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94|回复: 0

石江月:中俄蒙元首会晤,中方提的三点,字句都是对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7 08: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合峰会圆满落幕,中蒙俄却单独留下来开了一个三方会议。山水相连的三国,有大事相商。

  中方高层亲自出面组织三方元首会晤。这一次,我方重点强调的三句话,字字句句都是对蒙古国的“不点名提醒”。

  2025年9月2日,刚刚结束上合峰会行程的中、俄、蒙三国领导人马不停蹄,于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一场高层会晤。

  从会后通稿来看,这次主导会议节奏的,是中方。就“切实推进中俄蒙三国合作”议题,我们没有半点藏着掖着,相当恳切地连提三条建议。

  第一,中方强调,中俄蒙三国必须夯实政治互信。经过多年的合作共赢,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早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因此不难看出,这句“夯实政治互信”是说给蒙古国领导人听的。

  确实,在“第三邻国”外交政策的长期影响下,今时今日的蒙古国,在与中俄的交往和合作中尤其显得有些缺乏诚意。

  比如早在2023年,蒙古国就和中俄共同的最大战略对手美国,签订了一笔涉及3100吨稀土出口贸易的所谓“共同开发备忘录。”

  诚然,由于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的独特地缘情况,导致美蒙之间的合作协议始终停留在纸面上。但在如今中美关税战硝烟未熄、双方围绕稀土博弈激烈的大背景下,蒙古国与美国勾连的做法,就显得相当不地道了。

  因此借着中俄蒙领导人共聚一堂的契机,这次中方果断出言提醒蒙古国,夯实政治互信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心思放回中俄蒙之间的深度区域合作上来。

  第二,中方建议为了继续巩固中俄蒙经济共赢成果,三方应当通力合作,积极推动联通三国“软硬连通”的持续深入。

  而结合中俄蒙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来看,这句话的重点,毫无争议地落在了原计划联通三国的“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上。

  要知道,为了搞好“俄气中输”工程,早在2021年,中俄蒙三国就达成了修建横跨三国的“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

  但直到2025年的今天,这一项目已然立项四年之久,仍旧未能迈出开始建设的第一步。管道工程迟迟不动工,固然这里面有中俄因为天然气供应价格谈不拢的因素在,但主要的阻碍,还是在蒙古国那边。

  一方面,为了避免在经济上过度依赖中俄,数年以来,蒙古国一直在“西伯利亚2号”管道工程过境这件事上讨价还价,从而导致了计划的一再迟滞。

  另一方面,尽管刚刚换了领导人,但蒙古国却始终不肯放弃他们的“第三邻国”外交战略。这也“是西伯利亚2号”工程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蒙古国一直在避免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唯一过境国,力保其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由此可见,中方强调的这第二句话,同样主要是说给蒙古国听的。

  所谓“软硬连通”的说法,就是在告诉蒙古国,中俄蒙之间的经济合作,并不局限于某一单一项目,而是涵盖了能源、教育、环保、旅游等全方位、多领域的互利共赢。与中俄合作,不必担忧经济上被绑架。中俄不会,也不屑于做这种事。

  第三,中方强调,中俄蒙三国,应当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作。众所周知,中俄同为上合组织创始国,彼此之间对基于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各类合作,早就非常成熟。因此,这第三点强调的对象,仍旧是蒙古国。

  作为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倘若中俄蒙未来的经济合作能在上合组织相应框架之下进行,那么不仅蒙古国境内的丰富矿藏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能够给自身带来颇为可观的直接经济利益,而且包括中俄在内的其他上合组织成员也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以“各取所需”的形式,与蒙古国开展各式各样的经济合作。

  很显然,这是中方在借机告诉蒙古国,融入上合机制,百利而无一害。

  在中方的劝导下,蒙古国领导人呼日勒苏赫终于想通了。当即做出承诺称,蒙方将在未来致力于密切双边关系,拓展中俄蒙合作渠道,造福三国人民。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俄心心念念的“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道,毕竟是一项牵扯到三国利益的大工程。

  因此,尽管在中方的苦口婆心下,蒙古国方面在立场上有所改变,但要想真正意义上开启工程,中俄蒙之间建立高度战略互信的过程,还有一段路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01:06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