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4|回复: 0

冉学东:沪港通来了 A股投资逻辑照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8 1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沪港通后的表现,大多数投资人是跌了一地眼镜的,本来预期大盘蓝筹会大幅上涨,由此带动A股上涨100个点以上,同时创业板等下盘股将加速下跌,彻底扭转此前炒概念炒小盘的现象,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正好相反,蓝筹股高开低走,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力量,而创业板却大涨2%。第二日,A股走势延续昨日。

  沪港通遭遇见光死,完美演绎了A股自从此轮熊市一来的投资风格:一轮一轮的炒概念,一轮又一轮的炒小盘股,此前大家预期的大盘蓝筹股,在沪港通后将会将沪港两地的价差抹平,至少在这两日没有体现。

  要理解这个现象,首先要理解沪港通的本质以及为什么要开通沪港通,沪港通本质是中国A股尝试资本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开放,沪港通开通另外的一个目的是巩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功能,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是根本,。

  基于以上两个前提,沪港通未来的演变将是金融产品的互联互通,A股的监管向成熟市场靠近,以及人民币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比如个人投资境外市场的自由化,再比如境外借贷的自由化等等,这是趋势。当然伴随这些的是沪港通港股和沪股投资额度的进一步扩大,直至最终放开。

  但是,熟悉中国政府决策惯例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最重要的前提是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不发生重大的动荡,比如由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的热钱回潮,人民币汇率的动荡,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沪港通还会暂时关闭,比如人民币汇率改革曾经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关闭过好几年,而且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央行也曾经说过,会随形势的变化而掌控节奏,关闭的可能是有的。

  而且沪港通的最终走向,最关键的还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是否实现真正的转型,能否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上市公司中能够体现为切切实实的赢利能力,这是未来沪港通命运的最关键的环节。

  比如,按理沪港通下一步应该是深港通,而持续多年的A股基本格局是深强沪弱,这是A股的熊市特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趋势,深圳市场集中了大批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才是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那么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估值的抬高,就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中国经济未来迟迟不转型,或者转型不成功,或者转型成功,则深圳市场如同香港的创业板市场,深港通开通后,香港资金进来后,也只能跟随中国A股一起炒小盘股,因为小盘股有以上有点,除非证监会真正实施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尽管会有各种概念炒作,但真正注册制的实现,四维宏观金融智库(FHT)认为还很遥远。在这种情况下,就如同当年信奉价值投资的中国公募基金一样,最终在A股市场上撞了个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走向了如王亚伟、泽熙投资等投资者走上去的炒概念、炒重组、炒ST等等。

  即使A股大盘蓝筹会估值修复,但是这个估值修复不一定就意味着A股股价的上涨,因为代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调整的房地产和银行股市场占了半壁江山,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银行不良资产的上升,是谁都无法阻挡的趋势,尽管有政府出台的宽松政策,但这只能是延缓,境外资金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未来的大势。

  而且,目前存在在沪港两地蓝筹股的价差,还有一个因素是美国股市的上涨带动恒生指数上涨,导致中国内地蓝筹股出现与内地的价差,美国股市涨幅过大,即使不出现泡沫破裂式调整,股指调整也是必然的,这也将会带动港股内地蓝筹股的下跌,从而将沪港两地蓝筹股的价差缩小。

  无论港股资金进入A股后,会如何投资,但有一样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赚钱,在这个前提下,投资逻辑和风格也会跟随市场,而不是市场跟随投资逻辑。如果A股的监管理念、上市公司赢利和投资者格局不变,进入A股的资金也要入乡随俗,做相应改变,境外资金还可以雇佣熟悉A股市场的投资者操盘。

  所以,A股市场的核心还是政府的监管,监管不变,则投资之道亦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19:53 , Processed in 0.1250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