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8日【第2025-130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份只提停火不提停战,只提搁置不提根治,既不保证停止北约东扩,也不停止武装乌克兰之“和平协议”为何能再次打动“普大帝”的心?

  【新闻报道】

  8月6日,美国特使威特科夫访问了俄罗斯,威特科夫向普京提出了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提案,但是乌方予以否认。

  媒体透露,提案包括以下内容:俄罗斯与乌克兰将签署停火协议,而非和平协议;美国考虑实际承认俄罗斯对新增领土的主权(通过将此问题搁置49年或99年); 美国将解除大部分对俄制裁;从长远来看,美国正在恢复对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 美国不保证北约不会继续扩张;美国不承诺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讨论纪要】

  ●俄罗斯总统普京因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的影响,在其相对安全出国访问的问题上显得并不轻松

  我们注意到了,8月7日,来自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的一段言论。按照乌沙科夫的说法,俄罗斯和美国已就两国总统在未来几天举行会晤达成一致,峰会筹备工作已经启动,会谈地点已经确定。

  这一新闻报道多少有些让人感到吃惊。国际刑事法院(ICC)已经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战争罪”,以及非法将儿童从乌克兰驱逐到俄罗斯。这意味着,国际刑事法院的123个成员国均有义务逮捕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果普京踏入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领土,该成员国应将其转移至海牙受审。

  有传闻称,俄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的地点选在阿联酋。我们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毕竟选择其他地点不太合适。普京既不敢去,也不能去,包括蒙古国在内。

  实际上,围绕2024年9月4日俄罗斯总统访问蒙古一事,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的蒙古是否会逮捕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一话题,一度被西方媒体炒作的甚嚣尘上。就在普京确定出访蒙古国的6个月之前,首位蒙古国国籍的法官在国际刑事法院开始任职。对此,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乌赫纳当时称赞这一事件是蒙古国“在国际舞台上声誉日隆、地位日渐增强”的证明。

  最终,在蒙古通过一项专门议案后,并通过外交渠道向国际刑事法院解释了其未能执行逮捕令的原因后,普京才敢于前往蒙古进行访问。类似的国家还有很多,比如,巴西、南非、印度等。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无法亲自参加2025年7月的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砖峰会。这些国家看似是主权国家,但其司法体系却都在西方的控制之下。

  其实,在我们看来,会晤的地点当然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北京。对此,我们认为,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中方恐怕不会给特朗普以此借口骗得一张“进京机票”的机会。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尽管存在,甚至特朗普也不反对,但中国不一定愿意这样做。

  ●俄罗斯决策层似乎无法基于俄罗斯国家长远利益做出正确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显然又重拾俄美关系,将欧美关系放在了一边。但与其第二任期一开始相比,还是有所区别的。即:由于特朗普政府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比如,应对中国问题,应对中国,以及在关税问题上应对印度,都需要欧盟提供战略策应。即便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玩“胡萝卜+大棒”也要仰仗欧洲的配合。所以,在这一次,特朗普政府还是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欧洲人的感受,就算是这种照顾是表面上的,至少比上次直接把欧洲人甩在“小孩桌”,甚至直接赶下“餐桌”要来得“温柔”一些。

  通过上面的讨论,如果我们说欧美关系透出一些和以前不太一样的地方,那么俄美关系似乎也透出一股诡异。我们注意到,围绕本次俄美就乌克兰问题可能达成的协议以及俄美元首可能的会晤,波兰媒体披露的一些细节,比如:俄罗斯与乌克兰将签署停火协议,而非和平协议;美国考虑实际承认俄罗斯对新增领土的主权(通过将此问题搁置49年或99年);美国将解除大部分对俄制裁;从长远来看,美国正在恢复对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美国不保证北约不会继续扩张;美国不承诺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到处都涉及到欧洲人提出的要求,比如,俄罗斯与乌克兰将签署停火协议,而非和平协议;美国不保证北约不会继续扩张;美国不承诺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而且看到了在所谓“诱惑”面前,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的立场原则也发生了变化。

  换句话说,俄罗斯面对“美国将解除大部分对俄制裁”与“美国考虑实际承认俄罗斯对新增领土的主权(通过将此问题搁置49年或99年)”这些眼前的现实利益,放弃了对俄罗斯国家安全,长远利益非常重要的,诸如决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决不允许西方继续军事武装乌克兰这些原则立场。俄罗斯当局把乌克兰极可能演变为第二阿富汗这种现实且巨大的战略风险抛之脑后。或者说,俄罗斯决策层似乎无法基于俄罗斯国家长远利益做出正确决策。

  尽管目前俄美双方仅是相互表达意向,尚未就此彻底落地执行,但至少从相关细节上给了我们这样强烈的感受——俄罗斯仍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其仍在投机。仍不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小九九。甚至在俄罗斯内心深处,对中国的恐惧和忌惮超越了美国。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如果俄美真的就此意向最终达成协议并落实,可以说,这极可能成为“明斯克协议”的翻版。

  ●只要美国内部恶斗继续,乌克兰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俄乌战争继续、甚至最终演化为第二个阿富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到此为止,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参加天津上合峰会,参加“9·3阅兵”等一系列问题上,其重要性,无论是对国际社会还是对俄罗斯自己而言,似乎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恐怕也是美国选在“9·3阅兵”之前,通过向俄罗斯抛出其最为在意的、涂满“解除制裁”“领土划归”蜂蜜之“胡萝卜”的主要用意——继续瞄着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瞄着瓦解中俄战略互信,阻止俄罗斯“站队”中国大做文章。当然,话说回来,迫使美国抛出涂满“解除制裁”“领土划归”蜂蜜之“胡萝卜”未尝不是俄罗斯拼命打“中国牌”的主要意图。至于这桩买卖到底能否如愿达成,大家不妨继续观察。

  此外,三年半且仍在持续的俄乌战争让俄罗斯的经济吃不消了,且不得不依赖中国,或是俄罗斯当局做出如此荒唐决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很清楚,俄乌战争继续下去,俄罗斯只会进一步依赖中国。但问题在于,俄罗斯同样很清楚,尽管中国愿意可以给予俄罗斯战略策应,但俄罗斯却不能主动向中国索取其想要得到的、但中国却不愿提供、有条件提供、现在不会提供的那种战略支持,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美国人显然看到了俄罗斯的这个小心思,于是赶在“9·3阅兵”之前找到了俄罗斯“晓以利害”:美国可以让俄罗斯在面对中国的时候,腰杆儿能硬一点,至少可以很大程度上打消普京心中的“要饭情节”(注,在普京看来,现在几乎是俄罗斯纯粹的有求于中国,中国掌握着所有“筹码”,普京访华无异于“讨饭”)。

  既然俄罗斯决策层作如是想,那么可以肯定,中国的对俄政策,即便经过天津上合峰会,经过“9·3阅兵”不会做出本质调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倒是想说一句,在俄罗斯沾沾自喜认为再次借西方之力平衡了中美关系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长出一口气?俄罗斯的行为给了中国合情合理地维持“力所能及对俄罗斯提供战略策应”的理由,只要美国内部恶斗继续,乌克兰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俄乌战争继续、甚至最终演化为第二个阿富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既然俄罗斯客观上愿意继续充当国际社会“套死、死套”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之“世界陷阱”的角色,那我们何乐不为?9月3日,我们无非是基于实力和自信,将“9·3阅兵”同样办得有声有色即可。

  ●特朗普要的是如何更好掌握内斗主导权而非真心实意地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以,就算俄美元首会晤了,又能谈出什么实质性内容?

  我们注意到,8月7日,俄罗斯美国问题专家、政治学家科尔图诺夫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圆桌会议上表示,导弹核武器控制从未是特朗普政府的优先事项,该政府仅在中国参与的情况下,才考虑恢复《中导条约》的可能性。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政府显然在故技重施,通过在恢复《中导条约》的问题上,试图通过俄罗斯把中国拉进来这一手挑拨中俄关系,试图瓦解中俄战略互信。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我们认为,俄方的专家、学者在美俄元首近期可能会晤的背景下借这个话茬儿非常不合时宜,但我们也想问美国人一句。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随着特朗普政府在俄美关系、欧美关系上反复横跳,基于俄罗斯在《明斯克协议》上受骗的惨痛教训,在俄乌战场上扛到今天的俄罗斯,对于特朗普所说的,能相信多少?更何况特朗普要的是如何更好掌握内斗主导权而非真心实意地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以,就算俄美元首会晤了,又能谈出什么实质性内容?

  在此我们倒是想要提醒伊朗当局的是,在俄罗斯决策层再次被特朗普的“烟炮儿鬼吹灯”迷了心智的时候,伊朗的战略处境显得更加凶险。我们建议,伊朗当局在继续和美国人周旋的同时,其不妨组织相应规模和级别的代表团提前访华,以示继续抵抗之心。

  接下来,大家观察的重点不妨放在围绕“9·3阅兵”,到底谁愿意真心诚意地和中国一起抗击西方。这就是一块试“金石”,对于包括印度、伊朗在内的方方面面都适用。

  还是那句话,俄美元首会晤到底会谈出个什么所以然,会否成为“明斯克协议”的翻版,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毕竟相关事宜尚未落地执行。但在这样一个氛围的背景下,或对印度、伊朗在下决心对抗西方到底的问题上起到负面影响。以印度为例,其总理莫迪在参加天津上合峰会之前访问日本(注,本来莫迪访日是谈高铁的,但在“9·3阅兵”的背景下,尤其在《南京照相馆》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上演的背景下,莫迪不调整行程,依旧访日,恐怕其内心有其他想法,甚至有意为之。所以,中国在南海就印度和菲律宾军舰联合演习就一巴掌拍在地上。莫迪现在就遇到了拜登时期的副国务卿舍曼的处境,恐怕同样不让你进京,你不也是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且至今行程没有做相关调整的消息放出。在我们看来,至少到目前为止,印度方面仍未展现访华之诚意,只是拿中国做筹码以对付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给其的压力,甚至暗示与中国“不是一路人”。既然如此,莫迪参加了天津上合峰会后就回去吧,就算其有意参加“9·3阅兵”,恐怕我们也不会给其发请柬。

  公开夺权?特朗普将《海湖庄园协议》策划者塞进美联储上班,或增大“9月3日前美国内乱”的可能性!

  【新闻报道】

  8月8日,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去年曾批评过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机制——即政府官员、监管机构成员与私营部门之间频繁互换职位。

  【讨论纪要】

  特朗普往美联储里面塞人这件事完全可以预料。策划了《海湖庄园协议》的斯蒂芬·米兰可谓大名鼎鼎,其所作所为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专干违背所谓西方经典金融理论与金融常识的事情,比如,主张美元降低长期价值。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美元长期价值走低,又将如何维持美元资产价格的长期稳定?在我们看来,恐怕类似说法与其策划“海湖庄园协议”类似,都是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量身打造的。所以,对于斯蒂芬·米兰的一些说法,大家听听就好。

  此外,对于这些特朗普口中所谓“改革措施”,如果真的落地执行了,恐怕美联储也就不再是美联储了。美联储尽管伪装成美国的央行,但其本质是私有的,且决不能成为美国的某个“国王”治下的“部门”。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的“改革措施”不是在革新,而是在革命。

  不难看出,特朗普不再掩饰想要彻底控制美联储的意图。现在的美联储代表的是华尔街的整体利益,这其中既包括了华尔街保守势力,也包括华尔街新型势力。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恰恰是被华尔街的新兴势力抬进白宫的。问题在于,华尔街保守势力妨碍了以麦斯克、彼得·蒂尔等为代表的华尔街新型势力的“生存空间”扩展,比如,以公司的名义发行稳定币,因此,他们要获得金融话语权,要求彻底、全面放开对金融的一切监管。

  中国有句古话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类似“求其上,得其中”,特朗普的言行在我们眼中,首先是一种博弈手段,特朗普想要的无非是美联储要进一步做出让步,毕竟特朗普是现任美国总统,掌握着国家行政资源。

  当然,对特朗普而言也并非都是好事,毕竟特朗普也是“穿鞋”的,经济、特别是金融运行方面出现任何不利的情况,市场首先会想起特朗普政府的责任。所以,特朗普需要经常鼓吹美国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比如,制造“造业回流美国”的氛围;比如,制造与多国就关税问题达成极其有利于美国之相关协议的氛围;再比如,即将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停火协议等等,唯一欠缺的就是如何实现尽快访华(注,特朗普并不想访华,只是想要敲定和中国的阶段性中美关系,访华对于特朗普来说很丢人,他希望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先访美。而这之后牵着的就是解决稀土问题和相对安全的开启大规模、史无前例的,公开正式印钱)。

  【相关话题】

  第7977期-华尔街最恐惧的莫过于,在寻求中国配合、至少默认其正式、公开、大规模印钱无果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出现无法预料与掌握的剧烈波动(2025-4-8)

  第8214期-在美国内部“打击伊核设施效果存疑”一声高过一声的背后,是华尔街围绕“稀土”和“印钱”问题急声催促特朗普赶紧干活儿!(2025-7-1)

  第8244期-结合美国务院或将大幅裁员超2000人,小谈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半年过程中,在华尔街新旧势力之间如何进行平衡与调整(2025-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06:25 , Processed in 0.1094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