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4|回复: 0

风留痕:从中美经贸会谈的八大“关键点/词”来看局势走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美经贸团队的“马德里会谈”结束了。尽管没有发表共同声明,但双方似乎都比较满意。国际社会的评价也是积极的。未来局势走向如何?或许从中美经贸会谈的八大“关键点”或“关键词”可以分析出个大概。

  第一个关键点/词:中美经贸会谈相关用词差异

  从日内瓦到马德里,几个月间中美进行了四轮经贸会议。对于这四轮经贸团队会议,中方一直使用的是“经贸会谈”,而美方基本上使用的是“经贸磋商谈判”。

  虽说都是谈经贸问题或解决经贸争端,但“会谈”与“谈判”的内涵有很大不同。

  中国使用“经贸会谈”一词,意在突出解决特朗普政府制造的对等关系和限制性或消极措施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进入“经贸磋商谈判”。实际上,这体现的是“非正式性”,表明中国并不急于全面解决中美经贸争端,而是视美方的态度而定。

  而美方直接使用“磋商谈判”一词,则是把此前的争端与真正的谈判混为一谈,将目前推出的“限制措施”作为谈判筹码或条件。这也是美方不断在限制措施方面层层加码的重要原因,是为了给中国带节奏,让中国穷于应付。一句话,就是诚意不足。

  第二个关键点/词:第三方国家

  四轮会谈在四个不同的国家首都进行,分别是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马德里。

  会谈也好,谈判也罢,在第三方国家进行,更像是两国家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节会晤,目的更像是实现关系的正常化或进一步接触。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中美是世界两强国家,在第三方国家进行如此重要的接触,突出的还是“非正式性”。这肯定是应我方的要求,因为我方一直使用的就是“会谈”这一“非正式”谈判的关键词。

  中国一开始就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也就是对美方的出尔反尔已经非常“厌烦”了。只有当美国真正拿出解决争端的诚意之后,才不用在第三方国家进行接触会晤。只有当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会晤时,才是真正的“经贸磋商谈判”,这实际上表明中美经贸关系或中美关系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个关键点/词:限制措施或消极措施

  从一开始中方就明确表示,只有美方取消了对等关系和限制/消极措施,经贸磋商谈判才能进行下去,这是前提条件。

  而美方恰恰是在这期间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措施”。一方面意在向中国施压,体现美方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增加谈判的筹码。

  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则意味着,一方面美方始终没有落实会谈或元首共识的诚意,总是出尔反尔;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未来关系的不确定性。

  第四个关键词:元首共识或元首外交引领

  落实“元首共识”,是我方在每次会谈前后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而美方代表团队实际上也经常会使用这个关键词,美方还一直强调最终协议必须得到两国元首的签字确认才能生效。

  这或许就是特朗普一直不断地透露访华或会晤相关话题信息的重要原因,也是我方一直未给予明确回应的重要原因。

  如果双方的团队没能谈妥,那双方见面的意义就不大,总不能由两国领导人直接进行会谈或谈判。

  可是,正因为特朗普心心念念要实现访华或会晤,一方面体现出他着急的一面;另一方面,或许有些事情真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特朗普或许有许多话要当面说清楚。毕竟其关税战以及对华贸易政策和策略,在美国内部引发了巨大争议。

  关键是,此前特朗普同意英伟达对华出售低端芯片一事,被美国内部部分人解读为突破了美国的“安全底线”。如果做出更大的让步,美国内部还不得吵翻天了?

  当然,也或许有些事只有在直接面谈之后才能达成真正的共识,接下来的谈判也才能加速,这是特朗普急于实现会晤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大关键词:框架共识,框架细节

  框架共识或框架协议,这是特朗普关税谈判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热词。不仅是中美会谈,美国在与英国、欧洲等国家的关税谈判也都是首先达成框架共识或协议。

  框架,就是只达成了原则意向或初步的协议,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谈判解决。

  这表明特朗普比较着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果,也就是他心急。因为对等关税引发了全球性的强烈不满和反对,美国内部的质疑和反对声音也很强烈,而且还有违反美国宪法的嫌疑。

  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已经判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违法违宪,但同时也宣布裁决在10月14日之前不会生效,以便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这显然是担心此判决对美国不利,也初步看到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在增加税收方面取得的成果。这反映出美国法律体系存在不严肃的问题。目前官司已经打到了最高法,不管是否违法,最高法肯定不会第一时间就做出裁决。

  这反应出美国内部的政治与法律体系混乱不堪,这也是一些国家不轻易向美国屈服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说是美国关税谈判的难点之一。一旦最高法按法律办事,那特朗普可就惨了。

  因此,特朗普目前一是急于先谈成框架协议,也就是造既定事实;二是必须用数据来粉饰关税战的成功或成果,这样在最高法判决时可能对他有利。

  第六大关键词: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尽管目前是在解决双方的关税或经贸争端,但中国不仅提出要维护或不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同时也反复强调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是把中美经贸争端上升到国际事务来看待。

  关税战也好,贸易战也罢,又或是美国优先/第一,都严重破坏了世贸规则和体系,使世界供应链碎片化,这是对全世界的伤害。

  中国在维护自身合法或正当权益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国际秩序体系规则的权威性,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诉求。

  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推动世界变革并争得重构世界秩序的主动权或优势。

  第七大关键词:健康的、可预测且稳定的经贸关系

  这是近来我方官员和媒体经常提到的一个关键词。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中国不是在与美国争夺霸权,也并非非要把美国推下霸权的宝座,更不想与美国展开激烈的冲突或对抗,这实际上有安抚美国的作用。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特朗普关税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抵制,没有几个国家肯接受美国第一,美国实际上已经处于严重的孤立境地。

  美国最怕的是中国联合相关国家对美国进行关税围攻,也更怕中国借美国战略麻烦缠身之际在背后向美国“捅刀子”。

  乌克兰战争以及中东战乱,始终是美国最直接的麻烦。而近日,乌克兰和中东局势均有恶化升级迹象。中国自然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局势,增加对美国的牵制与消耗。

  而在没有征服全世界以及没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情况下,如果中美此时完全脱钩断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必将是沉重的。

  而特朗普还要面对美国债务危机问题和世界的“去美元化”浪潮问题。如果中国要建立可预测稳定的经贸关系,就不大会在这些方面动作过大,还是会给特朗普留点余地的,这就要看特朗普如何考虑问题了。

  第八大关键词: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是中方最新的用词,在马德里会谈后的发表会上强调的。我方的表达是: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这一次会谈最大的亮点就是初步达成了解决TikTok问题的框架共识。

  在这个问题上,美方的原则是“不售就禁”,而特朗普单方面宣布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

  我方强调的是,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也就是说,这并非是一售了之,而是涉及到了在核心计算和大数据问题上的合作问题,这应当是一个新的动向,因为这一问题目前正是国际社会普遍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而“减少投资障碍”这一表述,无疑是在向美国施压。特朗普不是提倡购美国货、雇美国人,不在美国建厂就要面对巨额关税吗?特朗普不是想吸引资本回流帮助重振美国制造业吗?那目前的中国可是最具这个能力的。

  可偏偏是,特朗普不但对中国搞关税壁垒,同时也在为中企投资美国设障,中国提出要在这一个问题上进行合作,就要看特朗普如何回应了。

  这一次中国提出以合作解决争端或经贸问题,这是一个新思路,不知道特朗普对此是怎么想的。

  有意思的是,马德里会谈比原定的会期减少了两天的时间。不知道这表明是除了TikTok之外其它的就谈不下去了,又或是双方根据会谈的实际情况要重新进行调整,这一切似乎还都是未知。

  总之,目前中美双方都不想大打出手,也就是所谓的建立可预测的稳定的经贸关系。但是,由于分歧太大也太多,要解决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需要时间。从框架共识到框架细节,再到真正的协议,显然要分三步走。

  美方有自己关心的重点,中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这都是不可能相互妥协的问题。也就是说,中美会一直低烈度地斗下去,只是不知道是否会因为意外事件引爆全面对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9 01:59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