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格兰:A股调整结束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聊聊上蹿下跳的指数。

  昨天指数大跌68点,很多声音都喊着牛市到头了,要大调整了,出于责任感,我认为该在盘中说两句,昨天罕见地在盘中发了篇文章。

  内容很短,核心就是三个字,调不深。

  今天市场也是深V回来了。

  实话实说,今天亲身经历市场波动的同学,感觉一定非常懵的。

  早盘冲高,中午跳水,尾盘拉升,比过山车还刺激。

  从走势看,最近两天的盘面,很像是2014年12月9日和10日走势的翻版。

  我知道,这样的行情中,别看行情热闹,股民们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

  原因很简单,指数曾经在3800点以上的时间太短了,不仅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即便是有经验也坚定不了信心。

  因为放眼A股历史,指数在3700点到4000点的日子也不过短短15天,2015年占了9天,更早的2007年占了6天。

  力挽狂澜拉升指数的主力,还是科技,确切说,是科创板的半导体。科创50指数,直接飙升7%,再次带动市场做多情绪。

  有点意思的是国产算力龙头股寒武纪,股价再次登顶A股榜首。

  A股有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凡是出现股价超过茅台的个股,之后往往都会一塌糊涂。

  毕竟股价能超过茅台,基本上都是短期狂热资金推动股价飙升的结果,很像风口上的猪,等到热度过了,往往面临着急跌风险。

  那寒武纪还能不能追呢?

  寒武纪作为本轮“情绪核心”,股价已登顶A股股王,中报实现阶段性盈利、单月翻倍后估值极高。

  从我的角度,如果前期没上车的,寒武纪仅仅适合做小仓位交易、严格风控,不建议长拿做价值。

  这种情绪标的,更适合“快进快出”,盈亏同源。

  长线的话,我可能更偏偏“铲子股”,聚焦制造/设备/互联/材料是订单与现金流更可验证的环节,受单一AI芯片成败影响更小,穿越力更强。

  最近AI方面的催化确实不少,昨天英伟达又发布了最新财报,很有看点。

  刚刚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我的时候,我也表达了对英伟达的观点:短期性价比不高。

  听不懂没关系,分析一波。

  从核心数据看,英伟达依然是那个让华尔街惊叹的增长猛兽。

  第二财季总营收高达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轻松超越市场预期的462.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1.05美元,同比大增54%,同样高于预期。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下,还能维持超过50%的增速,实属不易。

  不管是新一代芯片Blackwell环比增长17%的需求旺盛,还是游戏业务同比增长49%,达到43亿美元的单季最高收入纪录,都在表明英伟达的基本盘非常牢固。

  公司董事会也是很豪爽地批准追加600亿美元的回购授权,用真金白银回馈股东。

  不过市场并不买账,在财报公布后股价一度跌幅达到5%。

  问题出在哪呢?

  一方面是市场最关心的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录得411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了56%,但是低于预期值的412.9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英伟达H20在华销售为零,彻底丢失了中国市场。

  尽管老黄在7月份访华时表示美国已经批准出口许可,但从财报上看,嘴上放开了但手可没有松,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英伟达没有向任何一家中国公司出售H20。直接影响了40亿美元的收入,这也是刚刚提到的数据中心不及预期的根本原因。

  更关键的是,在三季度指引中,英伟达也没有任何出口H20给我们的假设。

  最核心的是,在我眼里,英伟达短期已经没有性价比了。最乐观的也不过看到200美元,上行空间不足10%,这种情况天然就会有兑现盘出来。

  追高不合适,低吸倒是不错。

  同时。国产AI芯片又出新闻了。

  为了给DeepSeek这类本土AI大模型公司提供算力支持,我们计划将国产AI芯片的产量翻三倍。

  随着这次集中释放产能,国内AI芯片制造能力将不会再拖整个AI产业发展的后腿,我们将走出缺芯焦虑,转而进入到国产算力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届时,中国的AI生态,又将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升级。

  国产算力,仍然大有可为。

  国产算力渗透率还在早期,今天我上的专场课中就把标的梳理了一遍。

  从产业端看,国产算力的渗透率仍处于只有10%-15%的早期阶段,下游头部运营商的国产化率只有少数巨头接近20%,大多数公司是在10%以下徘徊,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

  从未来增长空间看,两大因素将推动国产算力加速渗透。

  一是政策与安全导向,之前老美对我们进口高端芯片处处限制,国内对自主可控的需求已上升至战略层面。

  未来海外高端芯片大概率还是会被封锁,等到明年,我们头部厂商的国产算力渗透率也将从当前比例提升到30%以上。

  如果再叠加厂商自身算力资本开支capex增长,国产算力相关产品营收就有可能实现倍数级增长。

  二是技术层面,从可用到好用。

  经过两年的迭代,国产GPU芯片已经可以用在推理场景中,甚至部分场景性价比赶超海外次世代芯片。

  随着最新FP8精度支持、算法适配等技术突破,国产算力正在一步步向更高效、更方便的途径迈进,为渗透率提升奠定技术基础。

  结合产业卡位和变化机遇的两个大逻辑,我们可以关注三个大方向。

  首先是算力芯片。

  这是AI的基石,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之前文章分析过很多了,像是GPU、交换芯片以及晶圆制造,都是可以关注的。

  其次是智算集群。

  如果说芯片突破的是点,那么高效的大规模智算集群就是面。华为384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大厂们也在积极研发自己能够兼容不同类型国产芯片的集群方案,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集群都是必然。

  第三是AI软件。

  根据安迪-比尔定律,算力的爆发最终一定会传导至应用层。当前AI应用板块的滞涨,恰好提供了极佳的布局窗口。

  对于投资者而言,看清这三大方向的演进逻辑,或许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中,伴随国运享受投资价值、共赴辉煌的关键。

  国产算力,广阔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0 04:58 , Processed in 0.1252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