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0

格兰:鲍威尔到底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全球央行的“华山论剑”——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会议开完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番讲话,让市场嗨了。美股直线拉升,中概股也是一片欢腾。

  Federal Chair Jerome Powell, from right, Kazuo Ueda,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Japan, Christine Lagard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and Andrew Bailey,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at the Jackson Hole 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 on Friday, Aug. 22, 2025.

  很多人肯定一头雾水:

  新闻里一堆“平均通胀目标”、“ELB”之类的词,听着就头大。

  而且,好像美联储这次的表态对通胀更“严格”了,怎么市场反而觉得是利好呢?

  别急,我来讲明白,把这事儿给你彻底讲透。

  我的答案很清晰:

  美联储把长期的方向盘扶正了,但脚下,正准备松一松刹车。

  鲍威尔所领导的美联储是全球宏观利率这辆车的司机。

  新闻是这么说的:

  “若通胀率多年低于2%,美联储将允许未来通胀超调,以实现长期均值趋近2%。但面对近年的通胀飙升及其对预期管理与消费者信心的冲击,美联储将放弃该策略,重新锚定2%的单一通胀目标。”

  讲的很复杂是不是?没关系,我来详细解读一下。

  我专门查了美联储的官方网站,细细的品了品。

  这次,他主要干了两件事,都是关于修改“驾驶手册”的:

  首先,是撕掉了“通胀补作业”那一页。

  原来的旧规矩是什么呢?

  以前通胀老是不及格(低于2%),所以原来美联储的规矩是这样的:

  “没事,以前欠的作业,允许你以后超额完成一点(通胀可以暂时高于2%)来弥补。”

  这就是所谓的“平均通胀目标”,平均下来符合要求就行了。

  这次,规矩改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过去两年的通胀哪是“超额完成”,简直是油门踩爆表。

  老规矩显然不合时宜,还容易让人误会央行会容忍高通胀。

  所以,这次直接把这页撕了,明确告诉大家:以后通胀要求2%就是2%,别想太多,回归传统框架。

  其次,不再天天把“油门踩到底”挂嘴边。

  原来美联储老聊一个专业词汇,叫ELB(有效下限,effective lower bound)。

  所谓ELB,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利率设在零利率附近。因为金融危机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经济不行,所以用降利率来应对。

  但是利率已经降到0了怎么办?相当于油门踩到底了,没办法了。

  那美联储只能被迫用非常规工具(QE、前瞻指引)来托经济。

  鲍威尔自己回顾:联邦基金利率在危机后“有整整七年都卡在 ELB”,当时的背景是“零利率常态+低通胀”,所以当时美联储为才允许通胀高于2%一阵子也没事,哪怕暂时允许通胀,只要经济能起来就行。

  这次,整个框架把ELB相关的东西都给删了,相当于告诉大家,经济以后不会回到“0利率+放任通胀”,以后美联储回到传统货币框架:

  最核心的一条:盯着通胀目标2%,不再搞花里胡哨的政策。

  也就是说,美联储的驾驶手册变得更传统、更严格了。

  那可能会问了,规矩更严了,不是应该更鹰派(收紧)吗?

  怎么市场普遍解读成利好呢?

  很简单,框架修订是长期的,而鲍威尔的讲话,市场解读的是是当下的驾驶操作。

  他这次的讲话重点,已经从“不惜一切代价压制通胀”,悄悄转向了“更担心就业市场突然熄火”,是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鲍威尔大概讲了几个意思:

  1、我们已经狠踩了一段时间刹车(利率够高了),车速(经济)已经慢下来了。

  2、路况(就业市场)开始出现“疲劳”迹象,有变差的风险。

  3、这时候如果再一脚猛刹车,可能会导致经济失速,没必要。

  所以,市场的解读非常直接:这是在为未来的“降息”明确开门。

  他承认未来的中性利率可能比 2010 年代更高(别幻想回到“零利率时代”),但这不妨碍在当前节点温和放松。很多人认为,鲍威尔这次修改货币框架,只是为自己向川普妥协,猛打方向盘的遮羞布而已。

  简单总结就是:框架更传统,当下更鸽派。

  这么讲完,9月份降息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看过我上周四直播的同学,不应该感到任何意外。

  华尔街用真金白银投了票,美股应声大涨,中概股也是一篇欢腾。这,就是最真实的“鸽声嘹亮”。

  那美联储松刹车,跟我们有啥关系?

  关系太大了,主要通过两条线传导过来:

  首先,美债收益率、美元下跌,意味着外部的活水来了。

  美联储要降息,就意味着美元没那么“香”了,美债收益率也自然下降。这会发生什么?

  对港股的利好是最直接的,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港股对美元和美债利率最敏感,它们一回落,港股的估值修复就特别快,尤其是那些科技平台公司。最近抱着恒生科技的同学们,下周估计会回口大血。

  对A股而言,主要影响的是外资,人民币的压力小了,北向资金回流的意愿就强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都容易被点燃。

  其次,会加速存款搬家。

  这可能是今年A股更重要的一个底层逻辑。

  过去几年,大家经历了各种不确定性,都倾向于把钱存在银行里求稳。结果就是,居民存款多得有点“异常”了。

  据测算,这笔“超配存款”可能高达60万亿。

  这是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一旦市场企稳、有了赚钱效应,这笔沉睡的钱就会慢慢从银行搬家到市场”,变成投资的活水。这就是为什么今年A股经常出现“成交量先于指数上涨”的现象——水先进来了。

  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小,美联储一降息,我们国内的货币工具更从容,很有可能进一步降息。

  也就是说,我们的存款利率、各种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进一步降低,那么老百姓自然会用脚投票,把更多的钱搬到股市里。

  还有担心股市赚钱了,会取钱出来买房,从而楼市会把钱吸走,其实是多虑了。

  现在新开工不足,买新房的不多,更多是二手房交易,本质是居民A把钱给居民B,钱还在居民部门内部转,并不会净消耗存款。

  反而,卖了房的一部分钱钱,很可能会搬到股市里。

  随着鲍威尔彻底转向,能够压制A/H股上涨的外部环境的最后一个盖子也被挪开。

  看来,没什么,能挡得住A股再创新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7 19:35 , Processed in 0.2031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