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0

徐吉军:腐败亡国现实版:一个贪官,十万人伤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0 0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8月25日,俄罗斯杜马议员亚历山大·辛斯坦在社交媒体“电报”发文说,库尔斯克地区代理副州长巴扎罗夫被拘留。巴扎罗夫因挪用10亿卢布(约合1240万美元)而接受调查。

  2024年8月7日,乌军1000人先头部队轻松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边境地区,俄军毫无抵抗力,一周被占领了1300平方公里!

  一直到2025年4月,俄军才将攻入本土的数万乌军全部击退。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俄罗斯蒙受的最大耻辱。

  一、铜墙铁壁纸糊长城!

  进入2025年,库尔斯克战局稳定后,克里姆林宫就开始整肃涉嫌侵吞原本用于加强防御资金的地方官员。

  目前,乌克兰进入时的库尔斯克州州长斯米尔诺夫因挪用军费正等待审判。

  另一位前州长斯塔罗沃伊特在2025年7月被解除交通部长职务后自杀身亡。外界当时盛传他也面临贪污指控。

  在战场上,子弹可以击倒一个士兵,导弹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但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黑洞——腐败。它吞噬的不只是钱财,而是一个民族的信念与生命。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一个细节让人触目惊心:俄罗斯在库尔斯克方向的防御体系,本应是“铜墙铁壁”,结果却形同虚设。

  乌军1000人的先头部队发动突袭,第一天就撕开了俄军防线,长驱直入。这一切的背后,不是因为乌军战术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俄罗斯内部爆出了一桩惊天腐败案:修筑库尔斯克防御工事的巨额资金被贪官中饱私囊,原本的战壕、防御带、雷区,很多竟然只存在于账面和汇报材料里。

  总结一句话:一个贪官,害死的可能是十万士兵!

  库尔斯克方向,本是俄军布防的重中之重。

  1943年,库尔斯克发生过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苏德两军投入了300万人的军队,苏军凭借坚固的防御阵地击退了德军的闪电突击,扭转了整个东线的战局。

  那场战役的经验本应成为俄罗斯军队的传家宝。

  然而,八十年后的今天,俄军在同一片土地上却重蹈覆辙。

  根据俄媒披露,国防部下拨了数百亿卢布用于修筑库尔斯克及别尔哥罗德方向的纵深防御工事,要求“至少三层防线,每层防线包括壕沟、反坦克障碍、地雷区、火力点”。

  文件和预算都齐全,账面上看得滴水不漏。

  当乌军真正打过来时,俄军前线官兵惊讶地发现,很多防线要么没修完,要么修得豆腐渣,甚至干脆“只存在于图纸里”。

  俄军士兵愤怒控诉:“我们以为身后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结果发现全是空的!前面守不住,后面无险可依,只能仓皇后撤。”

  当调查一层层深入,真相让人震惊:原本用于修防线的钱,被层层截留,最后进了某些将军和地方官员的腰包。有人只是在边境草草挖了几条浅沟,拍几张照片,就当成完工。还有的承包商直接虚报工程量,钱到手就销声匿迹。

  于是,本应坚固的防御线,成了纸糊的堡垒。

  乌军轻易突破,一口气深入俄境上百公里。

  二、触目惊心的代价!

  战争中的腐败,不是抽象的,它直接带来鲜血和死亡。

  在库尔斯克战役里,俄军一线部队损失惨重。仓促应战、无险可守,很多部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与乌军机械化部队硬碰硬,结果是整连整营地覆没。

  战地消息称,短短十天时间,俄军在该方向伤亡可能高达万人。

  如果从战略层面看,这一漏洞的出现,意味着俄乌战局出现重大逆转。乌军不仅夺取了宣传上的主动权,还切断了俄军的一些补给线,逼迫俄军不得不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驰援。

  这直接影响到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方向的防御,形成连锁反应。

  一句话,本该靠钢筋混凝土和战壕拦住敌人,结果因为贪官污吏的黑手,换成了俄军士兵的血肉之躯去填。

  如果把这一切换算成数字,可能更加触目惊心:几十亿卢布的腐败,换来的是成千上万具尸体,背后则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痛哭。

  一个贪官,真的可能害死十万军人!

  三、大清洗!

  乌军攻入库尔斯克,普京震怒之下,立即下令彻查。

  短短一个月里,先后有数十名军方高官和地方负责人被抓捕问责。其中,负责工程建设的几名将领直接锒铛入狱,还有人选择畏罪自杀。

  最典型的,就是俄罗斯前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他在调查组找上门之前,吞枪自尽。

  俄媒普遍认为,他正是这一腐败链条的关键人物之一。

  普京公开表示:“腐败比敌人的炮火更危险,它摧毁的是我们的国家根基。”

  这句话道出了俄罗斯高层的巨大危机感。

  事实上,俄军在这场战争中的腐败问题早已不是第一次曝光。此前就曾传出军需物资被倒卖、士兵装备不足、战地医疗缺失等丑闻。

  只是这一次,规模之大、后果之惨烈,已经无法掩盖。

  普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铁腕清洗,杀一儆百。

  四、战时腐败亡国之路!

  回顾历史,腐败几乎总是伴随着国家的衰败。

  二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也曾出现过军饷被层层克扣、武器装备被贪污倒卖的情况。前线士兵赤手空拳,后方官员却腰缠万贯。这种情况最终严重削弱了国民党的战斗力。

  苏联解体前夕,军队内部的腐败同样触目惊心。军官私卖武器、军费被挪用,直接导致战斗力崩溃。车臣战争中,俄军甚至出现过“卖军械给敌人”的荒诞丑闻。

  今日的库尔斯克,仿佛是历史的重演。

  腐败不是简单的经济犯罪,而是战争中最致命的战略漏洞。

  它让士兵失去信心,让国家失去信誉。再强大的军队,如果后方烂透了,最终也只能是纸老虎。

  五、代价无法想象!

  库尔斯克的溃败,给了乌克兰一次难得的机会。

  乌军不仅取得战场胜利,更重要的是在舆论上狠狠打击了俄罗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称:“俄罗斯的堡垒不过是沙堡。”

  西方媒体抓住机会,极力渲染“俄军腐败无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正当性。

  更危险的是,北约借机加强在东欧的军事存在。

  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迅速调兵,加强防御。美国则向欧洲追加军援预算,试图把战争长期化。

  换句话说,俄军的腐败不仅让自己损兵折将,还间接送给敌人一份大礼。

  六、腐败与战争的恶性循环!

  值得警惕的是,腐败一旦在战争中爆发,往往形成恶性循环。

  前线损失惨重,需要更多补给;后方趁机敛财,中饱私囊;补给不到位,前线再次崩溃。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拖垮的就是整个国家机器。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双方都在拼消耗、拼韧性。

  在这样的拉锯战中,内部腐败的危害甚至超过敌人的炮火。因为敌人的攻击可以抵抗,腐败却是从内部自我瓦解。

  库尔斯克方向的溃败,再一次提醒世人:一个国家再强大,如果内部腐败横行,最终也会被击垮。

  战争不是只看武器和军队的数量,更要看制度、治理和信念。

  苏联曾凭借强大的动员力和铁的纪律赢得二战,今天的俄罗斯却在同一片土地上,因为腐败差点丢掉命脉。

  腐败就是亡国之路。

  俄军今天的教训,值得所有国家警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18 02:52 , Processed in 0.125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