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0

格兰:周一,开盘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高歌猛进的一周过去了,在过去的五个交易日里,指数加速上涨,从上周五收盘的3696上涨到3825,周涨幅3.49%,表现非常强。

  接下来市场要怎么演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老规矩,先从宏观开始。

  周末最大、最热的宏观新闻,肯定是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鸽派讲话,这件事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讲的很透彻了。

  国内有个比较重要的事。

  村里修订并正式实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我查了一下,这个规定最早是2009年推出的,叫《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这次是时隔5年后再次修订,把名字都改了。

  既然改了名字,也就说明,村里对券商的要求变了,以前是别犯错就行。

  现在不仅不能犯错,还要事情做好,并且用评分的方式来排名。

  具体来看,这次的新规是对券商管理的升级,对券商股的影响很大。

  如果你有券商股,那你就得看一看了。

  要求的第一点是得有真本事。

  以前券商最爱干的事,就是所谓的通道业务。

  说白了就是拉着投资者开户,自己当个二道贩子,收手续费就行,技术含量不高,还能快速把经营流水做大。

  但现在这套可不行了。新规大幅提高了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研究等高精尖业务的分值,也就是说,券商想要拿高分,就必须得在帮客户理财、研究挖掘牛股这些需要真本事的技术活上显出自己。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村里希望券商们不再扎堆比谁家盘子大、用户多,卷同质化的通道服务,比谁佣金更低,要比就比谁家提供的建议更专业,谁能帮投资者赚到钱,多在服务上下功夫。

  第二点是需要负责任。

  A股里那么多上市公司,都是券商保荐进来的,券商就是A股的中介,如果中介不负责,把经营有问题、只想圈钱的坏公司放进来,倒霉的就是广大投资者,整个市场的根基便会动摇。

  这次新规对券商中介业务的责任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保荐的公司有财务造假一类的大问题,那扣分是毁灭性的,让你一年都翻不了身。反过来,如果保荐了国家支持、专精特新的优质硬核企业,加分也是少不了的。

  简单来讲,券商既然想赚高额的上市承销费用,那就先把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内卷谁的投行费用更低。

  第三点是要显出价值。

  金融的根本是服务经济实体,光自己玩没有任何意义。一家券商的价值,不能按它每年有多少盈利计算,要看它对整个社会创造了哪些价值。

  这次的新规显然是在引导券商不能只埋头赚钱,更要抬起头来看准方向,把自己的发展融入进国家大战略里。

  之前说这种话,更多的是在情怀、口号层面上,但这次不一样了,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分数,券商们的动力自然也会不一样。

  卖方把具体改动总结好了,蛮详细的。

  那么,对于券商行业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简单讲,这就是对券商行业的反内卷。

  从历史经验看,每逢有重大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券商股往往都会应声而动,走出一波交易性行情。这次的新规目标明确,像是手术刀般精准指向行业顽疾,对功能性完善、风控扎实的优质券商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

  中期来看,新规的核心在于让券商发挥功能作用,在服务经济实体、引入长期资金、财富管理等方面扎根比较深、资源比较好的龙头券商天然具备获取高分的优势。

  这个高评分也不再只是个荣誉,更是实打实的业务优势,龙头券商能够用更低的成本撬动更大的业务杠杆。

  对于中小券商而言,继续小而全的模式压力就显得太大了,走专精特新的路线,杀出一条出路更有价值。

  这次的评价,将深刻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生态。

  高评级券商将凭借其在资本、人才、品牌和业务资格上的优势,构建起越来越宽的护城河。

  反之,那些长期处于低评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券商,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边缘化,甚至成为被并购整合的对象,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再叠加新规明确鼓励券商发展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相当于直接引导行业商业模式从依赖牌照和通道转向注重专业能力和品牌价值。

  在这次新政策的指引下,优质龙头券商,特别是各类业务比较齐全的券商,将会显著受益。

  过去靠风控更放水、收费更低来“内卷”的券商,将越来越边缘化。

  券商股未来的股价走势,也会体现出这一点。

  回到市场。

  本周指数突破3800点,日均成交额接近2.6万亿元,热点在五天内覆盖了算力、军工、机器人、白酒、稳定币等多个板块,牛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走势来看,4月以来,万得全A指数的上涨趋势与MSCI全球指数基本同步。甚至前半段A股的涨幅还略逊于全球市场,直到后来才迎头赶上。

  这就说明A股市场走的并非独立行情,而是全球市场共振的一部分。

  那么,全球市场共同上涨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

  一来是全球制造业预期改善,二来是全球流动性环境宽松。

  放到国内,就是反内卷+放水。

  目前A股牛市最核心的支撑,就在于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

  简单来说,过去一段时间部分行业经历了产能收缩、竞争格局优化,即便需求端还没有看到爆发式增长,但在供给减少的情况下,也能为企业盈利提供足安全垫,用来支撑市场对未来拐点的预期。

  说白了,就是2026年上市公司的日子会更好过了。

  但光有供给收缩还不够,牛市能否走得远,飞得高,关键还要看需求的多少。

  如果需求端能够出现消费复苏、科技需求放量、制造业投资回升等持续且多元的增长,那么企业盈利改善就会更加明显,牛市也就从预期驱动转向了业绩驱动,进而进入真正的全面牛市。

  当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A股要避免赚快钱的老路。

  在过去的A股牛市行情中,赚钱效应带动资金涌入,随即行情加速直至泡沫破裂的循环比比皆是,最终只成就了少数人狂欢,绝大多数散户都没有真正享受到牛市带来的收益,甚至还亏了不少。

  这次熊牛转换的关键,是村里引导的公司治理改了A股的格局,让A股有了长期投资价值。

  所以,我们A股投资者的赚钱模式不该再是追涨杀跌,保持长期配置,才能实现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与股市稳定的双赢。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下,9月初前后,市场很有可能出现调整,至少是风格上的转换。

  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高景气赛道,需更多关注估值与基本面匹配度,多去做些轮动补涨的机会,去顺应这波比较重要的调整。

  慢慢来,才能走得长远。

  最后,祝大家周一开盘大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7 19:39 , Processed in 0.093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