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2|回复: 0

浙江经济怎么了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4 0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篇文章是周六晚上十二点开始写的,写了四个小时,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改,想到那里写到那里,所以,思路比较混乱,而且我自己的写东西就是喜欢把事情来回的翻转,所以很多人都说又臭又长,也确实能理解。只是希望大家能海涵。

  很多人私信给我,表明一些他们不认同的地方,谢谢各位朋友的探讨,我整理了下,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发达的理解上,我其实文章的最后说了,所谓发达,只是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我说的发达,是数量上的发达,不单是指金融机构的数量过多,而且还特别指出了,本来该在不同金融领域进行业务操作的金融机构,在浙江集体演变成了同质化的低效率的放贷竞争。这种原始的野蛮的纯粹规模数量上的发达,导致了我文章里论述的一系列乱象。

  第二个纠结点,很多人不认同金融过于发到是导致浙江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对于这点,我自己的理解是,在金融领域其实没有谁是谁的根本原因,很多事件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如果单纯说金融机构的过多是导致了浙江经济的空心化,肯定是不对的,只能说不断加剧和恶化了这个空心化的过程。

  而事实上,在经济空心化过程中,大量企业的投机模式和涉足房产所带来的表面暴利,很大程度上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不断加入浙江这个市场,所以,经济空心化也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金融机构数量的日益增加。在利润面前,所有的风控制度其实都很惨白,这个到不一定是我国银行所特有的,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乃至摩根大通等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没见得少犯这种错误。

  第三点,就是很多人不认同我觉得那段金融改革的描述,怎么说呢?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很难说谁对谁错,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只能瞎讲,因为高度不够,肯定讲的东西很虚,大家凑合着听听看。不对的地方多指教。

  我前面这么长的文章,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点,浙江的金融所从事金融业态过于简单和低级,其实还是挺符合浙江的精神,就是什么事情都能草根化。野蛮生长是浙江的天性,浙江政府的无为模式,其实大大的促进了浙江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无为模式却又大大的限制了浙江的发展,使得浙江在大型重型企业的建设上一直落后于广东江苏,总的来说,浙江在过去的十年,应该说度过了最好的前五年,同时错过了最可惜的后五年,前面五年浙江的经济其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政府将金融工作重点放在,引导金融资本聚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那现在的浙江将是另外一番情景。

  所以浙江经济怎么了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本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升级,而不断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原始放贷上,但是责任在谁?从理性人的角度考虑,如果放贷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费时费力,那么资金流向这个领域其实不能责怪金融资本本身,所以政府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可被指责方,这个角度上,政府负有很大的责任。

  浙江的金融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政府的刻意放任自流,只知道不断引入金融机构,却并没有在金融监管层面做太多的功夫,导致进入浙江的所有的金融机构在浙江这个市场所从事的竞争过于原始,除了放贷款,真没有干别的事情,如果说要有区别,就是资金规模以及贷款利率的区别。所以,在浙江,金融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放贷款,不管什么形式的发放,到最后就一笔贷款。

  很多人指责,政府垄断了金融,民营资本不得进入?其实,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过,我甚至可以说,浙江其实从来就没有金融管制过。按照在浙江的理解,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浙江前十名的国有企业,没有不放贷的。浙江所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不参与放贷的。一样的道理,浙江也没有不放贷的担保公司,也没有不放贷的各种投资公司。更别说充斥在浙江市场上的大量民间抬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放贷机构。所谓管制,只是法律上的约束罢了。现实生活中,未有管制一说。

  那么金融机构在吸储方面有否严格的管制呢?我一样认为也不存在垄断问题,浙江所有的能放贷的公司的放贷其资金成本个别的都甚至都低于银行,但是所赚的利差却都要远高于银行,上市公司的放贷是没有成本的,大不了不分红呗,在浙江不少上市公司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放贷机构,将超募资金用于放贷,至于什么形式,什么方式,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而浙江大量国有企业的吸储则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凭借其政府信用,每年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基准利率,但是其所赚取的利差,远高于银行。

  相对可怜的是那些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大量的民间放贷人,他们的成本会高很多,但是至少也是能吸储的,只要不出事情就行。因为中国的非法集资罪向来是结果论的,不出事情,怎么干都行,出了事情,怎么干都不行。这就是浙江的金融现状。所以,谁说浙江金融是垄断的呢?

  浙江就是在这个低层次的,原始的状态下,金融自娱自乐的玩了很多年,从没有政府真正思考过金融的下一步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的服务浙江的企业?

  前文如果说了浙江企业是由于内在的赌性促使浙江企业家投向房地产和放贷领域的话,那么浙江金融的不作为,无疑又是进一步逼迫浙江企业家上梁山的又一道门槛,前面我是从资金成本的角度去提出这种提法,但是在深入想下去,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快速盈利自然是第一位,那自然利率更高,放贷更方便,风控更严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促成金融机构如此放贷,未能有效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罪魁祸首,归纳到政府手里,其实也是未尝不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某个意义上讲,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赌博,浙江的实体经济的构成大量是简单的在加工以及大量的初加工的出口所构成的,浙江的经济特点本身就是中小作坊较多,浙江人都自己有做老板的习惯,所以大量的企业家都是从一家企业里分化出来的,做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断的分家,所以整体规模都做不大,而浙江也一直有藏富于民的说法,大家手头有点钱,日子都挺好过,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情况下,反倒应该日子过的挺好,但是金融机构的加入,使得大量的企业家反倒会去借钱做一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就开始成为关键了。

  我们一般脑子里都认为应该是做转型升级,从中小作坊开始扩产,机器升级,或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走日本的产业革新道路。但是这个情况上,问题出来了,中国的金融机构,未能给予这个条件,不能匹配浙江的产业升级之路,浙江的占90%以上的资金,没有投入到产业升级之路上去,都被投入到了房地产上了。

  为什么呢?金融机构为什么更乐意投同样的是中长期期限房地产项目,而不愿意投资企业的中长期项目建设贷款呢?

  我自己的几个想法是这样的

  1、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的开发,太过简单易懂,只要好的地段,好的价格拿下,傻瓜团队都能开发,所以考虑发放房地产贷款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的少。便于审查。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可以这么说,虽然所有的银行要求一大堆的材料让你去做房地产项目的测算,但是不夸张的说,我可以用一个晚上就编写一个非常完善,严谨,财务数据不出任何问题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尽职调查报告给你。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尤其在过去十年,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品牌,越来越注重差异化竞争,但是过去十年就是拼地价,拼资金的游戏。

  2、我前段时间跟一个国税局长在酒桌上喝酒,提到房地产调控的问题,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不进行分税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调控就是一句空话,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回落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上涨做准备。

  棺材哥上台后所进行的分税制,在当时的历史因素下,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具备极大的好处,但是当经济连续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分税制的弊端,其实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卖地,不断推高地价,不就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被中央死死的掐住了脖子,不得不从土地入手么?

  从分配比例来看,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过小,使得地方政府的日子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中央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实地方从来只有积极,没有紧缩一说,为什么?创造税收来源是根源。

  所以我说,什么狗屁减税方案,那都是扯淡,不可能实现的了。中央地方的政策如果违背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阳奉阴违的事情势必出现。事实上的确如此,今年浙江的税务稽核面提高到了30%以上,比过去几年提高了不少。税务稽查的另外一面就是要求企业补交税款,浙江已经不少企业被补交了不少税款了。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万历新政中的张居正,人家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成法的实施,内容就是要丈量田亩,然后收税,一年时间收上了过去七八年的税收总额。感觉就是相当于藏税于民,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贴补财政。所以分税制不进行改革,基本上,房地产调控也好,还是减税也好,都是浮云。房地产是第二财政的情况下,银行从事房地产业务,自认为风险得到极大的保障。

  3、反过来看所谓的转型升级,四个字,说说是容易,做起来天难了,我当年做过一个企业的项目贷款,一个项目做完,我也成了半个专家了,不静下心来研究个大半年,还真拿不出什么尽职调查报告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具备极大不确定性的,完全存在升级失败后,不进反退的情况下,当企业抽调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砸下去的时候,很多企业如果没有很完善的后续措施,资金应对,基本都属于血路一条。而金融机构却恰恰在这些时候会退而却步,没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静下心来去做这些项目,也不会匹配更多的资金,政府在这个时候该出手的时候,却也一样毫无作为。那么既然如此,我企业也就算了,反正现在有房地产这样赚钱快,风险小的项目,转型升级走到最后也就荒芜一片了。

  为任一方,造福一地,政府还是要配备较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地方的长远建设发展的,日本、德国、乃至美国都可以看出,政府在产业创新领域其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的,美国我觉得可以放在一边,另外考虑,因为其市场化信用机制非常发达,政府不出手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日本、德国基本上都是复制倾国家之力扶持产业资本的模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建立其了在产业上具备龙头地位的企业,浙江的企业大多自生自灭,又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所谓的产业升级,到最后真的只能成为一场浮云。

  其实,我们的政府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却在某些不该出手的时候,总是会出手,政府是市场的参与主体,但是政府却总是没有边际,承担了超越市场主体以外的权限和责任,这次六百家企业联名上书政府的事情,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对浙江的企业家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草根形态表示很不屑。

  政府有没有权利压制银行,要求继续放贷?有没有权利,通过别的一些非市场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这个命题姑且放在一边,政府过于全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出什么事情,都会到政府头上,政府承担了太多不该政府承担的事情,政府没有哪个能力去解决这么多的事情,我前面说的关于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金融政策,这个是制度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反倒没有参与,大量的精力却用在里处理一些紧急的非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情,导致了政府边际也无限扩张,负面效果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政府兜底,一旦政府兜底不住,那么大家一起玩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需要思考。

  浙江的企业家,很有意思,我做银行的时候,其实挺鄙视的,很多企业家,是真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每次跟企业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听见其对政府的满腹怨言,觉得政府阻碍了其发展,不讲市场规则,赚了钱都是自己能力好,亏了钱是因为政府不好。到现在企业出事情了,一个个都不顾所谓市场规则,拼命要求政府出来干涉,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所以,面对当前的危机,政府处于了两难的境地,也是很显然的,浙江经济的乱象,我自己认为要从三个角度着手。

  第一个角度是规范金融机构的边际,如果金融就是放贷的话,什么银行,典当、小贷、信托、租赁都取消算了,弄那么麻烦干什么呢?直接全整编成银行算了。反正就是放贷款么,银行最方便。但是事实上,不同的金融业态之间是有边际的,浙江的乱象就是边际混乱,无论,有牌照还是没有牌照都挤到一起去了。所以规范边际很重要,不要越了边际,让各自的金融机构在各自的边际内拓展深度,而不是考虑如何逾越边际。我在这里着重谈我自己对小贷的看法,因为当初我对小贷的反对意见很大,现在依然如此。前几天汇报的时候,我也是反对小贷转型升级银行的提议的。

  小额贷款公司很有意思,温总理来了温州后,给温州特批了一百家小贷公司,然后温州好像采用招标的形式,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金改引发的所有入股小贷公司的上市企业股价狂飙,我当时冷眼旁观了很长一段时间,骨子里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对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向来不看好。

  所以当很多问题想不通看不明白的时候,就干脆边上看看吧,我很欣赏@仁和智本高政 他公司的口号是金融智慧,大道相通。金融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行业,如果有人不能用浅白的言语跟你描述他想做的事情,你就别给他钱。金融之道,大道至简。如果不能简单的表述内在的逻辑,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瑕疵的。

  所以很多问题,如果看不明白,想不明白,不如回到事情的最本质去看,或者站的高度更高点,时间跨度放的更长点,或许脉络会静静清晰起来。
  
  顾名思义,小贷的设立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解决小额贷款难的问题,但是小贷公司在小额贷款上的优势在那里呢?对于一切以放贷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我考虑的问题在三个点,第一资金来源的成本是多少?第二贷款给谁,风控如何把握?第三贷款成本是多少?
  
  别的市场上,我不知道,在浙江,我一直在想,从资金来源上来看,为什么我要参与小贷,我自己本身就能参与放贷,还能通过各种形式避税,通过小贷的优势不明显,还要受到不断的监管,小贷又不能参与市场吸储,资本金用完了就用完了,跟我自己放贷或者借助别的通道放贷,没有本质区别。实质都是放贷款,并不能说有牌照放贷款的风险就一定低于我没有牌照放贷款吧,也不能说有牌照房贷款就一定放的贷款利率就高于我没有牌照吧?其实恰恰相反的结果是没有牌照的放的利率可能更高。那么小贷的优势是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小贷在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难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小额贷款领域的整体坏账率确切的数字没有历史数据,导致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实都不敢过多的介入,小贷公司作为新成立的金融机构,试水将是长期的一个过程,短期内不太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仔细看下来,现在江浙很多的小贷公司真正潜心做小额的,肯定少之又少,即使做的小额贷款,也都是属于别的银行客户的一个配套存在,也就是说,贷款客户本身并不是小额贷款用户。简单举例就是某个人在工行贷了三千万,然后跑到小贷公司那里顺手又贷了一百万。但是这个人,是不是一定是小贷边界内的客户呢?我也不知道!
  
  我一直认为,小贷公司是否能在经营期间有效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经营风险的理念和风控的制度,是小贷公司能否走到最后的关键,而这个却恰恰是需要长期的业务实践才能产生的,换句话说,一百家进入小贷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相信能存活下来的并不会多,关键还在于如何稳健经营。
  
  这个意义上讲,小贷由于缺乏流动性,生存的难度是极大的,跟正规金融机构比较,资金来源成本远高于他们,而跟民间借贷比,又没有明显的优势,小贷的未来除了放开吸储外,唯一的一条生路,那就是约束民间资本只能通过牌照进行放贷,以不形成跟小贷的竞争的状态。否则我可以想像的到,小贷最终必然还是介入到高利贷市场,进行违规揽储,非法集资是必然的事情。设立和不设立小贷基本成了伪命题。
  
  而放开吸储,也就是意味着小贷转型升级村镇银行,我个人却表示了极大的反对,某个意义上讲,虽然小贷我认为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真的能被约束在小额贷款领域,踏踏实实的做业务,或许也真有可能在中国产生个尤努斯出来。但是如果一旦所谓的升级放开,估计也就没有多少小贷公司愿意在这个领域玩票了。所以,可以料想到当初加入小贷申请的大量上市公司和民间资本本身的动机就不单纯。
  
  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我不看好实际可能发展的很好。用不了多久或许数字会给出答案。但是我坚持我的看法就是经济形式不断恶化下,首当其冲是担保公司,其次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在谈担保公司,我自己在担保公司呆过,也看过很多国家的担保业态,其实担保最大的问题在于盈利模式不合符商业逻辑,我自己对担保的定性就是担保在中国会处于一个逐渐消失的状态。担保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出现的,但是事实却证明担保公司基本上在各个国家走到最后,都依赖财政补贴存活,什么东西需要财政补贴?不赚钱的业务才要财政补贴。
  
  所以,担保必然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成立的业态,但是市场又需要他。而国内的担保公司很多的都是民营的担保公司,扣除大量的担保公司不从事担保业务,实质从事放贷业务外,实际从事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其实并不多了,也间接说明就担保而言,的确是走不通的。
  
  事实上,哪怕是有财政补贴的欧洲,在七十年代,大量信贷担保的机构就纷纷倒闭,特别是1992年瑞典信用保险公司破产后,欧洲金融界基本上全面停止了贷款信用担保。而恰恰我国的担保机构主要从事的就是贷款信用担保,所以我自己对担保向来是持保留意见。
  
  具体到分析上来看,担保三个致命缺陷无法破解,第一是风险收益不对称,按照目前担保公司的收费在3%左右,扣除一个点费用外,大概在2%左右的收入,我一直跟很多人分析一个逻辑是,中农工建,成立几十年的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在多少水平?我想如果扣除银行贷款里面大量不会坏账或者说可以用流动性来弥补和掩盖的的贷款,我想这个数字不会低于2%,银行的风控制度和担保公司的风控制度相比,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担保公司的人员能力相比,我认为即使不敢说超越担保公司,但是总不会差了太多吧。
  
  第二就是流动性风险,银行有很强的流动性,理论上银行只要不挤兑的流动性风险,坏账再高也没有关系。而担保公司不同,担保公司的流动性就是代偿,一旦无法代偿,就造成了信用挤兑。这种信用挤兑很可怕,当年的中科智,只是一家银行发出代偿声明,就会导致连锁反映,一旦一家银行停止合作,担保公司就会被其他银行停止,连锁式的反映的后果就是担保公司的信用被挤兑。
  
  第三点很关键的是担保公司的客户群的风险度要远高于银行,按照我对浙江的理解,浙江的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已经很高了,其实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很多担保公司都做不了的客户,一些银行反倒直接能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银行做不了的客户,担保公司如果去操作的话,风险度其实是大大抬高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很大程度的决定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加大。
所以担保作为一种金融业态,在浙江很多时候,其实是高利贷的另外一个代名词,浙江几百家担保协会,真正从事担保的不会超过三十家,其中,我到是一直觉得浙江省担保里面可能也就中新力合是为数不多真正在中小企业担保上做出成绩并且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了。
  
  说的有点多了,不过之所以提这两个业态,是因为在浙江,中小企业占比过大,而能贴合中小企业的,除了小贷就是担保,而恰恰这两个在浙江却一直未能有效得到金融监管呵护,这两个业态,尤其是后者,基本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反倒,最近省金融办成立了小贷监管处,或许对小贷寻找出路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

  我这里核心的观点与其不断新设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状态,反倒不如静下心来,先规范各个金融机构的边际,让小贷做小贷,担保做担保,典当做典当,信托做信托等等。规范好边界,收缩好金融布局在反过来大力发展或许会更好,尤其现在一团乱麻的情况下。不要去火上加油了。

  第二角度是核心点,其实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金融机构不断拥挤到浙江放贷这个问题?钱来自哪里?为什么到浙江来?浙江人有钱倒也罢了,为什么全国不少地区的信贷规模都愿意投放到浙江来呢?浙江人真有那神奇的赚钱能力么?浙江的经济危机明确告诉了大家,都错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罢了,浙江人做不到这么多资金的涌入。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是货币的滥发以及滥发之后是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到处寻找出路,而恰恰这个时候,房地产暴利却不能维系。很多事情就集中的爆发了。我到是觉得两方面破局或许会更好,第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尽快建立,缓解部分资金无处可取的尴尬境地。也同时缓解浙江民间高利贷实在过于泛滥的问题。我国的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融资,而股票市场又沦落为优秀企业套现的场所,前面说过的许多需要转型升级以及真正需要用钱的企业,却无处可融的尴尬境地。

  就我自己的理解,浙江的债权市场其实只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为代表的相对正规的高利贷, 另外一类就是非银行高利贷。凡是银行融资不了的客户,所能进行的都是高利贷,当信托融资要至少高于15%、小贷融资成本在平均18%,典当融资要在25% ,民间融资成本至少在36%以上的生态环境下,浙江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进不了银行融资通道,其实事实上就只能进行高利贷了,区别只是被谁给宰了的问题。这在浙江其实也是个悲哀的地方。

  所以我说,从风险特征上来看,事实上中国的债权市场,只存在低风险和高风险,不存在中等风险的产品区间。原因是中国的债券市场并不发达,大量无法在低风险区域解决的债权就都进入了风险较高的区域,甚至连银行本身也成为了高风险债权的主要解决方。

  郭树清上台,让我看到一些希望,各地债券市场的建立,应该会逐步的改变这一风险结构特征。大量目前高风险区域中的中等风险债权会逐步下移到中等风险区域之中,通过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对浙江的企业而言,或许是个利好的消息,可能会成为破局的关键。

  其实在浙江,很多进入高风险区域的债权,本身并不是高风险的,但是却会因为所处的区域而变成高风险,由于在高风险区域里游荡的金融机构本身具备极高的风险收益,所以会推高这个区域里的企业融资的成本,从而推动这个区域的企业的风险高企,这种高企,不是因为他本身有高风险,而是因为外部的环境所产生的高风险。

  举例,一家企业,接受三年期的年化8-12%的利率的情况下是中等风险,但是如果接受短期的20% 的利率,那就成了高风险。高利贷区域里的市场较为险恶,普遍的信息流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资金的借贷缺乏有效性,普遍无序,使得借入方很难有效安排和使用资金,从而无形中也推高了经营压力。

  事实上,目前高利贷的放贷机构,本身也在谋求转型,高利贷是无法改变的商业形态,其生存有合理的生存逻辑,而且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长期的实践证明以下两种情形同时出现的高利贷,必然无法持续: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

  这里解释下,什么叫主动管理,就是你把钱,借给我,别来管我怎么用。所以所谓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就送你给我钱,我给你许诺一个利息,你别管我干什么用。

  这种借入固定利息的资金然后进行主动管理,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和项目之间的平衡很难,不能做到无缝对接。我们就拿吴英 来举例,一旦你以年息20%借入资金的时候,你必须每年收获超过20%以上的收益才能保本,或许20%对某些商业奇才是可行的,但是项目和资金的匹配度是 没有那么好的,中间会存在很多的时间沉默成本,这段时间里,你项目没有找到,但是你的利息却要不断的支出,所以实际的成本必然要到20%以上,取决于实际 投入项目的情况,那么借入资金方的财务压力是极大的,在这种压力之下,你还必须留有足够的流动性,来确保不断的有人来赎回,所以你看上去你借入了一个亿一 年,但是你可能实际能用的资金只有五千万的六个月,所以实际成本是多少呢?按照年化计算大概实际成本要高达80%,纵使你是天纵奇才,我想也做不到这个收 益率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吴英这类一旦走上了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是必死无疑的,界定为集资诈骗其实也是合理的,因为,她应该明 确知道自己还不了这个钱还去借钱。所以对于那些信誓旦旦说能保证给你每年盈利20%以上的人,基本可以打入骗子一类。其实,我自己是将固定利息超过15% 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基本都定义为非法集资。

  但是高利贷,还是有存在空间和形态的。他的合理的生存逻辑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成本资金,要么就是不设定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在项目主导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跟项目锁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效资金成本沉淀,从而降低由于资金沉淀带来的成本过高的风险。其实,信托就是典型的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收益类的高利贷形态。

  而不设置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的高利贷,更像是一种股权投资行为,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行为,由于是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使得高利贷的资金成 本较低,因此可以操作的空间就更大,可投资的品种也就更加丰富,他所要体现的是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其实,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可以理解是这种模式。某些主动管理型的私募债权基金也是这种模式。

  但是从长久的持续的经营角度考虑,由于项目管理型会因为一个项目的失败,而影响单一项目的 投资人,所以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主动管理型,可以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分散投资和平衡,从而减少某一项目失败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利贷只有通过非 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才有持续存在的可能。

  不好意思,又扯远了,我刚说道未来的金融改革的破局会从债券市场开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债券市场的发达,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除了银行高利贷就是非银行高丽贷的格局,很多游荡在高利贷区域里的企业,会可能落地到债券市场,而融资成本得到大大降低,从而变相拉低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或者直接参与到债券市场从事交易,毕竟相比之下,债券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单一的债权交易。所以,债券市场,将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债权市场格局。这从这个角度想下去,银行的估值还会进一步下降。

  为什么我个人很看重债券交易市场,很大一个程度上,主要跟政府开始转变自身定位的考量有关系,中国在私募债之前没有债券市场,别骂我,真没有。因为之前所有的公募债,都要进行两个部门审批才能发行,无论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不存在违约的可能,这种情况下的债券市场,没有价值。而这次私募债的发行采取的是备案制,极大的改变了发行体系,将产品定价和风险承担都推到了市场中去,这就衍生出很多的机会,也会极大的推动了国内债券市场的变革。

  当然私募债为主导的债券市场的建设,难度会很大,主要集中在风险定价和风险承担的制度建设上,债券市场的一开始或许就会是腥风血雨,惨淡开场,可能性很大。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但是艰难起步是个破局的好步骤。今年的私募债发行的征求意见稿,我提的是两条意见,引入做市商制度,以鼓励交易。一个没有交易的市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这点上,我建议证监会放开目前以券商作为唯一通道的发行模式,否则券商会成为最大的发行瓶颈。第二条我是建议放开中长期债券的发行,目前最长的债券是三年,我到是觉得可以参考美国的ABS,期限拉到10-15年,当然,目前定价的三年是跟私募债当前定位于中小企业有关系,我只是希望未来有期限更长的债券出来。

  第三个角度,比较务虚,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讨论下,我前几天跟几个领导吃饭。跟其中一个领导说,中国的金融专家,在过去十年都在牢里呆着了,所以,中国的金融人才其实都在监狱里,有什么金融疑难问题,问问他们应该不会错。

  说这句话的时候,挺悲哀,一个不会保护金融创新的国家,一个法律模糊,没有边际的国家,金融人才除了监狱的确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呆着了。在中国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比别人快一 步,快一步就是死路,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比别人快半步。所以,在这样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愿意潜心做事情呢?吴英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比她早一年被枪毙的丽水小姑娘,那才叫不幸。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无法琢磨的,那叫命运。在中国真正做金融,那需要有种,舍我其谁的魄力和勇气,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怎么听,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干的事情。
  
  问题是在中国,事实就是如此。金融奇才,没一个有好下场。仰融、管金生、陈浩武、葛政,唐万新,刘金宝,朱小华、王雪冰、李福祥。风吹浪打,是非成败,到如今,何处话凄凉?当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埋葬豪杰的坟堆的时候,金融注定是衰败的。

  当时间用了十数年来证明这些人曾经做的许多事情,在当下看来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时候,我们只能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外,我们是否可以在做点别的事情呢?该反思下为金融人才创造更好制度保护的时候了。

  前些天,我艾特了我的校长,@丁志杰,我跟他说,我每天感觉自己坐在火山口,我也感觉我们这行的人,永远有只脚在里面,不到金盆洗手,不知道那只脚是自己的。最有感慨的是那天去了昆吾九鼎黄晓捷师兄那里坐了会,他最后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他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做金融的人,难道真的都是要在忧患中才能生存么?貌似有点可悲。政府永远小心翼翼的在看着我们做事情,如果我们做对了,那么好,所有的功劳、政策,不要钱一样的给你,如果,如果你一不小心,走反了,结果也不是太 好,于是一句,杀无赦,以泄民愤,然后息事宁人,挥挥手就带走了一片云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政府如同港片的警察里一样,本来很早可以被出现的时候,不出现,却总是在事情不需要出现的时候才出现。

  其实,回头看全球的金融创新,最初的目的都很单纯,都只是为了当时的金融监管罢 了,所以现在看起来的很多金融创新,无一不是突破金融监管而创造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在一次次的博弈中,不断衍生和变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监管,而不违反金融监管政策,本身又无私利的金融机构,我们是需要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保障的。所以,第三个角度,就是我觉得金融改革,要先从鼓励金融创新开始吧。

  今天晚上就写到这里,哎,因为讨论的很多东西比较虚,所以没有第一篇来得实在,没有办法,毕竟这个不是我强项,我是业务出身,所以高度不够,战略眼光也不行,大家将就看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7 13: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