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14日【第2025-128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朗和俄罗斯的战略处境在美欧联手于西太组织所谓“史无前例最大规模”军演期间或将空前危险,强烈建议俄、伊两国要预先“有所动作”

  【新闻报道】

  7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已抵达中国,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俄罗斯外交部此前称,此次会议将是8月30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筹备工作的关键阶段。拉夫罗夫外长从朝鲜抵达中国。此前,他在朝鲜元山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及外务相崔善姬会面,并受到朝方仪仗队欢送。

  【讨论纪要】

  ●尽管在特朗普政府与重拾欧美关系的问题上仅迈出了第一步,但特朗普政府却把欧美关系拎得很清楚

  当地时间7月13日,据美国媒体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14日宣布一项针对乌克兰的新军援计划,预计将包括对乌提供进攻性武器。该媒体表示,对特朗普而言,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将是一次重大转变。此前他一直表示只会提供“防御性武器”,以避免冲突加剧。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美媒提及的“重大转变”指的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半年多以来,其对外政策上的某种调整。从特朗普刚上任时候的重视俄美关系、忽视欧美关系调整为现在的放下俄美关系、重拾欧美关系。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中美关系是特朗普政府必须有效稳定三大对外关系,也就是俄美关系,欧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大多数”才可能赢得内斗主导权之“必选项”,所以中美关系相比于欧美关系和俄美关系,更多体现出历届美国政府(注,至少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的那种显性化的对华政策)在对华政策上的某种连贯性和继承性。当然,对于每一届美国政府,具体的执行过程、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有所调整。所以,这次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在对华关系上总体上继承了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但也进行了某种调整,那就是一定程度上向拜登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回归。具体就体现在,在传统安全层面保持高度对抗,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保持相对缓和。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政府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一方面,在乌克兰方向,典型事例包括美国对乌克兰重新提供武器、尤其对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以及特朗普叫嚣对俄罗斯进行新一轮更严厉的经济制裁。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对外政策的调整倾向,尽管目前特朗普政府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欧洲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予以配合,比如,此前我们讨论过的英、欧表示暂时放弃向乌克兰派驻欧洲军队的计划;另一方面,在西太方向,典型事例包括美国纠集西太+北约,欧美十几个国家搞得这场所谓“史无前例”的军事演习,以及初现苗头的,在可能时候发展中由欧美日,尤其是欧美炒作、推动的“菲律宾核问题”。

  7月12日,爱丽舍宫的灯光未熄。法国总统马克龙紧盯屏幕上的那条推文——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全面征收 30%关税。对此,法国与欧盟委员会一致强烈反对美国这一决定!马克龙则迅速在键盘上敲出回应。字里行间透着法兰西的愤怒与坚定:“如果欧美无法在8月1日前达成一致,欧盟应调动包括 反胁迫机制在内的全部工具 ,加速准备可信的反制措施。”

  对于法国的遭遇,或者说欧盟的遭遇,我们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尽管在特朗普政府与重拾欧美关系的问题上仅迈出了第一步,但特朗普政府却把欧美关系拎得很清楚。也就是说,这种“重拾”关系显然更多集中在传统安全层面,非传统安全层面则另当别论,比如,对欧洲继续加关税30%。之所以如此,道理很简单,既然特朗普选择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上与中国保持相对缓和,既然欧洲又和中国在非传统安全层面闹得不欢而散,所以“很受伤”的只有欧洲。于是也就有了欧洲人很破防,冯德莱恩和马克龙很焦虑的尴尬一幕。

  ●国际社会需警惕美西方通过“必要时损毁台岛核设施、核武装菲律宾”等方案对国际社会展开核讹诈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国际原子能机构7月13日发表声明说,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当地时间7月12日晚发生“不同寻常”的大量枪击,这对核安全和安保可能造成威胁。

  很显然,这是又一起典型的核讹诈案例。在昨天的相关评估中,我们已经就西方邪恶势力可能将乌克兰方向某些他们用的“顺手”的手段拷贝到东南亚地区,比如,核讹诈。也是基于此,我们提醒大家关注欧美日,尤其是欧美或搞出一个“菲律宾核问题”“越南核问题”甚至“缅甸核问题”。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透过乌克兰方向上西方邪恶势力惯用的核讹诈,具体手段大致有两种,第一种,人为损毁核设施;第二种,核武装某些国家,让其变为“有核国家”,至少变为“涉核国家”。

  如果说菲律宾建成核设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距离菲律宾不算很远的中国台湾省就有核设施,西方邪恶势力完全可以将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施行的各种核讹诈手段拷贝到这里。至于“核武装菲律宾”,西方邪恶势力是曾经叫嚣“重新核武装乌克兰”的,而这种可能性,某种意义上说,已经随着欧美在西太搞得这场“史无前例”的军演带来过来。

  当然,这些阴险图谋目前还只是初现苗头,西方邪恶势力还在含沙射影,并没有敢于落地实施。因为中国毕竟不是俄罗斯。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样做更多出于对中国讹诈、施压和警告,警告中国不要多管闲事,展示其不惧怕中国瞄着伊朗,俄罗斯玩“围魏救赵”,其仍有能力进行“多线作战”(注,至少美国觉得在得到欧盟的战略策应后,自己又有了优势,可以和中国掰掰手腕)。当然,这也符合特朗普政府目前将对华政策向拜登时期进行调整之“传统安全层面保持高度对抗”这个特征。

  ●美国人恐怕自己也知道,在中国周边地区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真打起来,恐怕美军的下场不比印巴克什米尔空战中印军的下场好多少

  说到这次欧美在西太方向组织的这场号称“史无前例”的军事演习,我们不妨补充一些内容。

  在2025年第11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国电科14所发布了一段《空中千里眼》预警机雷达科普视频,首次披露空警2000预警机能够在几百公里外稳定跟踪雷达截面积仅0.03平方米、约足球大小目标的飞行轨迹。因为F-22隐形战斗机的正面±30度RCS仅为0.062平方米,这意味着空警2000可能具备探测并跟踪F-22的能力,颠覆了外界对美军隐形战机“无敌”神话的认知。

  大家知道,空警2000大约是我们20年前的技术,其在2005年到2006年开始逐渐列装服役。我国在雷达探测技术方面独树一帜,但由于缺乏好的大型空中平台导致我国预警机发展进程总体滞后。虽然后来与俄罗斯之间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但由于俄方产能有限,导致基于伊尔-76MD型运输机的空警2000的数量很少。后来我们又尝试开发空警200预警机,但不幸的是,在2006年6月3日,一架空警200预警机在执行任务途中失事坠毁,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40余人全部罹难。在这之后,空警200预警机就没有继续发展,而是转向以运-9为基础的空警500预警机的研发工作。所以,空警500预警机的研制多少带有那么一点儿无可奈何的味道。好在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运-20平台。

  也许有网友会问,为什么空警3000出来得这样晚?在我们看来,首先一个原因就在于空警500预警机足够先进,性能上比空警2000还要好。所以,这一次在2025年第11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国电科14所披露空警2000预警机的逆天性能一方面在于对在西太搞军演耀武扬威的欧美发出信号:20年前的空警2000预警机就能发现F22,何况目下在新材料的加持下,空警3000的有效反侧距离可能达到700-1000公里。这意味着美国航母舰载机一起飞我们就能发现,因为美国现役航母的警戒圈就这么大。我们完全有能力对美机进行类似印巴克什米尔空战那样的猎杀。要知道,那次空战中,我们交付巴基斯坦方面使用的军事体系和军事技术至少是10年前的。所以,欧美这场东拼西凑的军演就是一个笑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军事作战体系上我们对西方已成碾压之势。

  有消息说,中国的电子侦察船再次出动,预计该船将在未来几周内近距离监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北领地海岸举行的 “护身军刀”- 2025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另据菲媒报道,中国南下的815A型电子侦察船,是舷号793的“天王星”船,有一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164“桂林”舰进行护航。

  不难看出,面对欧美在西太搞的这出所谓“史无前例”的军演,解放军采取了积极主动应对的方式,比如,通过这种抵近侦察的方式干扰、破坏对方军演的节奏。如果说,在本轮印巴冲突发生之前,在胡塞武装封锁红海之前,美国吹嘘有能力多线作战还有很多人相信,但现在恐怕仍然对美军有信心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美国人恐怕自己也知道,在中国周边地区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真打起来,恐怕美军的下场不比印巴克什米尔空战中印军的下场好多少。

  要知道,美军内部也因不同的军工企业各有各的标准而存在数据链通信不畅的情况。透过本轮印巴冲突来观察,虽然美军比印军水平高,但解放军比巴军高出更多。所以,我们就是要当着美国盟友的面警告特朗普不要妄动!

  既然美国人非要高喊不怕中国瞄着俄罗斯和伊朗玩“围魏救赵”,那我们索性就顶出去,同时对俄罗斯和伊朗发出信号,这次欧美在西太搞的这场“秀”我们根本没放在眼里,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提醒俄方格外需要注意的是,外高加索方向快速形成的“反俄联盟”增大了伊朗向西方投降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内斗越来越严重,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爱泼斯坦案件”再次被翻出来且持续发酵。

  7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要求其支持者停止围攻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别在“没人在意”的爱泼斯坦案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而近期同特朗普关系破裂的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就此回复道,特朗普帖文说了‘爱泼斯坦’六次,“赶紧公布文件吧”。更离谱的事情还有,传闻称爱泼斯坦曾经是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和美国中情局的线人。而特朗普在野期间使劲儿在的“爱泼斯坦案件”上拱火的态度与现在希望尽快平息“爱泼斯坦案件”的态度更是前后反差明显,以至于特朗普阵营内部已经开始就此事质疑特朗普。

  有趣的是,肯尼迪的案件可以公布,但爱泼斯坦案件不能公布,很简单,前者与特朗普无关,但后者关系密切。这种反差体现出特朗普为了内斗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自己冒险,说白了就是,实在不行,鱼死网破,玉石俱焚。这是典型的以身犯险式的极限战略讹诈手段,这是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局势发展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华尔街新旧势力的内斗太激烈了,以至于特朗普不得不“拆新墙补旧墙”。所以,马斯克和彼得·蒂尔如此攻击特朗普,他们就是华尔街的新兴势力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将特朗普抬进白宫的主要势力之一。而他们对特朗普的反击客观激化了特朗普们和拜登们之间的内斗烈度。他们也认为从内斗角度对特朗普进行攻击,讨价还价,牵制效率才最高。他们对特朗普玩的同样是讹诈手段。

  基于此,在我们看来,面对这些反对的各方势力,在特朗普看来,也许除了再次动用“双向摊牌,内外讹诈”之外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所以,伊朗和俄罗斯的战略处境在美欧联手于西太组织所谓“史无前例最大规模”军演期间或将空前危险。对伊朗来说,这个危险主要集中在可能再次遭遇美以的军事袭击;对俄罗斯来说,这个危险主要集中在“外压+内乱”层面。

  我们再次强烈建议俄、伊两国要预先“有所动作”。希望俄、伊两国能够从中国的具体应对措施中中检出正确信号,基于中国随时动手准备收台的问题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你们自己顶上去,你们想要的那种战略策应才可能有。

  有消息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经到达北京,准备参加上合外长峰会。我们注意到这次拉夫罗夫是先访问的朝鲜,后来的北京。在朝期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再次重申,朝鲜愿无条件支持和声援俄罗斯领导层“为从根源上解决乌克兰事态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在我们看来,得到了朝鲜方面(注,背后就是中国)的这一确认的俄罗斯很可能选择硬这波压力。既然如此,如果说俄罗斯这边有所准备的话,相比之下伊朗的风险反而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土耳其、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正欲就赞格祖尔走廊的打通签订相关协议。在伊朗还没有倒下的情况下,外高加索方向就已经开始快速形成一个由土耳其、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在内的新的“反俄联盟”,这一点无疑是俄罗斯方面需要高度警惕的。除此之外,提醒俄方还要注意的是,这一有关赞格祖尔走廊的打通签订相关协议对伊朗战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知道,在此之前,由亚美尼亚到阿塞拜疆飞地的交通线是要通过伊朗内部的北阿塞拜疆省的,而现在,伊朗显然即将失去这一对阿塞拜疆的制约手段。甚至有传闻称,本轮伊以战争期间,以色列一部分兵力就是从阿塞拜疆去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阿塞拜疆看来,只要伊朗继续和俄罗斯交好,阿塞拜疆就有理由给伊朗找麻烦。

  伊朗目前的战略处境相当于被三面包围。如果伊朗倒下,则俄罗斯也会立刻陷入三面包围。这也是我们希望伊朗和俄罗斯要主动“有所作为”的原因之一,不要等局面走到那么被动的一步再想对策。尤其是俄罗斯,只要伊朗坚持一天,俄罗斯的外在缓冲空间就大一点。

  提醒国际社会也要警惕埃及这边出事的可能性,埃及开始陆续装备中国产的武器装备让以色列很如鲠在喉。比如,红旗9B防空导弹系统的有效射程就涵盖了所有以色列领土。所以,以色列或正在寻找机会摧毁埃及的这些中国产武器装备。此外,对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来说,就算美国内斗有所降温,他们仍可能再次冒险。除非美国内斗降温的非常迅速,足矣让特朗普无所谓美国内部的“关键少数派”,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做彻底切割(注,其余三种模式,第一,美国内斗激化,特朗普意愿较强;第二,美国内斗恒温,特朗普意愿不强;第三,美国内斗缓慢降温,特朗普意愿较弱)。这其中,黎巴嫩和埃及要尤为小心。即便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无法再次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那么瞄着埃及,黎巴嫩这些邻国再次进行战略冒险,并将挑起事端的原因嫁祸于人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通过驱赶难民迫使埃及方面开第一枪。

  对国际社会来说,苏伊士运河可能彻底乱了,等同于波斯湾彻底乱了。一旦以色列这样做,特朗普大概率会被裹挟进来,被迫配合以色列再打伊朗。伊朗,俄罗斯的正确做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抵抗下去,并迫使美国和以色列内斗激化并反噬他们自己。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普京私下劝说伊朗接受“零浓缩铀”?俄外交部否认——西方这个计策很阴毒。就有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味道很像,就是俄罗斯再次妥协,再次出卖了伊朗。如果是这样,我们连希望都不要有,俄罗斯就不会在中亚地区和我们联手。

  【相关话题】

  第8238期-靠近东引岛!中国民航局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传递出何种强烈信号?台八家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或因稀土资敌?(2025-7-9)

  第8241期-伊朗危险!美国内部恶斗全面升级——拜登政府前高官造政治清算,“爱泼斯坦的灵魂”再度盘旋在国会山!(2025-7-10)

  第8244期-结合美国务院或将大幅裁员超2000人,小谈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半年过程中,在华尔街新旧势力之间如何进行平衡与调整(2025-7-11)

  我们提了多年的”红巨星效应“前所未有之明晰!

  【新闻报道】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于7月10日致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控其在装修项目上“严重管理不当”,并称将展开调查。

  7月14日,美国银行发出最新、也最激进的观点:一场由政策驱动的全球股市融涨(melt-up)正在上演,投资者应采取“All In”策略。美银认为,特朗普的政策路径正从“财政戒毒”模式转向“财政狂欢”,将通过制造“一个美丽的大泡沫”来为巨额账单买单,而股市和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已经明确接收到这一信号。直至长期债券收益率突破关键“爆点”,引发市场崩盘为止。只有一场剧烈的债券市场抛售,才能终结这场盛宴。

  【讨论纪要】

  首先我们就白宫指控鲍威尔在装修项目上“严重管理不当”,并称将展开调查一事简单说两句。

  对于美联储具体是怎么装修的,有没有超出装修标准,我们也不知道,但上述新闻报道给人一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强烈感觉!这更是美国内斗仍在不断加剧的具体表现。

  至少特朗普的言行表明,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彻底踢开美联储了。此前我们曾就世界上的主要三种金融监督机制进行过简单描述,那就是:国家监管模式(中国)、伪国家监管模式(美联储)和私人监管模式(超级大公司、跨国公司等)。在我们看来,美联储属于第二种,伪国家行为。尽管我们都知道美联储也是私有的,但至少表面上美联储将自己伪装成“美国的中央银行”。

  此前我们和大家介绍过彼得·蒂尔这个人。彼得·蒂尔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可能是《从0到1》的作者,是支持特朗普的硅谷少数派,是与马斯克曾在PayPal一起打天下的早期合伙人。在我们看来,彼得·蒂尔可以被看作华尔街内部新兴势力的灵魂人物,甚至有人将其比作马斯克的精神领袖。

  近段时间,彼得·蒂尔发表了有关自己对民主与自由之间产生矛盾的观点。彼得·蒂尔认为西方世界目前奉行的所谓自由与民主并不相容,其认为西方民主制度下多数人的保守倾向(如抵制颠覆性变革)和监管框架(如生物伦理限制)扼杀了技术创新潜力。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彼得·蒂尔显然更加尊崇的金融监管方式是第三种,也就是“私人监管模式”。在他看来,金融不应该受到任何监管和约束,其认为目前华尔街的保守势力阻碍了“彼得·蒂尔们”自由的发展。其更是醉心于数字支付、AI,机器人等创新事物,他更是“X帝国”的狂热追捧者。通过科技霸权,数据霸权掌握控制全人类是其人生梦想。相比之下,马斯克略有不同,马斯克认为没有行政资源光有钱也无法实现“X帝国”的梦想。所以马斯克愿意接触所谓的行政资源,这主要体现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马斯克对美国政治的深度介入上,尽管其最终不得不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的差事,但马斯克的这一理念没有改变,所以,他成立了“美国党”。可以说,马斯克和彼得·蒂尔一明一暗,是一枚“X币”的两面。如果他们可以和特朗普继续合作,那么焦点一定是围绕打倒美联储,或者说获取绝对的金融自由。

  接下来我们与大家讨论一下美国银行发出最新、也是最激进的观点。

  在我们看来,如果“美元当死,X货币”当立,那就顺理成章地接班,这是不失为一种可能的过渡方式。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造成金融市场的灾难,这是一种假设性的问题,我们暂不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大美丽法案”,市场已经强烈地感觉到,一个“美丽的大泡沫”即将到来,且其会为所有账单买单。显然,“会为所有账单买单”指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会为所有账单买单”,他们既没有这个能力,更不愿意,其真实意思就是“烧账本”。

  大家都知道“红巨星效应”必然会到来。他们也知道特朗普及其背后的美联储即将开始“疯狂印钱”,所以,现在就是“阶段性的底”,自然买到就是赚到。至于到了“红巨星”最终爆发的那一刻,谁是最后的幸运者,恐怕是少不了一番激烈的争斗的。在这个问题上,仍由保守势力主导的美联储显然要当“幸运者标准”的制定者,而“彼得·蒂尔们”则要把这个主导权据为己有。

  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美国的最后出路”只有“印钱”,用“新泡泡”埋掉“旧泡泡”。这样做,的确可以覆盖掉原来的债务危机,但代价是与此同时会出现更大的新债务危机。当“红巨星”最终爆发的那一刻,美国就走到了国家破产的那一步。但对“特朗普们”来说,美国的结局其并不关心。“大而美法案”彻底断绝了美国的未来之路。透过“大而美法案”,特朗普们将“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演绎得淋漓尽致。或者说,在“特朗普们”看来,美国早已破产。他们的归宿是通过技术霸权、数据霸权统治世界,那就是“X帝国”。

  当然,特朗普和“特朗普们”之间也有矛盾,特朗普的处境要比他们现实得多,因为特朗普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每天都在面对和处理现实问题。在特朗普看来,你们可以畅享未来,但我不行。所以,特朗普必须阶段性地向华尔街的保守势力旧势力有所妥协,这个时候,华尔街的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更接近美国国家利益,是他们在维持这个平台的基本运行。而在彼得·蒂尔看来,华尔街的保守势力就是民主,而他们这些华尔街的新兴势力代表的则是自由。这种矛盾类似(注,是类似,有助于理解,但并不相同)美国国家利益和美国资本利益之间的矛盾,也类似前者成为后者的“制约因子”。

  从资本的贪婪性可以看出,就算他们阶段性得利,也不会就此退出,而是会选择再度入场。直到美元没人要了,无法再继续支撑“红巨星效应”为止。而在“红巨星”最终演变为“超新星爆发”之前,逃命关键就是切蛋糕的“刀把子”掌握在谁的手上。

  做一个小结,美国银行发出最新、也是最激进的观点让所有人对于“红巨星效应”感觉前所未有的靠近。

  【相关话题】

  第7596期-通过比特币这类的加密货币,美元如何通过一种大家想到不的方式“烧账本”进而金蝉脱壳?(2024-12-5)

  第8181期-美国稳定币的最终宿命是“烧账本”?随着美通过稳定币法案,世界金融监管的三种模式逐渐浮出水面(2025-6-18)

  第8189期-从黑客偷了伊朗近亿美元加密货币资产,再谈西方加密货币的安全性问题与“烧账本”等骚操作(202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14:12 , Processed in 0.0937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