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格兰:突发消息!节后A股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9 13: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转眼,10.1假期余额已经见底,明天开始回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中。

  不知道同学们休息的还好吗?

  先来看个重磅消息,老美那边突发消息,美股AI板块集体跳水。

  发生什么了呢?

  原来是一篇来自The Information的报道,用了内部爆料,披露了甲骨文AI云服务器惨淡的盈利状况。

  根据报道,在截至8月的三个月里,通过出租配备英伟达芯片的服务器创造了约9亿美元的收入,可是这9亿美元收入却只带来1.25亿美元的毛利润。

  细算下来,毛利率只有可怜的14%,和一些低利润的零售业水平差不多,完全没有高科技公司该有的样子。

  也许你觉得14%的毛利率已经很低了,但别着急,这还不是全部。

  报道指出,在计算这14%的毛利率时,已经计入了包括人工、电力和部分设备折旧,但是,还有些未指明的折旧费用没算进去。

  如果把这部分也算上,甲骨文的真实毛利率还要继续再降,最终只剩下7%。

  这还没完,了解会计的同学都是知道的,毛利率中不计算销售、行政、研发等费用,对于需要投入巨大成本签单的企业云服务来说,这些都是大开销。

  层层剥开后,发现利润已经薄如蝉翼。

  这就好比开了一家档次很高的餐厅,最后算账才发现,忙活半天全给房东和供应商打工了。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持续下去,别说赚大钱了,维持现状都是非常艰难的。

  最扎心的是,主要亏损源自于公司最新、最强的业务,出租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架构芯片,亏损将近1亿美元。

  这个消息冲击力很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关于AI盈利的逻辑幻想。

  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利润压力主要来自那些不好处理的老旧、低效硬件,可事实却是,这些2020年发布的旧款芯片,反而在支撑着甲骨文的利润。

  这就表明,甲骨文的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存在根本性缺陷。

  这也是所有云服务商的共同问题,大家都在这场AI军备竞赛里卷,但是从英伟达那里拿到的芯片成本,正在超过市场中愿意为租赁服务支付的价格。

  这种局面就显得有些尴尬了,谁越在前面跑得快,谁烧钱就越狠。

  那么,甲骨文的策略就很清晰了,作为云计算市场排在亚马逊、微软、谷歌后面的追赶者,想要在别人已经建好的生态系统里硬碰硬,肯定没希望。

  只有定位成更快更便宜,用性价比吸引那些对计算成本极度敏感的大玩家,主动打起价格牌。

  就比如拿下Open AI时,甲骨文提供的GPU租赁价格远低于公开的挂牌价。这是一种典型的亏本销售策略,在某些产品线上不赚钱,目的就是把客户吸引进来,建立合作关系,用眼前的亏损换一个未来的主导权。

  再深一层思考,甲骨文的定价策略,是和自己中立AI超市的商业模式配套的。

  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只提供最基础的算力设施,自己不开发AI大模型。

  本质上是把自己的服务商品化,定位在价值链底层,靠价格和性能竞争,没有独特且高利润的软件生态。

  这样一来,就不会和客户产生任何竞争,这对于像Open AI这样的合作伙伴来说,很有吸引力。

  从投资角度看,甲骨文的报道反映出市场对于AI的态度,已经从预期转向业绩。

  AI不能只有高速增长的营收预期,更要看到实实在在的盈利。

  AI公司的利润率与市场期待的持续向好故事严重脱节,高速增长不能带来足够多的利润。

  整个AI基础设施的商业逻辑需要被重新审视,这才是市场最担心的鬼故事。

  A股的类似甲骨文这样的数据中心相关的股票,节后恐怕也得谨慎一些。

  回顾整个国庆假期,美股市场除了政府关门影响比较大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每天都有AI方面新消息,市场焦点完全集中在AI领域。

  亚太这边兴起了高市早苗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新首相,市场普遍预期安倍经济学可能回归,日本加息进程放缓,政策重新回到宽财政、宽货币的路线。

  受此影响,日元套息交易回归,日经指数上涨6%以上,不过日元汇率下跌了3.1%,对冲之后日经实际涨幅在3%左右。

  港股在假期交易了4天,只有10.1当天大涨,随后连续调整。

  这期间,最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科技股,尤其是互联网板块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市场正在将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逻辑,从过去偏消费股转向科技股,与海外龙头看齐。

  这种估值逻辑的改变,不会像业绩驱动那样直接见效,更偏向于观点转变,需要AI大模型推进、加大算力投资等实质性事件来佐证。

  由此可见,科技产业催化,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科技成长板块来说,当前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是双创指数节前连续大涨,短期积累了较多获利盘,增加了交易难度。

  再往后看,市场可能面临需求侧验证期、缺乏新的结构性亮点以及科技板块长期性价比降低三个挑战。届时市场可能进入一个休整期,等待供需格局拐点。

  整个四季度,A股市场还要警惕重要事件影响。

  先是十月下旬的重要会议,将明确未来五年相关产业的战略布局,可能会催生一波短线热点行情,对市场风险偏好有提振作用。

  再是十一月初的APEC会议,在会议前,中美关系大概率会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过要提防会后双方在贸易、出口技术管制等议题上的分歧,限制市场交易热情。

  最后是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政策指引至关重要。

  综合下来,节后市场的交易难度将逐渐增加,尤其是10月下旬指数到4000点后,交易难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4000点这一关,没这么容易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10-18 02:26 , Processed in 0.0937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