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419|回复: 0

沈敏特:令人痛心的荒唐——关于对高校以“本”划线的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07: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一位高校老师告诉我,一个考取了三本大学的新生,产生了自杀的意向,所幸发现及时,没有造成悲剧的结果。问题出在,他把三本看作不能忍受的屈辱。尽管自杀是少数,而感到屈辱,并由此产生多种负面的心理影响,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妨碍了高等学校健康发展,却是我们再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恕我直言,用“一本、二本、三本”来给学生和学校定位、划线,是极其荒唐和残忍的决策。我知道,凡是想当“老大”的人物,最深入骨髓的癖好,就是从各方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俯看众生,获得高高在上的快感,张扬手握的权力。却从不顾念小民的生存状态。

  是的,考分有高有低,这是客观的事实。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暂时的遭遇;我们需要高分获得者继续努力,保持成绩,好上加好;更需要鼓励低分获得者,总结教训,迎头赶上。年青人变数很大,可塑性很强,怀着爱心和期望,给予不同的孩子以不同的鼓励,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界的领导者的天职。我们怎么忍心采取一种措施,使孩子们暂时的失利,变成可以终身记载下来的一种身分的标志——“三本学生”。事实上,考得好的学生,如不持之以恒,也会转化,未必成才;没考好的,加倍努力,成为杰出的人才,这都有很多实例。何况,我们的高考本身存在著严重的弊端,用分数来衡量才能的大小,并不十分靠谱。有意思的是,有些成就很大的学者、专家、作家,坦诚的告诉我,现在的高考试卷,他们是做不来的。他们感到自己不必参加这样的高考,属幸事;反过来说,我们的孩子,要参加这样的高考,经受这样的折磨,是幸事吗?何必要将一次高考,化为终身的烙印呢!非常高兴的是,最近传出了高考改革方案,其中的核心是从考察记忆转向考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现在的高考的考察点是有问题的,因而分数并不能准确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高分低能”与“低分高能”的情况是存在的。

  孩子们感到屈辱,并非神经过敏。事实上,按分作“本”的荒唐,并不停留在校园,其恶劣影响正在扩散。我们有些不学无术爱凑热闹爱添乱的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俨然自以为“跟上形势,重视文化”,竟明码标价,抬高自己,宣布用人的学历要求;不从实际考察人才,动辄“非硕士、博士不取”,“三本学生”更是弃之未恐不及。“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清朝人都懂的道理,他们是完全不懂;所以,如今的情况是,学历高了,水平低了。这就是实际给予不实际的惩罚。

  按分作“本”来定位学校,并给予了等级化的待遇,是对教育事业的摧残。因为,校与校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公平竞争的关系;而任何学校的发展没有一个永恒的定数,好的永远好,差的永远差;只有在平等、公平的竞争中,才能从总体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就像赛跑一样,终点未到,名次已定,还有正常的比赛吗!宿命性的等级划分,扼杀了奋斗的精神,创造的精神,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

  这里有几个铁板定钉的事实,是不能忽略的。

  一是,在教育史上,后来居上的事例是存在的。中国的南开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它在艰难中诞生,但由于杰出的教育家办学,理念科学,措施卓越,更重要的是,加上它有一个无先天性岐视的办学环境,成为中国有数的优质大学之一;西南联大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的奇迹,南开是三所主办大学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是,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它们的内在实力是不平衡的,需要具体对待的。一本在总体上也许(仅仅是也许)优于二本、三本,但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学科、课程以至于教师,常常是各有优势和劣势,必须给予具体的、不同的评价,绝不能简单的划为三等,来涵盖一切。这只能说是,压制和摧残。

  三是,所谓211和985的评估,本身就有须得诟病的地方;我不敢说评估的结果都不对,但我敢说并不全对。以一、二、三本来给学生和学校定终身,是极不科学的;给教育事业的伤害,是极大的。

  在国际上,也有对一个国家以至于全球的大学的评估,甚至排名。但这种评估与排名,首先,它不是凝固的,而是跟踪式的评估,变化着的排名;它是一种促进的力量,而不是宿命性的定评。其次,它的评估和排名,不影响各国政府对学校的待遇。在美国也有所谓“常春藤大学”的评价,但,那不是政府行为,不是政府的教育部门派几个大员,去考察、评估之后,而由政府来授予的;更没有政府定政策按等级来给予优惠的事例。常春藤大学靠的是上百年的优质办学,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优质人才,于是而形成的口碑。它们的背景只有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办学环境、竞争环境。

  我希望,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让按分定“本”的荒唐,变成一个被人渐渐遗忘的恶梦。

  (沈敏特,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23:57 , Processed in 0.0937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