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4|回复: 0

北风:什么样的人,可以在嗜杀日军的屠刀下活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所以这个夏天,前所未有的出现三部抗日题材大制作电影上映。

  老百姓在讨论什么视角的抗日电影,才是铭记历史的最佳选择?

  什么样的电影表达,是在历史虚无主义夹带私货?

  我认为无论是《南京照相馆》,还是《东极岛》,亦或者9月18日上映的《731》,他们除了展现日军残忍肆杀的邪恶形象之外,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回答: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残忍弑杀的日军屠刀下活着?

  今年申奥导演的《南京照相馆》,被许多观众称为20年来最优秀的抗战电影。

  就因为他通过男主角,以及照相馆老板一家等小人物的角度,切入南京大屠杀的宏大叙事,取得了成功。

  同时,对包括日军摄影师在内的所有侵略者,全部真实呈现他们的残忍本性。

  没有洗白,也没有美化侵略者!

  根据历史记载,日军的南京大屠杀,从攻占南京之日起开始,后续持续了大半个月时间。

  如果要全景式、全过程的展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那么主角团,如何在残忍弑杀的日军屠刀下活下来见证全程,是过去这类题材的最大难点!

  因为无论是反抗军的视角,或者是普通躲藏的南京民众的视角,他们要么很难活到最后,经历南京大屠杀全程。

  要么即便经历了,也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地窖里,对外界的屠杀全程不了解。

  这里并不是替过去拍南京题材的导演找借口或者洗白。

  而是他们选择的外国神父或者日本反战军人这样的角色做主角,是因为有这样身份的人,历史上确实在南京大屠杀之后活了下来。

  申奥导演这次不用外国拯救者,也不用所谓个别良心未泯的反战日军做主角。

  他解决的第1个难题,是日本人残忍好杀,在街头用平民进行杀人比赛。

  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男主角不被杀?

  唯一的切入角度,就是让男主角对日军有用!

  刘昊然主演的邮差,被不懂洗照片的日军摄影师,误以为是照相馆的学徒,要留他冲洗照片。

  所以只要他不为日本人冲洗完照片,他就可以在日军持续屠杀南京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活着。

  可是如果只是对日本人有用,为日本人服务,那么这个主角就难逃汉奸的嫌疑。

  所以,刘昊然帮日军冲洗照片的过程中,要刻画他的不情不愿,刻画他的觉醒与反抗,并且最后还要有他对他曾经服务者的反杀。

  只有这样。这个亲历南京大屠杀全过程的男主角,他的人设和立场才立得住。

  有许多观众和媒体人,都认为申奥创造的刘昊然这样的男主角,高叶这样的女主角,以及王传君这样的汉奸。都是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设定,我倒认为并非如此。

  申奥导演至今只拍过三部长篇电影,分别是2019年的《受益人》,2023年的《孤注一掷》,以及今年的《南京照相馆》。

  实际上他的叙事模板和人物特征,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三部电影的女主角,都是表面看起来有些风尘气,被人误解【不正经】的女性,而实际上她们有自己的人性高光时刻。

  《受益人》的女主角是柳岩饰演的擦边女主播。

  她和观看直播的各路打赏豪客,玩着暧昧游戏。

  《孤注一掷》里的女主角,是金晨饰演的女模特。

  因为高薪诱惑被骗到电诈集团,成为在线发牌的女荷官,与客人之间也是各种挑逗与诱惑。

  《南京照相馆》里的女主角,是高叶饰演的女演员。

  她自认为自己是演员,但无论是日军,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初印象,都是不入流的戏子。

  照相馆的女主人,见她第一面都不允许她睡床,摆明了嫌脏!

  第二,三部电影的男主角,性格与处境也一脉相承。

  《受益人》里,男主角是大鹏饰演的网吧网管,带着一个生重病的儿子。

  于是他虽然有着小人物的善良,依旧被保险公司的经理诱骗和胁迫,被迫执行杀妻骗保的计划。

  《孤注一掷》的男主角是,张艺兴饰演的潘生,是最优秀的程序员。

  他从进入电诈集团的初期,就展现了很强烈的反抗意志。

  在随后被迫为电诈集团服务的过程中,也不断展现他的不情不愿。

  向外传递信息暴露之后,展现了他对电诈集团首脑的反抗与不屈服。

  影片最终他通过自己的技能,锁死了电诈集团头目的账户,对绑架他的电诈集团头目,实现了经济反杀。

  《南京照相馆》的刘昊然,他洗照片的技能,就和张艺兴的码农技能一样,对反派有用!

  所以他可以长期存活,而在洗照片的过程中,多次展现刘昊然以及照相馆老板对这种行为的不情愿和不耻。

  最终刘昊然以及照相馆老板一家,通过偷换和藏匿日军摄影师的摄影底片,通过公布罪行来实现对屠杀日军的反杀!

  在最后的对决中,刘昊然泼向日军摄影师的强酸,也是他个人反抗的一次反杀!

  所以无论是南京大屠杀题材,还是东极岛或者是731,想要完整呈现事件的全貌与过程,那么故事的主角就必须【全程活着】,同时还要一定程度的参与其中。

  申奥在《南京照相馆》中,塑造的男主角模板,具备【对日本人有用、干活不情不愿、有觉醒与反抗、最后要有反杀】这四大特征。

  许多人认为在抗日电影里,第1次出现这样的小人物男主角,感觉很新奇。

  实际上申奥导演在6年前拍第1部电影的时候,用的就是这套叙事模板。

  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一直没有人将这种叙事模板,用到抗日战争电影里。

  他们过去一直套用的,是西方反战的、懦弱的、慌乱的战争小白,逐步成长和觉醒亲历战争的模板。

  而这套模板,如果想要应用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场景里,就只能是选用日军里【良心未泯的士兵。】救人,最后再自杀。

  《南京照相馆》在获得一片好评之后,许多人将《南京大屠杀》的这种拍法,认定为【抗日电影】的标准答案。

  比如申奥在《南京大屠杀》展现的两种叙事手法,已经被媒体和网友,固化为【两大铁律】。

  第一,日军对【女性的侵犯】,镜头表现很克制、很留白。

  比如日军让高叶饰演的女演员去招待,然后她回来眼睛失神,衣服纽扣凌乱,蹲坐房间对月流泪。

  通过这种描述,观众就能推测高叶饰演的女主角刚刚经历了日军的集体凌辱。

  据演员高叶自己介绍,最初的剧本是有一场日军凌辱的完整戏份的。

  后来申奥导演不愿意拍,就把这段拿掉,用事后女主角的反应,来让观众推测【发生了暴行】。

  我看许多媒体,都将过去抗日影视剧中,呈现日军侵害女性的镜头,都污蔑为【视觉奇观】。

  现在媒体一致赞誉申奥这种处理日军暴行的方式,就是【满分答案】,手法就很高级!

  以后再有抗日影视剧,直观呈现日军血腥暴行或者直接呈现侵犯女性的镜头,都被认为是刻意打造【视觉奇观】,是下九流。

  我认为这种宣传视角和定性,是给未来的抗日影视剧创作挖坑和戴上枷锁。

  申奥导演这次《南京照相馆》的克制和留白手法确实是【高分手法】,但不应该被定义为标准和唯一的造假。

  只要后续抗日题材影视剧,展现的是日军曾经进行的残暴行径,哪怕更加血腥和残忍,那也只是风格不同而已,没有高下之分。

  所以不能因为《南京照相馆》的部分情节克制,就指责接下来《731》里展现解剖与残酷实验的镜头过度血腥。

  只要不是蓄意编造,呈现日军残暴20%的风格,不能指责呈现日军暴行30%的风格过度血腥。

  因为当年日军暴行,如果1:1还原,哪怕70%的呈现,都是无法符合放映审核要求的。

  人家这么做了都没道歉和谢罪?我们收敛着拍还要被指责?

  第二,所有日本侵略军角色,没有觉醒,没有反思与美化,也没有日军救人情节。

  《南京照相馆》的这种呈现,也得到了网友和广大爱国阵营博主的赞誉。

  现在大众判断后续抗日影视剧的【立场】标准,也变成【有没有日军展现人性】。

  现在大众对一部抗日电影里,所有鬼子角色的要求,就是不能【展现虚假人性】。

  最开始要求不能出现【日军救中国人】,逐步变成要求不能出现【日军放过中国人】。

  更进一步,对于展现【个别日军懦弱不敢杀中国人】也不允许。

  每一个侵华日军,每一头鬼子,都是残忍嗜杀的刽子手。

  一千名鬼子里,出现一个【懦弱与反思】,也会被认定为夹带私货,美化倾略者。

  《南京照相馆》确实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种叙事,但是将这种叙事,作为未来所有抗日影视剧的硬性规定,显然是把后来人的路给走窄了!

  我举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就是绝大多数八零后都广泛赞誉,曾经成为许多人童年阴影的《黑太阳731》。

  大家将这部上世纪香港拍的《黑太阳731》认定为高分神作,是因为大家记忆犹新的,是电影里对日军731部队,各种残忍酷刑的呈现。

  大家认为这种还原历史,对日军暴行的揭露,就展现了大无畏勇气。

  因为这部电影里的实验场面太残酷血腥,所以一代人长大后,都只记得血腥实验,都不记得《黑太阳731》的主剧情故事了。

  恐怕绝大多数国人都想不到,《黑太阳731》的主剧情叙事,将今天大家不接受,认为【歪屁股】的毒点都占全了。

  《黑太阳731》的开篇,日军在我国东北设立731部队,进行惨无人道的实验,日军本部向这里派出一批【少年兵】做后备支援。

  《黑太阳731》的很多镜头视角,包括基地的全貌,部分残忍实验的视角,都是以【少年兵石川】的视角完成的。

  【少年兵石川】接受洗脑培训,偷看到石井四郎等人进行非人道实验……

  后来【少年兵石川】与一个哑巴男孩交上了朋友。

  【少年兵石川】的觉醒,则是因为石井四郎命令他将哑巴男孩送入实验室。

  后来少年兵石川看着他的【朋友】哑巴男孩被活体解剖,于是他才对实验基地的非人道洗脑教育产生了质疑。

  在影片后半段,基地内还有日军【画家】这个角色,给少年兵【石川】灌注人性。

  因为当时还是黑白拍照技术,不能很真实的展现实验效果,所以日军要求画家用作画的方式,将活体试验都一一记录下来。

  电影呈现了【画家】记录实验暴行后的不忍与后悔。

  最后,日军战败投降,731部队屠杀所有试验对象,试图毁灭731曾经存在的证据。

  出现了【觉醒的少年兵石川】和不忍的【画家】,一起救下了一个小男孩,把他掩藏在尸体堆里。

  当然,最后他们将小男孩伪装在日军少年兵里,试图逃走,不过最终还是被发现,没能救下孩子性命。

  所以如果我们站在今天的视角去回看发现这部很多人赞誉的《黑太阳731》,剧情似乎【犯了所有的错】。

  日本兵视角,日本兵的觉醒,实验记录者【画家】的不忍与反思。

  还有少年兵与试验对象交朋友,以及最后日本兵和【画家】一起救下一个小孩,还伪装掩护他逃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年的导演,找不到【在日军残忍屠刀】下存活的视角。

  要全景展现731的残忍实验,除了纪录片的第三方视角,如何用剧情片的主角视角去呈现?

  某一个存活的试验对象肯定不行,说句【政治不正确】但比较现实的观点:能够侥幸存活的试验对象,肯定没经历最惨无人道,直接冰封、解剖,火烧这些酷刑实验,他经历的是【实验后还能活着的那几种】。

  因为无法从试验对象视角完整呈现,就只能从【施害者】的角度了。

  《黑太阳731》的导演,已经努力加了【标签】。

  比如士兵视角,是刚刚从本土征集的【未成年少年兵】。

  另一个成年视角,则是游离于石井四郎团队之外的记录者【画家】。

  回到【南京大屠杀】题材,我们过去反感老一代导演陆川和张艺谋,是因为他们分别选择【反战日本兵】和【酗酒外国神父】的视角讲历史。

  我也反感他们被【西化洗脑】的反战立场,但我们还是要回到【什么人能在嗜杀日军屠刀下存活?】的问题。

  日军在南京城持续屠杀超过半个月,各种针对女性的暴行更是罄竹难书。

  如果只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绝大多数人只经历过某一两场暴行,然后躲了起来。

  没有人可以满城目睹各种惨案还能一直不被杀掉。

  能够全程经历的活人,就只有两种。

  第一种,日文兵自己。

  第二种,还没对美英宣战,所以英美老外确实能活着!

  直到申奥这次发现了【第三种】,对日本兵有用的人,比如会【洗照片】的刘昊然。

  只要【对日本有用】的主角,一直抗拒不情愿,有反抗和觉醒,最后也有高光反杀,大家就能接受这个新的【能够活着经历全程】的视角。

  我的观点是,申奥这个模板够新,但如果所有导演,所有抗日叙事都这么套,又千篇一律了。

  所以我才用《黑太阳731》来提醒大家,我们到底认为怎样的电影是揭露日军暴行的好电影?

  过了三十年,《黑太阳731》里日本少年兵觉醒,日本画家,救儿童等剧情我们早已遗忘。

  我们能记住的,是《黑太阳731》呈现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活体试验,泯灭人性的损毁证据。

  做到了这些,三十年后,一代人记忆中,《黑太阳731》都是优秀好电影。

  所以我认为,接下来的抗日电影,只要不是陆川那样以【反思救赎日本兵】为主线,而是长篇电影千百个日军形象中,出现一两个【懦弱和不杀】,我们应该能够接受。

  因为往往这样的设定,才能保证【主角视角】在屠刀下活着经历全程。

  只要我们事后回味电影主旨,是铭记历史,揭露罪行,吾辈觉醒与自强就行了!

  大家也可以开动脑筋,看【只有兽性无差别大屠杀的日军屠刀下】,除了帮日军洗照片这种【有用之人】,还有哪些【国人视角】可以活着经历和见证全程?

  如果你来拍《731》,除了【良心发现的法医】,或者【觉醒的看守】,你从怎样的【国人主角】视角,去经历各种灭绝人性的实验,最后还能揭露石井四郎等人的罪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02:39 , Processed in 0.0780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