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824|回复: 1

山人点评:老农的答记者问道出了“依法治国”的核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5 1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微信上流传了这样一段对话,虽然无从考证其最初来源及其真实性,但是觉得这段对话以最朴素的方式阐释了最深刻的道理、以最简洁的形式提出了一个最宏大的命题。因此,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记者:大爷,你对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怎么看?

  老农:我记得以前也提过,都好多次了,我们也一直被法治着。比如:我们的土地被依法征走了;我进城卖菜被城管依法揍了;我还手又被依法拘留了。

  记者:大爷,您理解错了。“依法治国”是要把权力这个猛兽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老农:那,先把我们从笼子里放出来不?

  上述对话虽然及其简短,却道出了“依法治国”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的法律是为谁服务的?“依法治国”那个“国”字的“口”框里到底能够框住哪些人?特权阶层包不包括在“国”字的那个“口”里面?

  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全民守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全民守法”这四个字中的“民”的内涵与外延呢?

  在封建社会里,庞大的“官僚集团”成了特权阶层,“民”是被统治阶级,“官”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所以在封建社会里,“民”自然不包括享有特权的“官”。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就有一种“民不与官斗”的传统意识——因为在老百姓眼里,“官”是统治阶级,他们掌握了庞大的国家机器,个体的力量是无法去挑战这台强大的机器的,所以即使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也只有“忍气吞声”。直到某一天,无数个“忍气吞声”的个体因“忍无可忍”而汇聚成“愤怒之海”的力量,此时,“愤怒之海”的力量足以用排山倒海之势摧毁那台破旧不堪的机器。可见,“民不与官斗”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现代国家的概念中,“民”应该是指拥有某国国籍的“公民”。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全民守法”中的“民”的话,那么这个“民”中自然包括拥有某个国家国籍的每一个人,当然也不排除由这个国家的部分公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社团,包括各个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那么“全民守法”中的“民”自然也涵盖了各政党的党员、所有的官员、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成员,不存在享有法外特权的特殊群体。

  “依法治国”的核心问题包括了“法是由谁制定的?”“法是为谁服务的?”“国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如果这些核心问题没有解决,那么“依法治国”也就只能成为某些特权阶级的谋利工具,“依法治国”对普通民众来说也就只能是“海市蜃楼”。

  如果对待与处理在中国已经事实上存在的“特权阶层”无疑成了检验“依法治国”的试金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5 18: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国家没有依法治国?你能找出来吗?
梁上也是“依法治山”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9 19:16 , Processed in 0.0937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