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孙立平:说说姚洋引起的这场风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洋那段不喜欢北京的话,在网上又酿成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由此,内心不禁陡然一惊:我在北京也生活快半个世纪了。如果扪心自问,我喜欢北京吗?

  说起来,内心其实很复杂,如果勉强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我至今对北京这个城市认同感很差,但在骨子里,又非常喜欢北京这个城市。

  我一直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看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就看他支持不支持本地的足球队。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在我最喜欢看足球的时候,我也没怎么关注过北京队。输了,赢了,好像都与我无关。相反,更多关心的还是辽宁队、大连队。

  这与他们球踢得好歹无关。

  我想,缺乏认同感可能与北京这个城市的特点有关。

  第一,北京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城市。我们老说老北京老北京,其实,在北京,老北京并不多。即使是所谓的老北京,也不过是二代、三代。尤其是我们居住生活的这一片,真正的老北京更是寥寥无几。身边人,基本都是来自四面八方。不信你看春节的时候,北京的大街上空空荡荡,人们都回老家过年去了。

  第二个特点是,在许多北京人的意识中,北京好像就是全国的,而不纯粹是北京人的。这可能和北京是首都有关系。记得2003年非典的时候,北京成了重灾区,因为疫情一开始就是由外地患者到北京医传染过来的。那时候,许多外地的患者到北京来治疗。但我几乎就没有听到过北京人抱怨这个事情,我没有听到一句说不应该让外地患者来北京治疗啊,应该把外地患者挡在外地啊这样的话。

  一句都没听到。

  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北京就是全国人们的,北京的医院就是全国人们的,人们到北京来治病,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就要说到姚洋所说的北京太大。确实太大,在这上面我和姚洋的感觉是一样的。城市大了,生活就有种种不方便的地方。

  有时到其他城市去,知道我去的朋友有时会打来电话,问你住哪里?我去看看你吧。我经常本能地就说,远吗?如果太远就别来了。这时朋友往往就说,我们这不是北京,远也远不哪去。一拍脑袋,想想也是。我们住在北京的西北角,过去又属郊区,进趟城真的是不容易,更不用说到其他的几个角了。我到现在还有一个进城的概念。

  当然北京的大,也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内心的大,或者是大的文化。

  姚洋的骂北京,也许也是这种大的一种体现。在我接触的人中,好像北京人最不吝骂北京。我也是如此,有时还更极端。我现在基本是半年在北京,半年在海南。有时和朋友聊天时对比起北京与海南,我经常说,在我的心目中,海南是天堂,北京是那什么。不好听,我就不直说了。

  但骂归骂,内心里还是喜欢北京的,喜欢它博大的魅力。记得多年前,也有朋友和我说,到上海来工作吧。我的反应马上就是,周边有草原吗?有大山吗?

  回过头说骂北京。在这一点上,北京人和北大人有点异曲同工。在我的印象中,北大出来的人是最喜欢骂北大的。最近某大学出了点事,我所在的微信群中,有几位该校的校友,都在出主意应该如何做出反应,应该如何维护学校的声誉。这事如果出在北大,最幸灾乐祸嬉笑怒骂的也许就是它的校友,写文章深入分析的,说不定也是他们。

  记得前几年北大校长偶然念了白字,网上议论纷纷。我看好几篇文章都是北大校友写的,包括我,也写了一篇。这就是一种文化。

  但有一点,骂和骂不一样,自己骂和别人骂不是一回事。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母校?就是我能骂但你不能骂的地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吧。这好比已婚女性,有时也会对娘家的事情有不满和抱怨,但要注意一点,她骂行,你可千万别跟着骂。

  我想,姚洋对北京说不定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5 17:45 , Processed in 0.0781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