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每日怡见:支持拥枪的特朗普盟友,被人一枪带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咱们要相信科学,但有时候也不得不相信宿命。

  美国年轻一代的保守派领袖,特朗普的政治盟友,著名网红,诡辩专家——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

  除了上面这些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无比坚定的拥枪派。

  他的经典语录如下:

  “每年付出一些枪支死亡代价是值得的”

  “在拥有枪支的社会里,你永远不可能实现零死亡。”

  “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为了守护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我们的人权,承受枪支死亡的代价是不幸但值得的,这是一笔审慎的交易,也是理性的选择。”

  如此支持拥枪的一个人,最后死在他最支持的枪口之下,你说这难道不是宿命吗?

  这一次查理·柯克到访犹他山谷大学,是为了进行他的巡回演讲,主题叫“证明我是错的”。

  前面也说过,这哥们是个诡辩专家,特别善于偷换概念。

  光靠演讲,说服力明显不够,所以他每一次在自己讲完之后,都要安排观众上来跟他辩论。

  然后,利用他出色的口才和辩论能力,击败对方,这样不仅可以证明自己刚才演讲的观点是正确的,还能借此拔高自己的人设,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粉丝。

  说来也是凑巧,在枪击发生之前,柯克正在和现场观众辩论美国该不该控枪。

  有一名学生明显是反对拥枪的,于是质问他:“你知道过去10年美国发生了多少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吗?

  看到这,请问屏幕前的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会如何回复?

  其实,无论你怎么回复都不行,因为这就是个陷阱。

  你回答具体的数字,比如100起,对方就会借题发挥。

  你如果说你不知道,对方就会反问,你连多少起都不知道,你真的了解枪支带来的危害吗?他会质疑你的专业性。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回答,反客为主。

  作为诡辩大师,柯克没有回答,反而问对方:“要把帮派火拼也算进去吗?”

  大家瞧瞧。

  虽然我们不赞同柯克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理念,但是他在辩论上的技巧,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样以后你出去跟人吵架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再比如之前,还有学生问他:“美国过去十年群体枪击案里,有多少个跨性别枪手?”

  柯克:“太多了。”

  学生:“告诉你吧,五个!”

  “我再问你,一共有多少个群体枪击案的枪手?”

  柯克反击:“包括,还是不包括同性恋?”

  大家瞧瞧,这就是诡辩,偷换概念,然后引申到自己所擅长的话题,进而输出自己的政治观点。

  不过讽刺的是,就在他问是否包括帮派火并的时候,

  枪响了。

  一名枪手在250码(180米)外一枪击中他的脖子。

  在讨论美国是否应该控枪的演讲现场。

  别人问他有多少大规模枪击案的时候,他却要偷换概念,将这些大规模枪击案偷换成“大多是帮派火并”。

  可是没想到,他自己却最终成为了另一起枪击案的受害者。

  你说这是不是又是宿命呢?

  根据现场的视频慢动作显示,柯克当时身穿防弹背心,子弹疑似先打在了他的防弹背心上,然后反弹击中了他的颈部。

  柯克瞬间大动脉出血,当场就去世了。

  目前,关于枪手的信息还少得可怜。

  我们只知道两点。

  1,这个人还在逃,没有抓到。

  当地警方说他们已经追踪到枪手的行动路线,同时掌握了包含枪手清晰影像的视频录像,正在权力搜捕。

  但是,却没有透露枪手的任何信息。

  只是说:从嫌疑人特征来看,其符合大学年龄段特征且完美融入校园环境。

  2,此人不简单,非常的不简单。

  枪手能在180米开外,仅开一枪就能带走柯克,足以证明此人不是业余枪手。

  而且,他还能在枪击发生之后,在警方的层层围堵和排查之下逃脱。

  这就证明他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而且事先做好了充足的撤离预案。

  这是一起事先就计划好的,目标明确的,针对查理·柯克的谋杀行动。

  在这起枪击事件发生之后,特朗普下令美国全国降半旗志哀。

  他还发文称赞查理·柯克是伟大的爱国者。

  “伟大的,甚至是传奇的查理·柯克去世了。没有人比查理更了解美国青年的心。他深受所有人的爱戴和敬佩,尤其是我,而如今,他已不在我们身边。梅拉尼娅和我向他美丽的妻子埃里卡和家人致以深切的慰问。查理,我们爱你!”

  有网友看到这个新闻之后还质疑,说是为了一个网红就能降半旗,美国还真够奇葩的。

  后来我去查了一下,美国全国降半旗有哪些情况呢?

  1,国家重要人物逝世,比如历任总统、副总统、最高法院大法官和一些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去世时,都会降半旗志哀。

  2,特定纪念日,比如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国旗也可能会降半旗,以缅怀和纪念为国家牺牲的军人。

  3,重大国家悲剧或灾难。

  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洪水,火灾,911恐怖袭击。

  当然,还有发生大规模枪击案的时候。

  最近一次是8月27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南部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包括枪手和两名儿童在内3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

  当时特朗普就下令:全国降半旗志哀。

  而这一次呢,柯克虽然只是一个人被枪杀。

  但他对于共和党,对于保守派的意义非常重大。

  有时候,是事件本身值得降半旗,而有的时候呢,是降了半旗之后,可以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共和党人这次反应很迅速,因为他们害怕民主党人发难,又要借口枪支暴力问题对他们兴师问罪,然后号召全国控枪。

  所以,共和党第一时间将此事定性为政治暗杀,想将矛头指向民主党。

  具体是什么动机,咱们还要等到警方抓到人才能知道。

  如果,咱就是如果啊,这个枪手假如是一个控枪主义者,他是因为反对柯克的拥枪观点才动的手。

  那这事可就有意思了。

  一个控枪主义者,用他最讨厌的枪杀人,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而一个拥枪主义者,却死在了自己最喜欢的枪口之下,你说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对了,就在一周前,教堂枪击案发生之后。

  柯克上福克斯新闻的时候,还和主持人争论。

  他说:“为什么大家总盯着枪支暴力?应该盯着坏人用枪’啊!”

  “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如果那些老师有枪,20个孩子就不会死!”

  还能怎么说呢?只能祝柯克先生安息,  下辈子  去一个禁枪的国家,起码在你偷换概念的时候,没人会爆你的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7 22:57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