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0

燕梳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巴西的读者告诉我,说他们那里也爆发了外卖大战。

  我说打就打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他说这两个平台都是中国的,我觉得很丢人。

  一个叫99Food,是滴滴旗下的;一个叫Keeta,是美团旗下的。滴滴6月刚重回巴西,美团还没正式去。

  巴西的外卖业务基本上都被一家叫iFood的本地公司垄断着,占了差不多80%以上的份额,不仅速度慢,服务也很烂。

  很多巴西人特别是圣保罗,经常能看到有人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后面背着一个写有iFood标志的外卖箱。对,你没看错,是自行车。

  巴西位于南美洲,是一个拥有2亿多人口的大国。虽然互联网经济同样让这个国家日新月异,但发达程度远不能和中国相比,他们不仅用自行车送外卖,还用现金结帐。

  巴西的外卖渗透不到10%,远低于中国的40%。但全年增速超20%的巨大蓝海,还是让巴西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外卖市场,市场估值高达120亿美元,自然会引发资本跑步入场。

  这其中就包括滴滴和美团。两家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入场,今年5月美团王兴拉着巴西总统卢拉签下协议,宣布未来五年豪掷10亿美元建设配送网络。6月滴滴旗下的99Food就宣布重启外卖业务。

  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对手,正是坐拥80%份额的本地平台iFood。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99Food没有选择向iFood开枪,却在背后对Keeta捅刀子。

  还是一整套丝滑小连招。

  首先是6月一回到巴西,99Food就被爆出在商户端搞“二选一”,目前滴滴已接触超过100家餐饮连锁,耗资超过10亿元预付款与商户签订“排他性条款”,明确禁止商户与Keeta展开合作,但并不限制商户与巴西本土平台iFood的合作。

  99Food也向媒体承认,确实跟部分餐厅签订了类似的排他性条款,称是一种面向核心商户的战略。竞争不向本土企业冲锋,却把矛头对准盟友?Keeta一怒之下再次将99Food告上法庭,指控其搞“二选一”封杀Keeta。

  然后是99Food高价竞购Google上关于“Keeta”的关键词,以混淆其搜索结果。用户上Google所有Keeta结果出来的确实99Food的广告。Keeta愤而起诉,法院已经责令99Food停止侵权行为,逾期将处以每日2万雷尔(折合人民币2.6万元)的罚款。

  按说滴滴在巴西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150万名注册司机,其中有70万是摩托车司机,覆盖3300多个大小城镇,此前又有在巴西开展过外卖业务的经验,在运力规模和履约能力上比美团具备更好的优势。

  为什么此刻反而对美团Keeta痛下杀手呢?一家巴西媒体一针见血地道破玄机:“先保住第二的位置,再去考虑怎么对抗第一”。毕竟iFood是坐拥80%市场份额的地头蛇,还是刚入场的Keeta更好欺负。

  我尝试理解99Food的逻辑,先把身边小军团灭掉,再集中火力撬动大军团。从战略上没有错,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种“先干友军,再干敌军”的战术,不就是国家强烈反对的内卷外化吗!

  滴滴完全可以利用出行平台的5000万用户,与同为中国企业的美团形成协同之势互为犄角,和本土平台iFood来一场正面战争,但他们却宁愿选择了砸10亿逼商户“站队”,也不愿和美团联手。

  要知道,滴滴99Food当时重回巴西的时候全部要投资10亿雷尔,大概13亿人民币,结果现在,其中的12亿都用跟商户签排他性协议,全用美团身上了。

  不仅如此,还在美团骑手筹备期间,99Food就指向明确地发动了釜底抽薪式的商户封锁战。入驻商家可享受两年免佣金政策,平台仅收取4.5%配送费与3.2%支付手续费,非常的简单粗暴。

  尽管Keeta还未正式在巴西上线,但从美团宣布进军巴西开始,滴滴99Food就从多个方向、多种方式持续展开了阻击。甚至还反过来起诉美团Keeta品牌使用了标志色黄色,其战斗力确实惊人。说Keeta的ee从后视镜里看,跟99Food的99很像。

  熟悉的战场,需要不同的配方。国内“烧钱抢市场”的肌肉记忆,使企业将价格战、排他协议等战术直接复制到海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变量——在异国他乡,同胞企业本该是风险共担的盟友。

  为什么就不能抱团取暖?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竞争模式的路径依赖。中山大学王海忠教授指出:“绝大多数中国品牌不具备全球市场一盘棋的能力,海外布局多为单点突破,缺乏生态协同。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近日也公开控诉这种内卷外化。他举例称,一家中国电视品牌转做空调,净利润率仅为3%。他们直言不讳:我们没有 KPI,我们的KPI就是把中国同行卷死。

  外卖行业本身是一个薄利生意,平均净利润率只有2.2%。开疆辟土地确实需要资金投入,但短短两个月耗资10亿元预付款,就为了打垮自己的中国同行,这不是疯了吗?

  中国企业出海,希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增量空间,这是我们所有人希望的。但我们不希望陷入自相残杀式的恶性竞争。我们不怕和海外企业竞争,但害怕被同行捅刀子。

  比亚迪在泰国拿下38.5% 新能源市场份额,传音手机靠“四卡四待”征服非洲。这些成功者证明:真正的国际化绝非内耗,而是以本土化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华为“芭蕾脚”广告曾震撼世界。那只布满伤痕的赤脚与光鲜舞鞋并置,诉说中国品牌筚路蓝缕的奋斗7。如今在巴西,中国企业的“脚”却踩向同胞的手背。

  圣保罗的霓虹灯下,99Food与Keeta的商标在手机屏幕上闪烁对峙。一位当地店主展示合同苦笑:他们给我钱,只要求不做中国另一家的生意。

  商场如战场,但中国企业的刀锋应当共同向外。中国企业出海,没有被海外竞争对手打败,却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这就有点残忍了。

  要竞争不要恶性竞争,要刀刃向外不要刀刃向内——这既是中国人的精神,也该是中国企业出海应有的格局。

  毕竟在异国的土地上,每张来自中国的名片,都共同印着一行大字:Service from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06:23 , Processed in 0.1094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