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0

肖仲华:高负债-高债息-高利率-高股价-高金价的背后: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0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的美国市场,一切现象都已经无法用经济和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面对如此尴尬的状况,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已彻底死亡。

  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从37万亿到38万亿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足见美债规模在史无前例地加速飙升。高负债规模当然是以高负债成本为代价的,2025年美国发行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已经高达4.65%,市场实际交易的收益率也高达4.18%。

  人们总是认为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依据通胀水平来确定,实际上,真正的内在逻辑恐怕不是这样。对美国而言,国债显然是一切货币政策的根基,当国债规模快速扩张,并不得不以高债息为代价时,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就不得不跟着调整。道理很简单,政府债的票面利率高就说明国债不受市场待见,很难卖。国债难卖或卖不出去,最终就得是美联储兜底。美联储购买国债利率高了,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资产端价格被抬高,金融借贷的利率就得跟着水涨船高,吸收存款的利率自然也被逼着抬高。

  所以,第一个常识而非理论的结论是:美联储不断加息形成高利率的根源并非只是通胀的影响,更是美国高负债和高债息的必然结果。

  按经济和金融理论来解释,高债息和高利率的后果,应该是吸引资金涌向国债市场和银行存款,社会流动性减弱,股市和其他资产市场的价格应该相应下降才对。然而,美国的现实却是在高债息和高利率的同时,股市、期市和黄金的价格也在一路高歌猛进。

  这种奇特的现象,显然违背了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包括股市与债市和银行存款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也包括股市与黄金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理论上完全讲不通。

  经济学者们拼命解释说,所谓“跷跷板效应”失灵是因为投资的热情与避险的情绪同时存在。这固然不能算是错误的解释,但显然缺乏说服力。无论是股市还是黄金市场,包括债市,其实都已经进入了高风险状态,泡沫都已经飘到天上了。说是为追逐暴利而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可以,但是,哪里还存在什么避险的可能呢?

  要解释高负债、高债息、高利率、高股价、高金价同时存在的奇特景象,西方那套经济和金融理论是靠不住的,我们恐怕只能拜托常识来解读。

  所谓“跷跷板效应”其实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全社会的资本总量是有限的,或者说资本是稀缺的。只有在资本有限或稀缺的情况下,才存在有限资本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轮动,出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如果资本没有了稀缺性,甚至丧失了有限性,彻底活动性泛滥了呢?

  看问题一定要首先抓住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或者是推动事物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如果我们承认美国各种奇特现象的根源在美债的无限扩张,那么这些奇特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或许就能够被找到。

  除了高负债导致高债息,高债息导致高利率,还有高负债必然导致美元泛滥。美债规模加速扩张,美元流动性就必然跟着加速泛滥。一方面是高债息和高利率吸引了全球美元涌向美国,这些钱虽然未必直接流向美国股市,比如只进了美国的银行体系,也能导致银行体系有足够的美元通过借贷或投资流向股市。另一方面,美债卖不动的情况下,美联储就得购买美债,自然就会直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美债扩张导致流动性泛滥,流动性泛滥又进一步推动股市、期市、债市和黄金市场的价格泡沫。

  当然,按这个逻辑,流动性泛滥的后果显然不应该只是上述市场的泡沫高涨,也应该导致全社会的整体物价水平飙升,可美国的CPI目前似乎并不离谱,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可能的解释是,美国的CPI被严重低估,美国政府在数据统计上做了手脚。这一点,从网上美国人叫喊受不了高物价的吐槽看,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显然与美国CPI数据存在严重的反差。

  另一个常识性的解释是,当资本都在涌向高回报的债市、股市、期市、黄金市场,以及流向银行体系赚取高收益回报时,全社会的生产性投资和消费相对就受到了挤压,没人投资实业,老百姓也减少消费,这CPI就涨不上去。

  为什么从全球视角看,似乎只有美国一家独自热闹(似乎还有日本),其他地方大多数并没有出现过去常见的各国都跟着出现“输入性通胀”现象,股市没有跟着狂飙,物价也没有跟着飙升的原因或许就在这里。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跟着美元泛滥而上涨,通胀的传导路径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灵验了。

  黄金也是大宗商品之一,其价格飙升的原因在于美元泛滥导致纽约黄金期货价格飙升,自然带动黄金现货价格也跟着飙升。这并非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避险情绪所致,依然是美元泛滥的直接后果。

  黄金是国际通货,如果真是避险情绪所致,或者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各国加速收储的后果,显然会导致全球性的货币泛滥。道理在于,各国收储黄金是作为央行的资产,在目前金价已经飘到天上的情况下收储黄金,无疑意味着央行资产成本的抬高,自然意味着银行利率要跟着上涨,就如同前面所述的高负债成本导致高利率的道理是一样的。但现实是,多数国家都是在降息而非加息,所以央行大规模收储黄金显然是不真实的。

  我去年曾预测黄金期货价格有两种可能的高点,一个是3900,一个是4200,显然被现实打脸了。现在看来,期货金价冲到5000并非没有可能,就如同道指冲到50000点并非没有可能一样。

  如果真的出现黄金期货冲到5000,道指冲到50000,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恐怕只能用“世界末日”来形容那时的美国。至于到底会是怎样的“世界末日”,我们就且行且看吧。

  无论如何,美国的债市、股市、期市以及全球的黄金市场,都已经走到了泡沫破裂的临界点,随时都可能在一声巨响中爆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1-8 19:07 , Processed in 0.1249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