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8|回复: 0

北风:遗忘的将军突然被记起,传递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5 14: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过去许多年,日本天皇在8月15日通告投降被更广泛传播,因此许多人认为8月15号是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但是从更严谨的法理程序上,日本天王通告投降,并不是战争的结束,直到9月2号,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在投降文书上签字,那一刻,才是国际法理上的日本正式战败投降。

  日本9月2号签署投降文书,9月3号咱们国内的绝大多数地方和民众才收到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全民开始庆祝。

  这是后来国民党政府,以及我国建国初期,就将【九月三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原因。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日本代表在密苏里舰上的投降文书签字是多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当时代表盟军,在受降文书签字的是麦克。阿瑟将军。

  在历史照片上,麦克。阿瑟签字的时候,他身后站了两名将军。

  这两位将军分别是美国的温莱特中将,以及英国的珀西瓦尔中将。

  麦克。阿瑟在受降文书上签字后,还将历史意义特殊的签字钢笔送给两位将军做纪念。

  这两位中将,一度被称为【被遗忘的将军】,但近日,中美俄三国官宣,以三国合拍纪录片的形式,再现二位将军的历史。

  过去几十年,中美两国,中俄两国就二战历史,都有一些合作呈现。

  但美俄之间,长期在二战历史上存在【叙事矛盾与抹黑】。

  因此这次中美俄三国合作诠释【二战历史】,还是第一次,释放了什么信号?

  这两位将军【一度被遗忘】,此时却被中美俄共同记起,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特殊功勋和战绩么?

  并非如此,在这场受降签字仪式的十几天前,两位将军还被关押在日军设在我国吉林辽源的一座战俘营里。

  温莱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在1942年的东南亚战场战败成为日军战俘,直到1945年8月下旬才被中美联手从日军战俘营解救出来。

  因为这段两年多的战俘经历,两人一度被美英媒体,称为【被遗忘的将军】。

  吉林辽源,因为当时远离大都市的【闭塞】环境,又具备快速向日本本土转移的特殊【通道】优势,日军决定将本土以外最特殊的一座战俘营设在这里。

  这座战俘营建成之后,一度关押了美军温莱特中将,英军珀西瓦尔中将在内的5名中将,6名少将,7名地方主官。

  这十六名高级别战俘,都是日军初期在太平洋战场占据优势时拿下的。

  1942年2月,英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司令级高官珀西瓦尔中将,在新加坡兵败被俘。

  1942年5月,美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司令级高官温莱特中将,在菲律宾兵败被俘。

  包括两名中将在内的大批美英士兵和菲律宾马来西亚战俘,被日军残酷对待,长途驱赶,中途死伤与被屠杀数万人,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东南亚犯下的著名暴行。

  接着温莱特将军等战俘,先被关押在日军占领的我国台湾岛,又在1945年初转运到日军建在当年【伪满洲国】,如今我国吉林通辽的战俘营里。

  日军长期给温莱特将军等战俘喂食有虫子的食物残渣。

  身高188公分,曾经颇为健壮的温莱特中将,被解救时体重只有45公斤,瘦骨嶙峋,可见日军折磨苛待的残酷。

  时间来到1945年下半年的时候,日军在多个战场败绩已露。

  但对于战俘而言,此时不是黎明曙光,而是至暗时刻。

  日军一方面开始销毁战俘营的一些文件资料,一方面做好安排,准备将温莱特将军等高级别战俘转移到日本本土,作为后期对美英谈判的筹码。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通告投降后,美军派出六人特工小组,执行【北美红雀行动】,希望解救出莱温特将军等高级别战俘。

  但当时通辽的日军,就是【天皇通告投降,但部分地区日军继续顽抗】的典型代表,日军不但拒绝投降,还将营救的美军特工也投入战俘营。

  随后几天,中方也从中传递消息,帮助美军向日军高层施压,同意释放来营救的美军特工,以及温莱特将军等战俘。

  后来美军特工将温莱特将军等战俘同一辆大卡车运走,中途却遇到暴雨破坏道路,车辆受阻。

  此时,一批朴素的中国农民向温莱特将军一行人伸出援手。

  中国农民们不仅帮助温莱特将军的卡车脱困,还给饥寒交迫的他们送来了食物和衣物。

  温莱特将军在日记回忆录中写道:如果没有这些中国农民的无私帮助,我们根本无法活着离开。

  温莱特将军拿出美金要感谢中国农民,也被当时的朴素老乡,直接拒绝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温莱特将军的后人,还带着他的日记,到战俘营遗址凭吊,并且对当年仗义救援的中国农民的后人们造次诚挚致谢。

  温莱特将军从战败被俘,到战俘转运,再到45年8月被营救,要呈现这些时段的真实历史,就需要中、美、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当时在我国东北与日军作战的俄罗斯,多国官方提供史料,才能共同完成。

  这段【遗忘将军】被日军俘虏和虐待,后来在救援中得到中国农民无私帮助的历史,相信让许多人联想到中国渔民,仗义解救英军战俘的《东极岛》。

  不过相对于许多观众认为屁股歪,人物刻画不可接受的《东极岛》,更多人认为这段历史,呈现最佳的是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这次在中美俄三国政府,首次共同呈现二战史的幕后加持下,负责制作纪录片《被遗忘的将军》的还是方励导演,以及当初创作《里斯本丸沉没》的原班人马。

  过去,我国创作抗联题材的抗战故事,经常进行中俄合作。

  我国创作陈纳德将军,美军飞虎队援助抗日的时候,也会进行中美合作。

  但是中、美、俄三方,就一段二战历史共同呈现,还是第一次。

  中美俄,被许多小国判断会打生打死,随时冷战转热战的国家,居然开始【彼此认同二战史观】了。

  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九三阅兵,震慑西方的时间节点。

  这场阅兵,让西方媒体和领导人正视并承认,我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与贡献。

  在九三阅兵之后,我观察到网上有一股中美俄未来会推向正面热战的狂躁情绪。

  我的判断恰恰相反,我们九三阅兵展现的军事组织能力,军事动员能力,军工制造能力,已经震慑住西方最狂热的好战派。

  我们的钢铁洪流和钢铁意志,已经让美国和西方【理智听懂我们的话】。

  美国从篡改二战史,淡化中俄的付出和牺牲,到如今三国合作呈现二战史,就是鲜明转变的信号。

  九三阅兵,让美国理智回归。至于理智能保持多久?带来的中美俄合作,能持续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5 13:55 , Processed in 0.0937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