,刺激的我高血压又犯了。”呼格吉勒图父母接到再审决定书后,当场痛哭流涕,尚爱云激动的说:“等来这份决定书太难了,是不是太迟了?

  诚然,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日益成为重要议题,人民法院紧紧抓住时代契机,着手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可能的冤假错案,不回避、不袒护,并为纠错而不懈努力,相继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如著名的“张氏叔侄”案,从中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了司法勇于纠错的态度和努力,不断恢复、提高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更是彰显了有错必纠的精神佐证。

  然而,呼格吉勒图已冤死了18年,18年前,年仅18岁的他被执行枪决,距离案发只有62天。对这位冤魂而言,法律对他真可谓从重从快。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9年前,身负多起命案的赵志红落网,自称他是"呼格案"的凶手。此时赵志红这个真凶已经浮出水面,此时,本应成为“呼格案”平冤纠错的开始。但就在2006年8月由内蒙古政法委组成的案件复核组认定“呼格案”确为冤案后,该案离奇地陷入了僵局。从“真凶”浮现到启动再审,居然耗时长达9年。这中间究竟是谁在作怪?令人深思。其实,9年来,“呼格案”多次被舆论聚焦,众声喧哗、群情汹涌皆有之。但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没能促使案件进入再审程序。媒体介入个案报道,常被指责是媒体审判或舆论绑架。“呼格案”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媒体监督的无力。因此,预防和纠正冤假借案,主要仍靠法治建设的风向以及制度本身的改良。

  观察近年来为媒体所披露的一些典型冤案也不难看出,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步错、步步错”的背后看似很“和谐”,实则既伤害冤案苦主,又伤害司法本身。重新调整公权力之间的关系,还原各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相互之间的监督制约关系,已成为新一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有些司法机关,为追求“破案率”而制造了不少冤案,后来又为逃避责任追究等原因而想方设法拒绝“翻案”。这种知错不改,比冤假错案本身更会损伤司法公信。

  试想,如果不是真凶赵志红浮现,很可能呼格吉勒图将永远成为冤魂,如今虽已改判无罪,但他还长眠于地下,对他的父母打击有多大无以言表。有评论指出:“于个体而言,我们普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感知,主要基于一桩桩具体的案件。如果司法机关能让大家“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就会被我们每个人视作铠甲和护盾;否则,一个冤假错案的负面影响,就足以摧毁99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进而出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100-1=0”的效应。”

  总之,呼格吉勒图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提醒我们:冤案是社会的伤疤,抚平伤痕、阻止新的伤害更为关键。唯有对生命敬畏、对程序尊重,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才能让呼格吉勒图的悲剧不再重演!人们期待像“呼格案”之类的真相能被还原,更希望完善法治,尽量从源头避免冤假错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1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6-29 05:04 , Processed in 0.1719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