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08|回复: 0

肖仲华:全世界都跪了,我们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普面向全球的关税开始全面实施,实施的税率基本都是川普单方面确定的。有没有双边协议都一样,税率由川普说了算。区别只在于,有协议表示主动接受川普的税率,比如欧日;无协议表示被动接受川普的税率,比如其他大多数国家。

  尽管表面看美国征收关税税率最高的是中国,综合税率已经高达55%,但如果把关税之外的附加条件算上,最受霸凌的显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欧日。

  美国对日本的关税 15%,日本对美国零关税。与此同时,日本还必须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并向美国开放汽车、大米和农产品市场。我在前面说过,对日本来说,关税和对美投资都不是事儿,是事儿的是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外向型经济体,除了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其他什么底线都不存在。如何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就意味着曾经被全球经济学界看作农业发展典范的日本农业将不复存在。所以我说,这比当年的广场协议还要可怕。

  欧洲的情况更糟糕,接受美国 15% 的关税,同时对美开放高达 20 万亿美元的欧洲市场,不仅全面对美零关税,还要承诺对美采购 7500 亿石化能源,再加 6000 亿对美投资。

  按川普的说法,无论是日本还是欧洲,所谓 5500亿+60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其实就是对美国的主权基金进行投资,投资后的权益美国占90%,欧日只能占10%。前期川普说要搞 1.5 万亿的美国主权基金,没钱也要搞,大家都很疑惑钱从哪里来,现在都知道答案了,原来钱是要美国的盟友出。欧日出了1.15万亿,剩下3500亿估计是要韩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出了。

  有人说欧洲对美国采购 7500 亿能源并不吃亏,因为欧洲本来就需要能源。这说法显然是忘记了欧洲曾经的能源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中东,而且价格比美国能源要便宜太多。在俄乌战争之前,欧洲采购俄罗斯油气的价格比中东便宜,更比美国便宜,平均价格大致是美国的半价。俄乌战争后,欧洲采购美国能源的价格基本上是俄罗斯的5-10倍。

  对欧洲来说,最可怕的同样不是关税,而是对欧洲能源供给的强制高价贸易,这彻底摧毁了“欧洲技术+廉价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发展模式,迫使欧洲不得不完全依赖美国生存,而且是高成本的生存。如果说日本将要完蛋的是农业,欧洲则可能是全面彻底的崩溃。欧洲除了接受美国对能源的绑架,同样也对美国开放了农产品市场,这意味着欧洲的工业强国德国的工业将受到摧残,而欧洲农业大国法国的农业也将受到摧残。

  欧洲和日本不是不知道这些后果,但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跪下,接受美国的不平等条约。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他们是天生奴性,见了主子就想跪,这显然不是真相。日本和欧洲其实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最终都是在万般无赖之下才选择投降的。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除了向美国投降,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日本当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或其他美欧经济体,而是东方大国。曾经支撑日本制造业的家电、汽车、半导体产业,已经受到了东方大国的强力竞争与全面超越。如果再不守住美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国,日本经济将是怎样的局面不难想象。

  欧洲的竞争力,其实也是这些领域,尤其是汽车产业,同样受到了东方大国的全面竞争与超越。奔驰、宝马、保时捷、法拉利,这些世界顶级品牌固然还是全球最好的燃油车,但人类关注的焦点显然已经转向了新能源车。再好的品牌,都扛不住销量断崖式下跌。此外,希腊的造船业相比东方大国,显然也已经是昨日黄花。

  川普最英明的地方在于,他知道新能源车不是欧洲的市场,也不是日本的市场,而是中国的。要想掐住中欧日三方的脖子,最高明的办法莫过于让美国继续成为燃油车消费大国,而不是新能源车消费大国。只有这样,欧洲和日本才一定会投靠美国,同时还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中国新能源车的强大攻势。

  这就是欧洲和日本为什么最终都选择向美国投降的主要原因。

  有欧日带头,美国其他盟友自然都跟着跪了,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几个真能挺住不跪的,最终就只剩下东方大国还站着不跪。这种状况,其实与拜登政府孜孜以求的团结盟友共同对付东方大国的战略异曲而同工,东方大国注定要与美国及其一众盟友作终极对决。

  人类的能源正处在革命的历史阶段,决定未来的到底是新能源还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这将决定对决的胜负。所以,在这种历史关头,最需要的是意志力和定力,需要世界匍匐而我自挺立,决不跪下的意志力,需要坚持既定的新能源方向不动摇,敢于在能源和高科技领域对决的定力。

  白宫最近发布的人工智能蓝图报告,鼓吹美国将主导AI未来,但完全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AI算力不是靠印钞票印出来的,而是靠能源,真正的电力支撑起来的。

  近年来的电力消耗数据显示,每年新增耗电量超过一半是用于 AI 算力支撑。未来五年,美国每年需要新增 1 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才能支撑其 AI 发展战略。这不是可行与否,而是硬指标要求。美国做得到吗?

  目前,东方大国的发电量已经超过美欧印三大经济体发电量的总和,这才叫硬实力,而且是决定未来能源战略的硬实力。

  有能源基础,有制造业基础,有大数据基础,剩下的就是各种模型训练的持续进行。这三大基础,无论是美国还是美国加上他们全部的盟友,都不敌东方大国的现实力量,

  川普刚刚解除了美国劳工部长的职务,因为劳工部修正了 5 月和 6 月的就业数据,两个月的就业数据缩减达90%,相当于直接曝出数据造假的笑话。原因很简单,你肯定见过修正数据误差10%以下的,或者夸张一点见过修正误差20%、30%的,但你见过误差达90%的数据修正吗?川普恼羞成怒,直接将劳工部长解职了。这事说明什么呢?

  就业数据其实与发电数据是正相关的,这说明川普政府的经济数据严重造假,他是靠造假去赢得选民。同时也说明,川普的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是严重负面的,绝不是川普所吹嘘的那样形势一片大好。最终说明,即使全球都跪了,也照样救不了美国经济,更不可能支撑美国在与东方大国的终极对决中真的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所以,在这场世纪对决中,我们要有信心与决心,千万不能摇摆不定。在传统能源战略上,要与俄罗斯形成战略同盟,这个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不能给西方制造任何可乘之机。能源战略同盟的形成,肯定要有一定的战略利益交换,无论是在东欧还是中东,都应该给予俄罗斯足够的战略力量支持。不要让俄罗斯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不能真像拉夫罗夫说的那样“俄罗斯没有朋友”。如果俄罗斯真的是孤军奋战,那么未来在与美国及其盟友的终极对决中,我们也可能是孤军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14:13 , Processed in 0.1406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