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几个核心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4 1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这行情,牛市的趋势很明确,而且更有慢牛的味道。

  不像之前那种一年翻倍,或者涨个50%以上,而是慢慢拉起来,各板块快速轮动。

  原因包括,主力资金的高度控盘;量化的低买高卖,抑制单边上行;币圈分流敢打敢杀的新韭菜等等。

  对我们来说,还是那句话,不追高,低吸。然后在核心方向上,院长觉得几个政策、基本面、事件催化叠加的板块,是可以重点关注的。

  航天

  从过往来看,军工是8月胜率较高的方向,今年又有九三阅兵,历次阅兵前一个月,军工表现也比较猛。

  再结合基本面来看,长期来说,军工方向中格外值得关注的,就是航空航天,增长弹性大,有爆发潜力。

  现在商业航天出现增长拐点。

  军民融合政策今年大升级,军工技术转民用提速,军工高可靠性标准对商业航天帮助很大。比如导弹制导技术用到火箭控制系统,直接让发射成本降了40%以上。

  还有卫星互联网需求彻底爆发,星网集团今年要射超300颗低轨卫星,然后2030年前部署总计约2.3万颗卫星。这可能带火整个产业链——卫星制造、测控设备、火箭回收全链条受益。

  指数方面,相比于传统军工指数,国证航空航天指数中,申万一级行业国防军工含量超98%,含量更高,更聚焦军工、更加纯粹,同时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含量高,历史业绩来看长期跑赢传统军工指数,相关产品有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

  机器人

  机器人说过多次了,是今年的主线之一。像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今年以来新增份额52.38亿,增长率高达297%。

  现在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落地,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200多家企业的1500多件展品,其中100多是首发新品。

  以前,机器人比较有优势的是自动化流水线的工业机器人,利好的是主板上市的数控机床的相关公司,这些公司总体业绩一般。

  而今年,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长,开始商业化落地。像这次大会上,多家公司拿到了有标志意义的“亿元大单”,汽车和物流等工业场景需求得到验证。

  现在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上岗”会在3年至5年内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

  这些项目涉及到很多先进的零部件生产公司,而且往往是还处在快速发展期。它们原有的业务包袱不重,在人形机器人上的订单增长对业绩的贡献更大,同时股价也更有弹性。

  目前机器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AI(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数据训练。

  人形机器人的“手”和“脑”能实现的功能有限,采集真实环境中的数据,对算力的消耗和资金的要求也高。

  这第二步出现突破,机器人会再出现一波爆发。

  创新药

  创新药今年可以说是迎来“戴维斯双击”黄金期,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这个指数比较有特色,年内涨幅超50%多,最近开始跑赢纯港股创新药。

  一方面是得益于降息周期下,资金更便宜了。有利于创新药拿钱研发。

  然后,现在医药自身,同时迎来了政策拐点和业绩拐点。

  政策方面,现在集采并不提倡价低者得,这次的第11批集采,国家医保局提示投标企业理性报价,遏制低价恶性竞争。

  此外,还有让好药更快上市、报销有路可走(医保加商保)等诸多有利政策。

  比如新药做实验等审批,原来差不多两个月,现在试点地方一个月就能搞定。

  还有新药刚上市成本高,现在允许企业根据研发投入和药的实际效果先定个价,预留保护期让价格稳一稳。

  各类政策的支持下,创新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

  产品方面,今年前7个月,江苏获批上市的创新药达14个,已超去年全年的13个。

  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创新药大放异彩,我们已经开始逐渐扮演起领跑者的角色。

  创新药质量上来,加上政策支持,国际市场自然也打开了。

  根据制药网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达成72起海外授权交易,交易总金额高达608亿美元,已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目前港股创新药,本身更注重技术突破,出海收入占比也是更高的,过去一年涨幅较大。

  A股创新药是受内资主导,依赖国内市场,传统药占比多一些,属于大而全,但也在增加创新比重。过去一年涨幅不如港股创新药ETF,但在A股的快速轮动中,也可能出现一波机遇。

  去年9月,院长在《真要降息了……》是认为,港股创新药优先于A股创新药。

  而当下,对我们来说,当下可以是A股创新药和港股创新药一起做配置。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基金。

  这个指数同时覆盖A股(沪/深交所)和港股(港股通标的),精选50只研发投入高、业绩动量强的创新药企业股票,投向完整的创新药产业链,兼顾创新药研发(Biotech)、CXO(研发外包服务)及生物制药,可进一步降低投资创新药企业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

  同时,这个指数经严格回测、叠加行业特征的量化指标优化,包括研发规模、业绩动量、Alpha收益动量、残差收益动量等,有望获得更好的收益风险特征和长期投资回报。

  当前,这几个方向,加上高股息资产,以及半导体等,院长是作为核心持仓。然后留一部分卫星仓位参与一些短期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06:11 , Processed in 0.0937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