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0|回复: 0

张湧:楼市复苏,不能继续依靠政策托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9 05: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伙伴们,大家好!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下行趋势。

  今年1-9月,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6%,销售额下降7.6%。

  9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同比和环比全部下跌。

  这种情况在去年5月和9月份发生过两次,然后就有了517和924两次强力的救市措施。

  今年以来,除了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出台过一些优化政策以外,像去年那种全国性的救市措施再也没有出过。

  这说明,在合理的前提下,对房地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基本已经“拉满”,房地产到了需要建立自身的“造血能力”的阶段。

  除非四季度房地产出现严重恶化,并对经济造成明显拖累,否则出台大范围强力刺激措施的概率不大。

  01

  去年9月份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从防止房地产引发金融风险,到拿出“真金白银”托举楼市,对房地产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向。

  比如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购限售、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连续多次脉冲式的刺激政策,短期内对房地产的刺激是有效的。

  但是一旦“停药”,市场很快就会冷下来。

  到今年三季度,房地产救市措施基本上能出的都出了,政策空间基本到头了。

  这说明,救市的“政策底”已经基本到位了,就等“市场底”的出现了。

  二者不同步是正常现象。

  同时,如果把房地产比喻成一个病人,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恢复病人自身的身体机能;

  救市“这味药”吃下去之后,需要有一个等待见效的观察期。

  如果“药”给的太多,时间太长,不仅不能提升“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

  政策的“药”已经给到位了,接下来就看房地产能不能自己运转起来。

  所以,在9月份美联储降息之后,我们连LPR都没降,就是希望房地产能有独立的“造血能力”。

  那现在,房地产不需要外部刺激,也能形成正向的市场循环,实现真正的企稳回升,卡点在哪里呢?

  02

  目前购房的门槛和成本已经降得非常低了。

  居民的购买力恢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短期内的需求很难有大的变化。

  所以,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打破弥漫在楼市的一股悲观情绪。

  2025年二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1.1%,较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3和0.7个百分点;

  1-8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1.08万亿,同比少增0.23万亿,

  这些数据说明,老百姓正在经历一个去杠杆的过程,楼市不景气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购房者观望情绪比较强,普遍担心后面还会继续跌;

  这种担忧直接抑制了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所以寻找楼市“市场底”的突破口在于,打破购房者的悲观预期。

  03

  有一个好消息是,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有所好转。

  2025年前8月,300城土地成交金额为13128亿元,同比增长9%。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2025年前8月成交金额、成交均价同比增幅均超2成,溢价率均在10%以上,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增。

  租金回报率也有所好转。

  目前,样本100城的租金回报率为2.37%,已经很接近2.4%-2.8%合理区间;

  虽然接下来租金涨不涨不一定,但是如果房价按照目前的速度下行,明年二季度,租金回报率有可能达到合理水平。

  部分城市,如乌鲁木齐、贵阳、哈尔滨等,租金回报率甚至来到3%左右。

  房价收入比方面也在好转。

  房价收入比,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的收入,不吃不喝多少年,可以买一套房。

  北上广深分别为12.3倍、9.6倍、8.1倍和14.6倍;

  虽然距离国际上公认的3-6倍还有差距,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这个指标整体是在缓慢朝合理区间接近的。

  还有就是,房价是否回升,也要看宏观层面,新旧动能的转换是否会加速。

  当新动能对投资、基建等传统动能的替代更明显,居民收入回升,通胀和PPI等宏观指标逐步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乐观情绪普遍回升后,房地产自然会企稳回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8 13:32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