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0|回复: 0

格兰:再出大事!A股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里要干团购了。

  在即时零售上尝到甜头后,要继续抢美团其他业务的市场。

  从当前流出的一些消息来看,这次的业务拓展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业务迭代,更像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协同作战。

  高德、口碑、饿了么、支付宝,阿里旗下的四大王牌共同发力,构建了一个从发现到交易再到履约的完美商业闭环。

  如果要阿里干团购,整个业务线的逻辑链条,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是这样的:

  高德负责流量导入,起到大众点评之于美团的效果。

  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诧异,高德不是个地图软件吗?哪里来的流量呢?

  实际上,每天有上亿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索附近的美食、商场,这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行为,本身就蕴含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到店消费意愿。

  阿里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消费意图流量,从原来的简单导航,升级到实际消费。

  有了高德带来的消费流量,口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用户凭什么选择这家餐厅不选那家餐厅呢?

  团购的核心是决策。

  这时候就需要一套真实、可信、有沉淀的评价体系来给用户提供帮助,加速做决策的过程。

  这是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核心竞争力,阿里想从美团手里抢走市场,就必须重建一个同样能让用户信任的软件。

  高德也是有地点评价的,重启并强化口碑,是这套商业逻辑的核心。

  高德种草,口碑筛选,后面自然就是通过内嵌的团购券,直接完成交易消费了。

  不管是内嵌的团购券还是外卖履约,饿了么和支付宝都能将交易覆盖,形成到店加到家的业务协同。

  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又会形成新的业务交叉导流,最后沉淀为饿了么或支付宝的会员,埋下未来复购和金融服务的伏笔。

  这一整套从意向入口、决策、交易、履约、沉淀的闭环打法,就像一根线,串联起了阿里各个业务线,将流量、信任、交易、留存一网打尽。

  这个事儿,别人要干我不太信,但阿里干是真有可能成,尤其是阿里现在有蒋凡这样一个将才。

  更值得思考的是,阿里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做这件事呢?

  确实是诱惑太大了,这是一块价值万亿的巨大市场,而且对手很单一,只有美团。

  从美团那边的业务预测看,到店、酒店、旅游的IHT业务在今年的交易总额GMV能够达到惊人的1.15万亿元,这部分业务是美团财报中,最核心的利润奶牛。

  这个数字背后,是本地生活中利润最丰厚、护城河最深等领域。到店业务不会像外卖那样需要承担高昂的履约成本,主要赚取的是数百万线下商家在线营销、广告和交易佣金。

  谁掌握了到店业务,谁就掌握了本地生活战场的核心利润。

  之前这个位置一直被美团霸占着,后来抖音对此发起了进攻。

  实际上,抖音和美团对于本地生活的消费打法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路径。

  抖音更倾向于内容流驱动。

  用户打开抖音,本意是为了消遣娱乐,打发时间。但在刷到探店视频、美食直播等内容后,消费欲望很容易被瞬间点燃,种草、下单、核销的链条在兴趣推荐的算法下显得顺滑。本质上,这属于服务找人的模式,创造本不存在的消费需求。

  抖音凭借强大的日活用户和内容生态,本地生活GMV短时间内达到千亿量级。

  但是这个模式有个缺陷,就是推送的内容,用户未必喜欢。

  阿里业务链逻辑,不一样,是人找服务,是用户想要什么,再去找什么。

  这个就是特别精准的流量,带着准确目的的流量直接转化为交易。

  未来,在美团、阿里之间的本地生活大战,将在三个维度上决定市场比例。

  最直接的碰撞在于流量入口。

  也就是当用户有了消费欲望,第一反应是打开美团找优惠,还是打开地图找附近有什么。

  我们未来可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相关广告,来左右用户的心智。

  当然,美团也是有护城河的。

  沉淀十多年,海量的用户生成内容是最大的护城河,大家去餐厅消费,都想看看点评上怎么说的。这对于阿里来说,挑战不小。

  最终决定成败的,还要看入驻商家的密度。

  本地生活终究是服务于线下商家的生意。谁能签约更多、更优质的商家,谁就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这场关于供给端的争夺,考验的是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商家运营能力,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阿里这打法,招招直面美团的要害。

  毫无疑问,阿里进军到店团购,极大提振了市场对阿里国内消费业务的想象力。

  在电商主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开辟出一块价值万亿且与自身生态高度协同的新战场,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估值叙事。

  它标志着阿里在各个业务线都抛开防守,主动进攻,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从交易的角度来看,我们虽然可能看到短期情绪推动股价上涨,也要注意验证从故事到数据的验证。

  只有GMV、核销量、广告渗透率等数据能够实现连续两个季度正向改善,现在的故事才能转化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约谈外卖休战后,下一仗在团购又要打响了。对美团的挑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最后说两句大盘。

  指数跳水,收跌19个点,4000多只个股走低,平均股价跌幅1.36%,体感不是很好。

  最大的问题是,缩量。

  2.12万亿元的成交额,是市场自8月13日以来,首次低于2.2万亿元。

  自从9月3日指数阶段性高点出现后,不管是宏观叙事还是技术分析,最后都可以简化到成交额这个核心指标上。

  在当下的流动性行情中,成交额就是决定生死的命门。

  当成交额不能继续创出新高,缩量上涨、放量调整成为常态时,我们要意识到,市场的交易规则已经开始改变,挤泡沫和杀杠杆的进程正在开启。

  这与今年5月到6月的特征很像,成交量逐步下降,热点轮动加速,今天上涨明天就可能退潮。

  在这种节奏下,有两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此前提示过的海外算力调整,持续下跌已经不能影响情绪和指数走势,市场已经对它逐渐脱敏。

  二是市场开始出现新逻辑的苗头,在降息预期和景气度催化的前提下,有新的板块接过了算力流出的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6 08:21 , Processed in 0.1563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